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抗氧剂在松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宏  宋湛谦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166-169,178
从松香的氧化历程,抗氧剂种类、在松香加工中的应用概况、作用机理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不同品种抗氧剂在松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16个性状作为刻划指标,对25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保持系材料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由于品种间的相互杂交和复式杂交,大部分恢复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已很大,遗传分歧性变小,聚为一类。多数保持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很小,它们多为外引材料及多个材料的杂交后代,遗传异质性较大,独立成类。选育杂交种时,在类间选配亲本易获得强优杂交组合。对一些差异不太大的性状的改良,宜在类内选择亲本,以便于后代的迅速稳定;而对一些差异大的性状的改良,则宜在类问选配亲本,这样后代类型丰富,易于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种实用的水饱和蒸汽压拟合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二元线性回归法,采用水饱和蒸汽压的公认数据,拟合出了300℃以下适用的水饱和蒸汽压方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强弱势粒的稻米垩白度差异及其与谷粒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6个早籼品种的分期播种度试验结果表明:(1)强势粒与弱势粒的稻米垩白度差异,有强势粒显高于弱势粒,强势粒显低于弱势粒和强势粒与弱势粒无显差异3种类型。(2)相同的温度变化对强势粒和弱势粒垩白度的影响不同,强势粒到达垩白最小时的温度可能高于弱势粒。(3)垩白与粒重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并受到供试品种和实验条件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中早熟高糖品种川蔗10号和迟熟低糖品种海蔗5号为材料,研究甘蔗叶片中转化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甘蔗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转化酶活力与生长呈正相关,而与糖分积累呈负相关。成熟期较高的酸性转化酶活力对糖分积累不利。不同类型品种转化酶转化模式不同,反映了它们遗传型的差异。因此,转化酶特别是酸性转化酶可作为甘蔗育种及其基因型选择的显著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多点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土壤质地种植的薄皮甜瓜进行品比试验。参比品种6个,经综合分析、比较,筛选出生育期67天,适合天津地区栽培的早熟品种“早香蜜”和品质佳、商品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中熟品种“日本甜宝”以及高产品种“龙甜一号”。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方式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中熟及中晚熟水稻品种混合种植的试验,提出了高秆大穗型品种与中矮秆多蘖、多穗型品种混播、混插;多品种以不同比例混插;多品种1:1混播混插等最优混种、混插方式;并得出了不同品种混种、混插方式的增产效果与增产比例;明确了混种、混插群体的抗病、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蛤仔莆田群体两个壳色品系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于2004年确立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莆田群体斑马蛤和两道红壳色品系,并对不同品系D形幼虫的生长、存活和变态及稚贝期和养成期的生长与存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马蛤与两道红品系D形幼虫大小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组间仅两道红组与对照组(混合壳色)D形幼虫大小差异显著(P〈0.05);斑马蛤和两道红4日龄及7日龄幼虫的壳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斑马蛤和两道红之间壳长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4日龄幼虫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变态率斑马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日龄时,斑马蛤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66日龄时,斑马蛤和两道红壳长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但斑马蛤与两道红壳长差异不显著;135日龄时,两道红壳长明显大于斑马蛤和对照组(P〈0.05),斑马蛤壳长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93日龄时,两道红壳长明显大于斑马蛤和对照组(P〈0.01)。稚贝期和养成期的存活率均以斑马蛤最高,对照组次之,两道红最低。  相似文献   

9.
烟草黑胫病粗毒素高产培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烟草黑胫病粗提毒素对烟草叶组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同一叶片不同部位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相似,不同生理年龄烟叶以及同一生理年龄不同品种的烟叶对毒素的敏感性不同。高压灭菌法和抽滤灭菌法所得到粗提毒素无明显差异。土豆600g/ L,糖50g/ L,硫酸铵3g/ L,硫酸镁0.8g/ L,培养时间24d 为最佳的粗毒素高产培养条件。菌丝干重与毒素产量高低无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明了掖单13、中单2号等4个品种在公顷产量13.7t~15.9t条件下干物质累积分配规律.建立了不同品种群体和个体干物质累积的Logistic方程,提供了不同品种全株干物质累积的最大增长速率,平均增长速率及全株生物量的动态参考指标;阐明了茎叶、籽粒干重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不同品种茎叶干重和籽粒增长速率等动态参考指标;查明了不同品种干物质分布、移动规律的共性和差异,掖单13等紧凑型品种是同化产物移动率高,经济系数也高的品种,中单2号则相反;分析了籽粒干物质的来源及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