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浩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14-315
为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介绍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包括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母猪选育和饲养管理、母猪繁殖疾病的预防、配种时机和方式等方面,以实现种猪管理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要求:消化能6600千卡,蛋…  相似文献   

3.
山东的农业、饲养业非常发达,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该省的第一产业,主导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农业大省,饲养业的水平更是可圈可点,种猪的饲养是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省的种猪养殖规模很大,其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畜禽养殖也具有的作用。种猪的饲养与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母猪的选育、公猪的饲养方式、种猪的疾病预防、繁殖等,本文就山东种猪饲养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和母猪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方法,以及进行适时配种时采取的措施,对如何提高种猪繁殖潜力的饲养技术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影响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中从种猪的选留(购)、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加强种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及合理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种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种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通过精心的饲养和护理种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种猪的生产力,增强种猪的抵抗能力,对防止发生繁殖障碍、提高窝产活子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探讨了种公猪和种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种猪易发的主要繁殖性疾病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科学养殖的关键在于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保持母猪良好的胎次结构、加强后备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增加产仔数的措施、淘汰低产种猪、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保健等方面对提高母猪生产力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养殖户提高养猪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葛秀军 《现代农业》2011,(7):102-102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同时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大。猪场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的繁殖水平不高,那么猪场的销售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种猪生产者饲养母猪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王秀贵 《油气储运》2009,(10):12-14
种猪是养猪生产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种猪繁殖力的高低受品种、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繁殖技术,以及猪的健康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种猪的繁殖力,就要努力提高种猪质量,加强饲养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做好母猪繁殖障碍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南雄市邓坊镇竹山下村青年曾石生.运用打工学到的一整套仔猪繁殖、种猪配种技术,发展母猪饲养,年收入8万余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生猪繁殖大户,并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华 《饲料博览》2007,(3):42-44
哺乳母猪营养和饲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采食量和总营养食入量。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潜力,提高泌乳量,促进仔猪的生长和成活,而且可以使母猪维持良好的体况,促进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尽早到来和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华 《饲料博览》2007,(5):42-44
哺乳母猪营养和饲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采食量和总营养食入量。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潜力,提高泌乳量,促进仔猪的生长和成活,而且可以使母猪维持良好的体况,促进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尽早到来和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好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后备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影响到母猪一生的繁殖性能和利用价值。生产中常见由于饲养管理不良造成后备母猪超期不发情、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养猪场能繁母猪的繁殖能力,补充被淘汰的能繁母猪,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后备母猪选留、饲养、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母猪繁殖力的高低(通常以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来表示),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某个生产环节饲养管理出问题会直接影响下一个生产环节甚至是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掌握母猪的各阶段生理发育期的特点,抓住母猪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母猪繁殖力,从而提高猪场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是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产仔前后的母猪饲养管理与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都是母猪整个繁殖周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这两项工作,对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提高猪的繁殖力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本文从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培育等阶段对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阐述,以充分发挥猪的繁殖潜力,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本文从种猪的选留、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各阶段饲养管理及营养、低产母猪的淘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以实现规模化猪场的高产仔、高成活、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猪瘟等引起的猪呼吸道综合征或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母猪出现死胎、流产、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必须在配种前切实搞好免疫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养猪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飞速发展,但种猪繁殖障碍症一直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表现为种公猪精液品质低劣、母猪发情不规律或不发情,怀孕母猪产健仔数少等现象,主要原因一是种猪生殖系统疾病,二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建议广大养殖户要把好引种关,同时加强对种猪的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