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病毒在痘疱浆汁或水疱内含量较多,在干燥痘浆或痂皮内能生存数年,抵抗力较强。羊痘可全年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发。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带毒的羊,病毒存在于痘疹、水疱液、痘痂上皮和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羊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黏膜而传染。1病原羊痘病毒是乙醚敏感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在电镜下呈圆柱形,末端凸出,中央有致密的  相似文献   

2.
正1传染源及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羊痘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但一般的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死。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6~8周。病毒在痘疱浆汁或水疱内含量较多。在干燥痘浆或痂皮内能生存数年,抵抗力较强。病毒存在于痘疹、水疱液、痘痂上皮和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  相似文献   

3.
<正>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羊痘可常年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为多发。在羊痘病的流行季节,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多发生在梅雨季节,蚊虻活动频繁加速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羊,病毒存在于痘疹、水泡液痘痂上皮或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感染,羊痘对成年羊危害较轻,而患病羔羊的死  相似文献   

4.
<正>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病原及流行特点山羊痘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其在病羊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及痂皮内大量存在,病羊鼻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及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患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气候条件差、饲养管理不  相似文献   

5.
<正>羊痘是因羊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传染病,早期是个别羊发病后蔓延至全群。病毒可经破损皮肤、黏膜等侵入机体,饲养人员、饲养用具、垫草用料等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因病毒与皮肤和黏膜有特异亲和力,一旦侵入机体后,将经血液直接到达黏膜和皮肤,在上皮细胞部繁殖形成一系列的炎症变化,即水疱、丘疹、脓疱、结痂等。1流行病学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病羊体温升高时,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  相似文献   

6.
正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在发病羊体温升高时,其病羊的血液中也存在有大量的病毒,病羊为主要传染源,且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  相似文献   

7.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羊死亡、流产等。羊痘病毒是亲上皮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畜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疮及鼻黏膜分泌物内。羊痘主要临床特征为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水疱疹,在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如眼唇等出现丘疹及红斑。羊痘病可分为绵羊痘病和山羊痘病,绵羊痘病比山羊痘病发病快速。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不发生交叉感染,即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及规模化发  相似文献   

8.
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鼻黏膜分泌物也含有病毒,发病初期血液中也有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1流行病学山羊痘病毒是一种亲上皮病毒。该病毒常存在于病羊的呼吸道分泌物、痘疹渗出液、痘痂以及脱落的上皮组织内。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山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冬季、初春发病较多。病羊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2临床症状最初仅个别羊发病,后逐渐波及全群,病初羊体温升高至41~42℃,不食,饮水减少,精神较差,伴有轻咳,呼吸、心跳加快,流泪,眼结膜潮  相似文献   

10.
<正>羊痘是由痘病毒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典型症状为病羊皮肤、黏膜处有特异性痘疹产生。羊痘可直接引起羔羊感染,增加死亡率;妊娠母羊感染羊痘,流产率增加,种公羊感染羊痘,育种能力丧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绵羊的绵羊痘易感生更大。1病原体本病病原体为羊痘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在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大量存在。鼻黏膜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在发病初期及体温上升时,血液中有时也有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黏膜、皮肤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病羊体温升高时,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毒,主要通过传染的空气传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工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及体外寄生虫都为传染媒介;绵羊中细毛羊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病情严重;羔羊较成羊敏感,病死率高。临床分为山羊痘和绵羊痘。文章分析此病致病病毒特点,介  相似文献   

12.
绵羊痘防制     
羊痘病毒是一种亲上皮的病毒,其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丘疹、脓疮及痂皮内,患羊鼻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病羊血液仅在发病初期、体温上升时有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3.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感染后其主要特征是羊的局部或全身的皮肤和黏膜发生痘疹、水疱、脓疱,最后结痂,羊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羊群一旦有感染病例需要立即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黑山羊羊痘病是由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的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对某养殖场100只患有羊痘病的黑山羊进行治疗,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即强化饲养管理、重视寒冷季节防寒保暖工作、科学合理注射疫苗、提升饲养管理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15.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疱疹,除造成死亡外,还影响羊肉品质,孕羊流产,羔羊死亡率高。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一种疾病,在民间俗称“羊天花”。痘病毒为滤过性痘毒,在痘疱浆液及水疱皮内含量很多。痘病毒在干燥的痘浆或痂皮内能生存很久,在羊舍可存活半年左右,在牧地可存活2个月。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季发病较为常见,在没有免疫的敏感山羊群中常呈暴发性流行,病羊和病愈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常在痘疱液、痘疱痂皮和分泌物中,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而污染周围环境、饲料和饮水等,通过损伤的黏膜传染疫病,也可通过羊虱等吸血昆虫间接传播。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不高,但恶性羊痘死亡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羊嘴唇、口腔粘膜、无毛及少毛部位皮肤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羊痘病程一般初为红斑、丘疹 ,后变为水泡、脓疱 ,最后干结成痂 ,脱落而痊愈。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粘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 ,病羊鼻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 ,发热期血液内也存在病毒。该病给养羊业造成较大损失。1 诊断1 1 流行特点 自然条件下 ,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 ,不传染山羊和其他家畜。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饲养人员、用具、皮毛产品、饲草…  相似文献   

18.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羊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分绵羊痘和山羊痘。其特征是,以无毛或少毛区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初为红斑、丘疹,并逐渐发展,引起水疱、脓疱、最后干燥、结痂。死亡率因毒株的不同、羊的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下面介绍一病例。  相似文献   

19.
羊痘病原是羊痘病毒,该病毒电镜下呈编织状外观的圆柱形,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
  该病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春秋两季较多发,且传播快。病羊是主要传染源,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健羊经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表皮,直接或间接接触羊痘病毒均可能引起感染,多数病愈羊能获得终身免疫。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在无毛区或少毛区(如头部、眼周围、鼻翼、口唇、口角、四肢内侧、乳房区及胸腹部)出现红色圆形斑点,逐渐形成内部充满浆液性内容物的水泡,化脓菌侵入后形成脓疱,随后干燥、结痂。该病也可通过伤口使兽医、屠宰等密切接触羊只人员感染,导致被感染人员口周、手指、前臂、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疱疹。  相似文献   

20.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典型病例初期为丘疹 ,后变水疱、脓疱 ,最后干结成痂 ,脱落而痊愈。本病传染性强 ,病死率高 ,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1 流行特点 所有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山羊均可感染 ,羔羊较成羊敏感 ,病死率高。妊娠母羊感染后引起流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季节多发。病羊是主要传染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和黏膜的痘疤中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