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菌落形态、菌丝体微观形态、拮抗性和栽培特性等方面对7个草菇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同工酶酶谱和ERIC-PCR分析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显示了各菌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每种试验能显示出菌株的某一方面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可对近缘菌株进行分类,但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出的分类结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液氮保藏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洪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276-280
双孢蘑菇As2796、As3003、As4607、As4580等4个菌株经4年的液氮保藏,菌种解冻后进行成活率的测定,恢复生长的菌种在粪草培养基上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含水量及不同酸碱度的走菌试验,同时进行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同工酶谱检测、RAPD检测及出菇栽培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种在液氮中经过4年的保藏,液氮保藏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纤维素酶活力与对照菌株相同,同工酶电泳酶谱和RAPD扩增条带保持不变,栽培出菇仍保持着原有的生长特性与产质量性状,液氮保藏方法可以长期保持双孢蘑菇菌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8个白金针菇主栽菌株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RAPD方法从分子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鉴别技术,进而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兴起的平菇塑料袋栽培法都是在塑料筒的两端用棉塞(或用报纸包着棉籽壳代替棉塞)和绳子扎口。这种方法使用棉塞和绳子量大,扎口速度慢,发菌时间长,出菇时间晚。经过我地菇农大量试验,研究出平菇提早发菌、提早出菇的料袋扎孔新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将塑料筒的一端用绳扎口,然后从另一端向袋内装人菌种和培养料,一层料一层菌种,当培养料将要装满时再放菌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实验室保藏的11个毛木耳品种进行菌株鉴别,以期减少实际生产中的同种异名现象,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利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鉴定法对不同的毛木耳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11个菌株分为六类,第一类包括毛木耳3号等四个菌株;第二类包括白背120等3个菌株;其他菌株各分属不同类别。通过研究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酯酶同工酶鉴定法从分子方面验证了菌株类别,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为出发菌株对菠萝皮渣生产优质高菌体蛋白饲料进行发酵优良菌种的筛选试验,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筛选出1~2株优势菌株;将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研究了接种量、料液比、温度、发酵时间等对发酵产物理化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试验的较优菌种;将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1∶1体积比混合种子液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混合菌种总接种量10%,料液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6 h为最优发酵条件。此工艺条件下,菠萝皮渣发酵所得的蛋白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气味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酯酶同工酶标记在平菇杂交种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平菇7个杂交菌株和2个亲本菌株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杂交菌株酶谱相似,但与亲本有较大差异,同工酶标记在杂交菌株中表现有明显的遗传互补性,并有新的酶带产生.  相似文献   

