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华 《内陆水产》2001,26(1):9-9
太湖新银鱼又名小银鱼,是一种体色透明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80年代以来,相继在全国各地的湖泊、水库引种移植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2年广西首次从云南引进太湖新银鱼,目前部分早期投放银鱼授精卵或鱼苗的水库有的已发现银鱼,有的已形成捕捞群体。1996年、1997年和1998年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银鱼课题组在已移驯银鱼成功的桂林平口水库、青狮潭水库和南宁客兰水库,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银鱼制种,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将太湖新银鱼人工授精、制种的技术要领总结如下。1材料与工具培养皿、解剖盘、表面皿、弯头眼镊、直…  相似文献   

2.
白龟山水库太湖新银鱼胚胎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太湖新银鱼人工授精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为太湖新银鱼在湖泊水库的人工移植驯化提供了生物学依据,同时认为以活卵为材料向大中型水库移植为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综合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6年起,广东省已在20多座水库移植了太湖新银鱼,初步成功的2座,已监测到银鱼的10座。太湖新银鱼适宜在广东省水库适宜生长,且生长良好。对移植操作技术,影响移植效果因素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提出了移植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丰江水库1998年移植太湖新银鱼受精卵后,1999—2000年能捕到大量子一代,子二代的银鱼,但未形成产量。分析了该水库生态环境与银鱼移植增殖的关系及影响种群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移植银鱼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斌 《齐鲁渔业》2011,(12):42-42
湖南省湘西州自2002年凤凰长潭岗水库银鱼移植首次取得成功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大水面银鱼移植6667hm^2(10万亩),促进了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笔者在对湘西州近几年大水面银鱼移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富水水库位于长江中游鄂南地区,拦截长江支流富水河,1966年竣工。水库面积55.73公里~2,平均水深13.1米。根据1985~1986年对其水文、水化学、水生生物和鱼类的调查,水库属中营养型,水生生物以大型浮游甲壳类较丰富,有适于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原名太湖短吻银鱼)繁殖和生长的条件。太湖新银鱼因繁殖力高和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移植后与新水体中的其它鱼类的矛盾较小,而被一些湖泊作为移植对象,且已取得显著的效益。向富水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旨在查明这种鱼可否在大型水库中完成生活史并形成经济种群,为大型水库渔业增殖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河南南湾水库于 1995年1-4月先后引 进大银鱼受精卵3000 万粒和太湖新银鱼受 精卵160万粒,由于各 级领导重视,措施得 当,于当年6月22日试 捕到大银鱼,次年7月 捕到太湖新银鱼。自 1995年12月进行人工 繁殖至1998年共采得 受精卵1.45亿粒,分 别推广到湖北、山西、 陕西、黑龙江、内蒙古。 河南等10余省区, 1996年全国水产技术 推广总站将我库定为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 统银鱼移植推广基 地”。现将银鱼移植放 流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移植方法 银鱼移植方法有两种:成体移植和受精卵移植,成…  相似文献   

