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在组建形式上符合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在具体做法上则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与产权关系不对称、行政意识取代了产权权益、职位利益取代了产权收益的现象。本文阐述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部分建议,认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与设计,应明晰产权、完善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取得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实质性改革,包括对股金管理、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的改革。这些改革虽取得过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内部人控制、法人治理结构不对称,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随着产权改革的进行,当前应趁热打铁,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快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上。本文从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探讨入手,研究并提出一些对改革的建议,希望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仁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43-2744
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的剖析认为,现行合作制体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不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应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并在此前提下建立股份制下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如“三会”组织形同虚设,行政控制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产权不明晰,产权制度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缺失造成的。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从完善“三会”制度,完善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问题成为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时间段为间隔点,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法人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6.
闫然 《农业考古》2013,(1):325-327
产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如过分追求盈利;合作制有名无实;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法人治理结构失效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因地制宜地选择产权模式;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7.
张军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76-180
在阐述传统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三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三种模式的产权特征及效率方面的差异,为推进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农村金融多轮改革,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由于受经营机制僵化落后、政府的不合理干预、缺乏规模经济、承重的历史包袱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长期在总体上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更大的问题,鉴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为了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在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农村信用社信贷配置选择模型,分析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并利用苏北地区21家农信社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信社信贷配置规模和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县域金融市场竞争度的提高,农信社贷款供给增加,贷款价格下降,县域金融市场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但是出于信贷风险和信贷成本的考虑,商业化运行的农信社更偏向于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占比呈下降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信社更加遵循根据成本和风险定价原则,定价能力大幅提高。要缓解农户贷款市场资金供给不足这一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增加农户贷款市场上的供给主体,并积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贷等政策性贷款,积极探索抵押品改革,增加农户可抵押品类别。  相似文献   

11.
王峰 《甘肃农业》2006,(7):68-69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在农村金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各地农村信用社陆续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从经营理念、治理结构、核心竞争力、风险防范等方面强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创新的路径:拓宽经营思路,创新经营理念;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支农力度,塑造核心竞争力;加强监管,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4.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产权制度不清造成的。要想尽快摆脱这种困境,农信社的产权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现状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运行在长期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已日趋显现,产生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实践中,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改造等来改进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但形式上的改制,如没有配套的产权保护机制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法规,无法达到改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效果,必须在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下,才能建立真正的市场型农村信用社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统制型经济体制,因此金融领域内也形成了统制型金融体制,这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建立背景、运行的金融体制背景、管理体制等方面论述了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改革风险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除了西藏和海南两省以外的地区全面推广农村信用社改革。改革无疑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一些问题,如历史包袱问题,产权制度问题,治理结构问题等等。然而也从中产生一些其他的问题,在改制过程中由于农信社功能定位、经营目标、多头监管等操作出现偏差而导致一些金融风险,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信社改革成本,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内容及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制度绩效,指出在法人治理层面存在股东名不符实、“三会”制度有名无实、经营者职业角色失范、法人地位不明确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应从完善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入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会”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理顺外部治理,以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这轮改革试点针对的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和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权和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潜在风险依然很大“。通过改革,首先在缓解信用社历史包袱、改革资产质量和降低农村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毕竟中央扶持资金下去了,而且个信用社基本上增资扩股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工资配套改革已成为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彻底打破现行的工资体制,制定出符合农村信用社行业特点和实际的工资制度,使工资分配与信用社的经营成果、员工个人的能力水平和业绩相挂钩。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