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浙江当地辣椒都椒一号为试材,开展山地辣椒避雨栽培试验,比较大棚避雨栽培、小拱棚避雨栽培、露地栽培3个处理对辣椒病虫害、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小拱棚或大棚顶膜避雨栽培能明显减轻山地辣椒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生长,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玉林市秋延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劲 《长江蔬菜》2016,(11):35-36
结合玉林市气候特点,开展了秋延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试验与研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避雨设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秋延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玉林市辣椒生产中采用避雨栽培后,采收期比传统露地栽培提前10~15天,采收时间延长20~30天,在产量产值上均有大幅提高,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武汉地区秋季气候及辣椒生长特点,以丰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从品种选择、基质育苗、整地施基肥、避雨遮阳定植、田间管理、保温贮藏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湖北武汉地区辣椒大棚延秋栽培技术,以期达到填补辣椒淡季市场,促进菜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大棚、小棚、钢架大棚、露地4种辣椒栽培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具有提早上市,减少病虫危害,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优势。其中,大棚和小棚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汇丰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09年选育的辣椒品种,其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温高湿,适宜在华南地区栽培。本文主要介绍了汇丰2号辣椒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辣椒直播、不覆膜栽培风险大,采用避雨栽培技术,设施成本低廉,可使辣椒提早25 d(天)上市,每667 m2 产量提高30%,已在泸溪县及周边县市推广近533.3 hm2(8 000 亩)。  相似文献   

7.
湖南泸溪县早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辣椒直播、不覆膜栽培风险大,采用避雨栽培技术,设施成本低廉,可使辣椒提早25 d(天)上市,每667 m~2产量提高30%,已在泸溪县及周边县市推广近533.3 hm~2(8 000亩)。泸溪县地处湖南湘西地区,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南省重要的辣椒产业大县,目前年种植面积3 800 hm~2(5.25万亩)以上。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采用直播、不覆膜栽培,辣椒生长缓慢,易出现低温危害、严重死苗的现象,产量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高山地区栽培的辣椒品种,比较分析了5个辣椒品种在安徽省中高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株生长情况、抗病性以及产量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丰椒4号果实牛角形,株型紧凑,抗风灾与抗病毒病能力强,果色好,产量高,适宜在安徽省高山地区露地栽培;苏椒12号辣椒果实大羊角形,株型中等,辣味重,产量高,可作为安徽省高山地区避雨栽培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华南山地辣椒夏季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的部分山区海拔高度在300~700m,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利用这些地区生产越夏辣椒,高产优质,且产品采收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正值本地区辣椒上市淡季,经济效益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川农泡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遮阳网+薄膜、遮阳网和露地3种栽培模式对川农泡椒1号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采用避雨栽培后,辣椒品质有所下降,其中VC、还原糖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在避雨栽培的两种模式中,遮阳网+薄膜模式比遮阳网模式VC含量高5.4%,差异显著;还原糖高10.8%,差异极显著;总糖高0.8%,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膜覆盖对全州红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辣椒种植上推广“三避”技术(即通过利用尼龙薄膜、套袋、遮阳网、大小拱棚等人工简易设施,在农作物栽培上采取的避雨、避寒、避晒技术措施,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健壮、优质高产和增产增收),打破传统的栽培模式,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研究了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全州红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地膜覆盖均可提高全州红辣椒的种植效益,其中以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最佳,产量增加39.57%;其次为银灰色地膜覆盖,产量增加29.44%;白色地膜覆盖产量增加最少,为10.42%。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广大种植户尽量选择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以确保良好的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永红 《长江蔬菜》2012,(12):77-79
青枯病、疫病、根腐病和枯萎病均会导致植株萎蔫,严重的导致植株枯死.由于病原不同,防治方法亦不相同,如果不对症防治,往往因延误时机造成植株成片萎蔫死亡,使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由于重茬、气候等原因,辣椒萎蔫性病害在华南地区发生越来越重,尤其是在粤西等辣椒北运蔬菜生产基地,发生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辣椒高垄深沟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华南地区雨水较多,辣椒疫病严重,选择高抗疫病品种,再辅以高垄深沟栽培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辣椒种植成功率。该技术已在广东粤西地区、惠州及河源地区推广近800 hm~2(1.2万亩)。辣椒是世界上仅次于番茄的第二大茄科蔬菜作物,是我国播种面积大、经济产值高的蔬菜作物之一(王立浩等,2016)。广东作为北运蔬菜大省,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hm2(105万亩)左右,年产值达20亿~30亿元,占广东省蔬菜年总产值的5%~7%。特别是粤西地区,作为"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辣椒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如茂名和江门地区的甜椒、尖椒;另外,粤北清  相似文献   

14.
目前漂浮育苗技术在烟草、辣椒和甜瓜等作物上应用较多,但在有机栽培上鲜有报道。作为华南地区特色蔬菜,菜心一直是销往港澳地区的重要创汇农产品,且在广东地区栽培面积最大。详细介绍了漂浮育苗技术在有机菜心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全昌春 《蔬菜》2000,(1):13
万里香辣椒是台湾农友公司开发的优良尖椒品种,在高温多雨的华南地区栽培,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并以其突出的丰产性和耐贮性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其特性和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葡萄避雨栽培就是在葡萄植株上搭设避雨棚,力求避雨、遮阳,达到防病、降温、提高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和扩大栽培区域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行避雨栽培后,我国葡萄种植区域已经由北方区域扩大到江南地区、从露地栽培向避雨栽培迅速转化、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品种转变,葡萄种植业迅猛发展。从葡萄避雨栽培的主要作用、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和避雨栽培应注意事项等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将有助于指导江南地区科技工作者和果农更进一步开展葡萄避雨栽培研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瓜菜》2015,(1):58-59
<正>为了更好地推广设施嫁接西瓜长季节避雨高产新技术,开展了利用设施嫁接西瓜采收后的秋延后辣椒配套生产技术研究。该技术可以将西瓜生产设施进行全年利用,设施嫁接西瓜6月上旬开始上市,8月中下旬结束,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一般可收入8 000元;辣椒10月初开始上市,12月下旬结束,667 m2产量1 200 kg,一般可收入4 000元。667 m2合计产值12 000元,去除成本6 000元,  相似文献   

18.
秋辣椒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融安县秋辣椒种植中,农户一般采用简易小棚或小拱棚避雨育大床苗,由于管理粗放,极易因暴雨影响而造成苗不齐、徒长、根量少、带病多,特别是易生疫病而毁苗,甚至造成大片死亡,农户也因此不敢选购价格较高的优质种子种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产量及市场销售,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避雨模式对五月鲜桃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动态影响,以五月鲜桃为试材,以露天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避雨模式下分根灌溉、避雨模式下施保水剂、避雨模式下覆草3种不同处理对五月鲜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月鲜桃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避雨模式下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且果实采收期除避雨模式下分根灌溉处理外,其余各组处理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不同避雨栽培处理模式均能达到提高五月鲜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目的,其中避雨模式下施保水剂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