8.
广东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综合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起,广东省已在20多座水库移植了太湖新银鱼,初步成功的2座,已监测到银鱼的10座。本文对移植操作技术、移植成功因素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提出了移植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陡山水库有养鱼水面760hm^2,1999年4月引进投放太湖新银鱼卵60万粒,2000年1~10月就形成种群,捕捞产量10t,移植潜伏期仅1a。对太湖新银鱼的食性、生长、生活习性、繁殖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探讨了水库中太湖新银鱼生态群体以及和大银鱼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银鱼移植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资源综合增殖技术,为当前大水面开发的理想形式。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和地区掀起了一股银鱼移植开发热潮,已有不少水库、湖泊取得了成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西桂林地区平乐县平口水库自《广西内陆水域移植银鱼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以来,于1994年3月开始太湖新银鱼的移植工作,迄今已取得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1994、1995年在烟台市贫营养型的王屋水库共移植太湖大银鱼受精卵60万粒,1996年捕获大银鱼7520kg。对大银鱼的水域环境,移植技术、孵化方式、捕捞时间及捕捞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其生长,食性和活动性进行了观测,指出要合理控制大银鱼的资源量,必须摸清水库能供给大银鱼各生长阶段的饲料生物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自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移至云南昆明滇池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近年来又进行了大银鱼的移植增殖工作,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银鱼已成为名特优水产品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据统计1995年全国银鱼产量达到8000余吨,在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创汇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效益。1995-1996年,在银鱼繁殖期间一共移植投放受精卵7亿余粒,投放水面达到50余万公顷,其中移植大银鱼爱精卵66亿粒到43万公顷水面中,移植太湖新银鱼卵0.5亿粒到7万公顷水面中。近年来新移植银鱼的水面大多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崔希群  梁友光 《水利渔业》1999,19(5):27-27,31
1995年1月向两座小型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次年2-10月发现其成鱼和自繁的第1代幼鱼。文章记述了移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衍红  钱欣 《内陆水产》2004,29(2):37-38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属于鲑形目银鱼科的一种小型鱼类。因其全身透明、无硬刺、肉味鲜美、出口创汇而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过银鱼的移植试验,许多水库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大银鱼是小型名贵经济鱼类,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水产品之一。1995年全国形成移植高潮,大中型水域基本都投放了太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受精卵。但部分水域未形成商业产量或产量不稳定。1997年,南阳市望花亭水库移植太湖大银鱼一举成功。当年捕捞商品银鱼近10吨,收入52万元,但随后几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最低时年产量仅3.1吨。2001年8月28日至9月11日,望花亭水库组织11组捕捞船,对该库大银鱼进行了捕捞作业,共捕捞商品银鱼20吨,加上留库繁殖亲体,总产量达25吨,亩均产量5公斤,收入34万元,产量在全省首屈一指。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对此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飞 《河南水产》1998,(4):2-3,6
河南省的银鱼移植增殖试验研究工作开始于1987年,1990年首先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获得成功。洛阳市陆浑水库1994年形成暴发性产量后,在省内和国内引起震动,继而掀起了全省性大规模移植银鱼的热潮,1995—1997年移植增殖达到高潮。截止1997—1998年度,全省范围内移植银鱼的水库64座,移植面积106万亩,共投放太湖新银鱼受精卵9326万粒,投放大银鱼受精卵73001万粒。其中38.0%的水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商业产量;58.0%产生了生物学效应;还有4.0%的水域无效果。全省累计生产银鱼1500余吨,采制受精卵12.5亿粒。形成年捕捞商品鱼200—300  相似文献   

17.
最近,科技人员在茂名市高州水库试捕时发现银鱼种群,并捕获太湖新银鱼1尾,体长6.5厘米。这是茂名市海洋与水产局和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自1997年以来在高州水库投放太湖新银鱼受精卵390万粒和幼苗360万尾的结果,标志着该市移植太湖新银鱼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8.
第二讲银鱼的移植增殖技术梁守仁,王永玲(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215151)1大银鱼及太湖新银鱼移植的价值与可能性前已达及,大银鱼及太湖新银鱼是原大宗产于长征及淮河中下游浅水湖泊的一种名贵小型经济鱼类.它体态娇小,无鳞体软,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无论...  相似文献   

19.
水利系统的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始于1985年前后,当时从江河向水库补水带进了银鱼,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后代,形成了一定的种群。而大规模的移植增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特别是在1995年3月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发出加速推广银鱼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得到了各级水利、水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水库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得到了较大普及,全国水利系统迅速掀起了水库银鱼移植热潮。至1999年底,全国水库银鱼移植面积约在80万亩,产量近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各地水库在银鱼移植增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白龟山水库太湖新银鱼繁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jhuensis Chen)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之一,鱼体小,生长快,肉嫩味美,享誉中外,为中国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现已列为国家水产资源重点保护对象,高礼存、庄大桩等(1989)描述过移植滇池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特点,但这种鱼在中原地区水域中的繁殖情况尚无报导。鉴于此,作者于1990——1991年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对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掌握太湖新银鱼移植中原地区后的繁殖特性,以求为今后开展银鱼资源增殖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