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虫杂交棉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杂交棉试种试验初报王道友山东省邹平县位桥镇256212赵凤忠位桥镇农技站近年来,因生态条件适宜,抗药性剧增等原因,棉铃虫在全国特别是黄河流域棉区连年暴发,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培育和推广抗虫棉品种是控制棉铃虫暴发危害最经济、最...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抗虫杂交稻抗虫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多年合作研究 ,成功地将来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 (即Bt)的融合型内源杀虫蛋白基因 (cry/Ab/cry/Ac)导入到我国优良籼型恢复系明恢63的基因组中 (即Bt明恢63) ,并通过广泛配组培育出丰产性、高抗螟虫的杂交稻 ,如Bt汕优63、Bt协优63、Bt马协63等组合。2001年 ,湖北沙洋监狱局农科所承担了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稻Bt汕优63、Bt马协63这2个组合的田间抗虫效果试验。旨在研究和探讨抗虫杂…  相似文献   

3.
介绍杂交棉新品种CRIZ 140204的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核不育抗虫杂交棉在长江上游生态区子、皮棉产量均显著低于中下游。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长度、比强度与中下游表现趋于一致。这表明,在长江上游进行杂交棉跨生态区选育是有效的;但中下游麦克隆值显著偏高。无论是长江上游还是中下游,杂交棉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增加单株结铃数,兼顾铃重和衣分的适度改良。采用目标区域亲缘作恢复系配组,F1的适应性和产量潜力更佳,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的机率更大。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核不育抗虫杂交棉在长江上游生态区子、皮棉产量均显著低于中下游。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长度、比强度与中下游表现趋于一致。这表明,在长江上游进行杂交棉跨生态区选育是有效的;但中下游麦克隆值显著偏高。无论是长江上游还是中下游,杂交棉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增加单株结铃数, 兼顾铃重和衣分的适度改良。采用目标区域亲缘作恢复系配组,F1的适应性和产量潜力更佳,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的机率更大。  相似文献   

6.
安庆是安徽省的主产棉区,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高产优质植棉区和农业部确定的棉花优势生产区域,棉铃虫、枯萎病为本地主要病虫害.上个世纪90代末及本世纪初,因棉铃虫危害重,化学防治效果差,棉花生产遭遇瓶颈遏制.为稳定棉花生产,提高棉田综合效益,2000年在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安庆市稼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相关科研院校及主产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成研发团队,合作开展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稼元216的选育与推广工作.1 选育过程1.1亲本创制母本选育:2000年以中棉所12和皖杂40后代连续选择的优选系配制杂交组合;从杂交后代中选择单株,经株行、株系和品系比较试验,育成高产、稳产、优质的新品系安20.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s5ms6双隐性核不育抗虫杂交棉不同组合方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组合方式不同,F1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产量的竞争优势抗×抗优于感×抗。产量构成因素优势主要表现为单铃重的增加。F1纤维各性状均不同程度具有竞争优势,总体优于对照。麦克隆值表现为感×抗优于抗×抗。聚类分析表明,F1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恢复系性状的遗传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8.
自 1 992年以来 ,我国黄河流域棉区遭受严重的棉铃虫危害 ,棉花产量急剧下降 ,棉农损失严重。近年来 ,棉铃虫的危害已由北方棉区迅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 1 995~ 2 0 0 0年我省棉铃虫的危害逐年加重 ,据不完全统计 ,造成棉花减产由 1 5%已上升到 3 0 %以上 ,特别是 2 0 0 0年我省棉铃虫危害的重灾区 ,棉花减产达到 60 %以上 ,个别丘块籽棉产量不足 750 kg/ hm2 。农药成本达 1 50 0元 / hm2 以上 ,增加农药成本40 %以上 ,高的达到 2 2 50元 / hm2 以上 ,即加重了环境污染 ,人畜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瓜、菜、玉米套作地 ,长期受到农药…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抗 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 Bt基因抗棉铃虫杂交棉组合。该组合 1 995年选育成功 ,1 998~ 1 999年参加江苏省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进入生产试验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选育程序1 993年以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的转 Bt基因抗虫棉为基础材料 ,采用本研究所建立的转基因抗虫棉育种体系 ,即卡那霉素抗生素标记、Bt基因 PCR分子标记、抗虫性生物学测定方法相结合检测抗虫性 ,选择出抗虫的植株自交并进行后代的进一步株系鉴定 ;经连续 3代的系选 ,选育出农艺性状稳定、抗虫性纯合…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9711是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6 d,株高107.4 cm,单株结铃18.3个,铃重6.8 g,衣分39.2%。主要介绍了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971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川杂棉21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高产恢复系R193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抗虫核不育F1代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8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3号]。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12.
金杂棉3号系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三才农业技术研究所以H-2为母本,K97—1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法杂交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4月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8年10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植株紧凑、产量高、丰产性好、铃多铃大、衣分高及抗虫抗病性好等特点,深受浙江省棉花生产区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CRIZ140206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虫等特性。主要介绍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抗虫杂交棉RH─1引种试验初报张昂,杜国状,段茂月,王子斌,谢兰光,张瑞峰,韩民,房廷德安徽省界首市农业局2365051995年我们从中棉所引进少量抗虫杂交棉RN-1F1及F2,分发到乡、镇农技站与我们自己配置的中杂028F1及F2进行对比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CRIZ140206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虫等特性。主要介绍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瑞杂8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总结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1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鄂杂棉24(原代号JZHR9999)是湖北省荆州农科院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配制而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从1998年开始,连年利用丰产优质多抗(抗枯、黄萎,抗红铃虫、抗红蛛蜘、中抗蚜虫)的鄂抗棉9号为母本,以抗虫棉种质N419-1-91(GK19选系)作父本选配组合。N419-1-91表现结铃性强,但铃偏小、衣分偏低(36.5%左右)。该杂交种F1代在荆州农科院枯、黄萎病地组合鉴定试验中表现突出,杂种优势显著,2001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试,2002-2003年参加湖北杂交棉品种区试,其F2代2003年同时参加了湖北省杂…  相似文献   

18.
冀优杂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抗虫杂交棉。其母本冀优326为海陆远缘杂交后代冀9119(新陆中8号)与国产抗虫棉GK12杂交、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质抗虫新品系;父本为长势强、丰产、抗病性好的常规棉品系冀947。2003-2004年参加了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棉EB0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邯杂306是邯郸市农科院棉杂优研究室于2001年育成的转基因杂交棉,2002-2003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200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2005年获得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棉2005002。1选育方法及过程2000年冬利用包括邯抗58在内的5个品系与2个优良的常规自交系邯105和邯182,采用两组亲本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0个组合,在2001年品比试验中,(邯抗58×邯182)组合,整个生育期长势强、铃大、衣分高,产量表现突出,其霜前皮棉平均较对照(新棉33B)增产58.6%,且高抗枯萎、耐黄萎病。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比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