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影响鸟类自然孵化的四个重要因素是温度、湿度、翻蛋频次和气体交换。本文通过使用无线温湿度记录仪和行为取样法对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的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条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卷羽鹈鹕的自然孵化核心温度极显著低于人工孵化温度(P0.01);自然孵化湿度极显著高于人工孵化湿度(P0.01);自然孵化的翻蛋频率高于人工孵化设置的翻蛋频率;卷羽鹈鹕通过调整孵化方向和翻蛋等行为促进巢穴内的气体交换。建议优化人工孵化参数:保持人工孵化温度37.5℃;适当提高孵箱内湿度至55.7%左右;增加翻蛋频率至1次/h;在胚胎发育后期,适当增加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白鹈鹕的繁育水平,将28只白鹈鹕(12♂,16♀)饲养于内有小岛的1 500 m~2的湖中,以活鱼投喂,并对白鹈鹕卵进行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结果显示:2012~2014年,人工孵化34枚白鹈鹕卵,其卵重165.4~196.2 g,平均卵重为179.4 g;卵径(94.3±4.2)(89.1~101.2)mm×(58.2±1.9)(55.5~61.0)mm;卵形指数1.51~1.74,卵受精率33.3%~62.5%,人工孵化温度为37.1~37.4℃,湿度为55%~65%,孵化期为37~38 d,白鹈鹕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43%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达100%。白鹈鹕初生锥体重为116~136 g,雏鸟在22~40日龄时体重呈快速增长,至40日龄时体重达1 412~1 520 g。喙在20日龄前生长缓慢,21~86日龄生长较快,90日龄时喙长达34.2~37.4 cm,1 a的成活率66.7%~100%。刚出生的雏鸟皮肤裸露无毛,完全依靠喂养,需要以恒温箱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90~120日龄的雏鸟能独立采食和飞翔。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鹈鹕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白鹈鹕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丹顶鹤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属于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丹顶鹤属于晚成鸟,且原产地光照、气候与广州地区差别很大,在南方地区圈养丹顶鹤成功繁殖的先例极少。近年来,我园随着孵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丹顶鹤繁殖育幼进行了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我园丹顶鹤成功繁殖8羽,其中人工孵化、育雏6羽,亲鸟自然孵化、育雏2羽,继2013年成功繁殖9羽的基础上再获佳绩,且在人工授精、人  相似文献   

4.
斑嘴野鸭具有体型适中、肉质优良、繁殖力高等特点.在野生状态下,斑嘴野鸭自然孵化、育雏.为充分利用野鸭资源,保护野鸭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需要,1999年慈溪市开始从事迁徙性斑嘴野鸭的驯养繁殖试验,开展人工孵化育雏等研究工作.2004年已人工孵化野鸭近万羽,成活率达97%以上.野鸭胆小食杂,善游泳、飞翔,抗逆性强,驯养繁殖野鸭一定要适应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属于鸟纲今鸟亚纲鹤驼目鸸鹋科鸸鹋属,以擅长奔跑而著名,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二大平胸鸟~([1-2]),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鸸鹋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具有耐粗饲、繁殖能力强、成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适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我国部分养殖场和动物园均可见鸸鹋的养殖。笔者从鸸鹋人工孵化技术以及鸸鹋人工育雏技术着手,阐述鸸鹋人工孵化技术以及鸸鹋人工育雏  相似文献   

6.
快慢羽基因对坝上长尾鸡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对0~10周龄坝上长尾鸡体重与羽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快羽与慢羽0~10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快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在2周龄时显著大于慢羽(P0.05),随着周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育雏期末差异不显著(P0.05),8周龄慢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显著大于快羽(P0.05)。快羽鸡1~3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小,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增大,慢羽鸡1~4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大,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减小,育雏期结束时,主翼羽发育优势体现出来,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长可以作为坝上长尾鸡快慢羽鉴定的辅助方法。快羽鸡在1周龄开始长出尾羽,慢羽鸡在3周龄以后开始长出尾羽,可以根据尾羽的生长情况对坝上长尾鸡进行快慢羽鉴别,鉴定时间最好控制在1~6周。  相似文献   

7.
双垂鹤鸵(又名食火鸡)在圈养条件下自然繁殖十分困难,石家庄市动物园通过技术攻关已成功掌握双垂鹤鸵的人工孵化繁殖技术。2019—2020年石家庄市动物园澳洲食草区一对食火鸡成功合笼配对,2020年后开始产卵。2021年石家庄市动物园首次采用人工孵化方式孵化出食火鸡幼雏,并且成功人工育雏。文中主要总结了2021和2022年成功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3只食火鸡的一些经验,通过控制体重监测调整饲料喂量,引导幼雏学习采食以及做好动物观察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双垂鹤鸵的孵化率和成活率,丰富动物种群,并加强对雏鸟常见疾病预防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5—2018年,在湖南省雉类繁殖基地对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404枚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只雌雉平均产卵数为15.53枚,平均卵重29.48 g,卵受精率均值83.41%,人工孵化的孵化率均值82.49%,1龄幼雏的成活率均值83.47%。人工孵化温度为(37.8±0.1)℃,孵化湿度为50%—60%,孵化时间为24—25 d,白冠长尾雉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平均失重率为13.1%。白冠长尾雉幼雉破壳体重18.48—23.61 g,1—2日龄体重会有轻度下降(17.8—22.29 g),15日龄后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30日龄达到117.3 g(106.27—175.11 g),45日龄前,育雏室采用电地暖进行控温,通风系统用于通风换气,育雏室温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步下降,直至降到常温。采用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冠长尾雉的繁育率和成活率,对于白冠长尾雉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野生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的人工饲养和繁殖,试验在测定蛋形指数的基础上,初步研究野生灰胸竹鸡人工孵化和育雏的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批次野生灰胸竹鸡蛋的长径和重量差异不显著,但短径差异显著。在温度为37.2~38.0℃和湿度为42%~63%的条件下,孵化率最佳,可达80%。对1~10日龄的雏鸡采取逐渐降低温度(从37℃降低到33℃)和相对湿度(从75%降低到55%)的方法,在光照强度为150 lx的条件下育雏获得成功。说明野生灰胸竹鸡的人工孵化和育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一)育雏方式养鹅场最好配有网上育雏室和地面育雏室,网上笼养育雏与地面育雏相结合,地面育雏室设有室外运动场和戏水池(深8~10厘米、宽20~30厘米),一有利于逐步脱温,二有利于防止雏鹅啄羽的发生,三有利于雏鹅下水,防止脱温后雏鹅出现湿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选取某育雏场D鸡舍1~28日龄的200羽雏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羽);试验组从1日龄开始添加黄芪多糖,对照组不添加(按照正常保健程序进行饲养管理),研究黄芪多糖对雏鸡均匀度、死淘率、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经试验表明:添加黄芪多糖的雏鸡在体重达标率、均匀度等性能上都优于未添加的雏鸡。  相似文献   