8.
在辣椒疫病抗性材料鉴定和疫霉菌生理小种测定等工作中, 常因菌种在室内连续多代转接培养导致菌株的致病力下降, 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针对辣椒疫霉菌的长时间保存这一问题, 通过对 4个辣椒疫霉菌株的长时间无菌水保存和常规固体培养基斜面连续转接保存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定期对菌株培养性状和致病力进行观察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在 16℃条件下, 无菌水中保存的辣椒疫霉菌株在 24个月后仍有活力, 菌株培养性状没有发生变化, 致病性也没有明显衰退。该菌种保存方法制作简单、 经济、 可靠, 适用于辣椒疫霉菌种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食用菌菌株进行变色圈试验和稻壳降解试验,筛选出2株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理想菌株P4(平菇四季大白)和X2206(香菇2206)。拮抗反应试验表明,这2株菌无拮抗反应,可共同培养。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菌联合降解稻壳木质素的最佳选择性条件:CaCl2和(NH4)2SO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8%和0.18%,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0.05%。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平菇生产采用固体菌种接种栽培,整个周期较长,且费工、成品率低、产量不高、质量差、利润低。而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栽培,一个生产周期仅有固体菌种接种栽培的一半左右,时间大幅度缩短,节约了人工,降低了成本,采用液体菌种和提高机械化程度是目前乃至今后食用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湘北地区,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土壤内磷、钾难以被核桃吸收利用的问题,采用涂布稀释的方法,筛选出4株溶磷、解钾、促生长功能性微生物,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复配后对核桃苗的影响。从土壤中筛选出1326株微生物,去除形态相同、革兰氏染色结果相同的菌株剩余536株菌,检测其溶磷、解钾、分泌激素的能力,筛选出4株功能菌株,编号为ht1、ht2、ht3、ht4;对4株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确定ht1、ht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t2、ht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4株功能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发现4株菌株无抑制作用,经过不同菌种复配后,检测出4株功能菌株复配的IAA分泌量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探索4株菌种不同比例的复配效果,检测出4株菌种在土壤中具有较强定殖能力,测量核桃苗农艺性状,发现4株菌剂以1:1:1:1的比例混合效果最好,树高、枝下高、冠幅等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平菇的菌种、培养料、播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淄博市日光温室、塑料棚、专用菇房等保护设施的平菇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PMD18-T为载体,对10个镰刀菌菌株的rDNA的ITS区及28S部分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用DNAMAN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分析了菌株间的同源性及遗传距离,并建立了分子系统进化树。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各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在92.2%~99.9%之间,反映了种间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与形态学上把它们鉴定为不同的种相吻合,而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分离的同一菌种的不同专化型,其同源性高达96.6%~100%,说明同一菌种的不同专化型,在rDNA基因序列上碱基差异甚微,同源性很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从土壤、垃圾以及腐烂的树叶中通过刚果红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等培养基初筛出L-1、L-3、L-4、L-5、L-6、L-2六株菌株。然后用这六株菌种对以油茶饼粕为主要营养成分的固态培养基进行单菌发酵。通过比较固态发酵时菌种的内切酶酶活得出L-1、L-3、L-4三种菌株可做为高效降解茶粕纤维素的备选菌株,比较三种菌株的外切酶酶活、内切酶酶活、总酶活的显著性分析得知,L-3菌株是产降解茶粕高效纤维素酶的最佳菌株,经鉴定该种菌株属于青霉属。  相似文献   

15.
《种子》1992,(4)
武汉市洪山区火炬食用菌种厂,于1989年6月从枯死杨树上野生分离驯化而来的“火炬二号”平菇菌株,经过3年的耐高温和耐低温选育,培育出了一株“双耐互补广温型”平菇新菌株。该菌株通过3年的全面系统栽培驯化和大面积推广试验,证实其生物学效率达250%以上且遗传基因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从永川豆豉中筛选、鉴定高产蛋白酶菌株,并对菌株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永川豆豉中初步筛选出68株产蛋白酶菌株,通过比较发酵后蛋白酶活力,筛选出1株蛋白酶活达1468.7U/mL的高产菌株A-4。依据菌种形态和其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液体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菌种液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4℃,pH值为8,接种量4%,菌龄12h。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禽舍中采集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等方法鉴定菌种及毒性,同时借助平板抑制试验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属细菌均没有抑制作用,但其对变形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说明用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畜禽舍环境中的一些常见致病菌存在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酸奶的发酵时间和产品的感官评分为指标,兼顾单批次产量及生产效益,对酸奶工业化生产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针对影响酸奶工业化生产的4个主要因素(发酵菌种、接种量、装积容量、搅拌速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较优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发酵菌种、接种量、装积容量、搅拌速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奶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工艺为菌种选择汉森YC-X11,接种量0.2 U/L,装积容量80%,搅拌速度200 r/min.  相似文献   

19.
大豆花叶病毒能引发世界范围内毁灭性大豆病害。有人已把美国鉴定出的98个大豆花叶病毒小种划分为7个菌株群(G1-G7)。已鉴定出控制大豆花叶病抗性的3个独立位点(Rsv1、Rsv3和Rsv4)在Rsv1和Rsv3位点存在多个抗性等位基因。本研究旨在依据不同大豆种质对大豆花叶病毒的差异反应,来对大豆种质进行分类。试验应用G1和G7大豆花叶病毒菌株来鉴定212个大豆基因型对大豆花叶病毒的反应。有55个基因型抗G1菌株群,  相似文献   

20.
以花生和牛奶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花生酸奶。对单个菌株和混合菌株进行不同添加量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样品后发酵不同阶段的酸度及风味状态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用接种量3%的混合菌种(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添加量的比为1∶1)发酵4 h,后熟32 h可以生产出品质、口感最佳的花生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