12.
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温州某肉鸡饲养场3000多羽6~7日龄本地鸡出现急性死亡.第1d死亡20多羽,第2d死亡100多羽,随即来所求诊.据了解,该鸡场将雏鸡由孵房运至育雏室后,次日上午停电3h;3d后发现部分雏鸡饮水增加、开始腹泻,泄殖腔周围沾有白色粪便,于当晚饮水中加入护雏宝(左氧氟沙星),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3.
雉鸡(Phasianus col hicus)属鸡形目、雉科、雉属。通称环颈雉鸡或野鸡(以下称雉鸡)。我国分布有十九个亚种,而我省分布种为东北亚种(P.C.Fallasi)。欧美各国及日本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引种驯化雉鸡并获得成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普遍建有不同类型的雉鸡狩猎场,年繁殖量达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之多。我们自1980年底开始研究雉鸡人工繁殖技术,到1983年末共驯养1368只。推广种卵50枚、种雏100只,种雉216只,实验用雉97只,释放132只。在研究饲养管理、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的同时,对于疾病防治和笼养繁殖习性进行了探索与观察。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4.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锦鸡、红鸡、山鸡等,属鸡形目,雉科,其羽色艳丽,肉质鲜美,集观赏与食用于一体,是难得的“山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森林的任意砍伐,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野生状态下的红腹锦鸡已越来越少,因此如何人工繁育红腹锦鸡,加速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华南一野生动物繁殖与救护中心,对红腹锦鸡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试验,试图探讨红腹锦鸡人工孵化育雏的最佳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种蛋的选择:选择本场饲养的红腹锦鸡所产的种蛋135枚由于数量不多,个别偏小和偏大的蛋没有…  相似文献   

15.
魏长虹 《畜牧市场》2010,(10):58-59
黑天鹅人工孵化技术尚处于启蒙阶段。因此2010年1月~3月我们对黑天鹅蛋进行了孵化试验及早期育雏。入孵5枚,受精2枚,受精率为40%,出雏1羽,孵化率50%;孵化温度为38.00~37.10,相对湿度为59%-70%,通风换气将通气孔开至最大,孵化中后期进行定时凉蛋,用眼皮试温,钝端微凉,锐端微温即可;孵化期为39d,蛋失重49.7g,失重率为18.85%;初生雏重为151.2g;早期育雏采取自由采食方式,雏鹅精神状况一直处于良好,体重增加,育雏成功。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8年6月从温州引进一批迪卡商品代苗鸡在本县剑湖乡叶荣林处进行饲养试验示范.现将饲养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一、方法1.样本:迪卡商品代苗鸡5244羽(雌雄未鉴别)由温州某种鸡场提供.1988年6月20日出壳。次日下午运至龙泉县种禽场育雏。其中3000羽1周后转至离县城20公里剑湖乡安吉村叶荣林处进行育雏和培育饲养观察.2.饲料:用龙泉饲料公司生产的小鸡料、生长鸡料、蛋鸡料,并另加少量进口鱼粉和多维素等。各阶段日粮营养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疫情     
《中国饲料》2015,(3):6
<正>保加利亚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1月28日保加利亚农业和食品部向OIE紧急报告,1月22日布尔加斯(BURGAS)的1家农场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本次疫情当中的发病动物为卷羽鹈鹕,已死亡1只。感染原因为与野生动物接触。台湾禽流感疫情持续加剧扑杀家禽逾135万只据台湾"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1月27日披露,截至1月  相似文献   

18.
蕉城区七都镇,某养鹅户,于2003年5月20日购进雏鹅3000羽,雏鹅出壳后已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免疫。当时一直阴雨连绵,从进雏后连续阴雨天气达20多天。育雏舍地面潮湿,垫料也是湿的,没有及时更换,再加上饲养密度过大(56羽/m^2)、温度又偏低,通风不良。鹅群从15日龄开始发病。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无效,16日龄开始大批死亡,到17日龄已死亡826羽,死亡率为27.5%。  相似文献   

19.
康国文 《野生动物》2005,26(1):47-49
鹈鹕是鸟纲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鹈鹕属鸟类的统称.  相似文献   

20.
1发病经过 2005年3月柘荣县城郊乡陈山村养鸡大户赵某从省内一个种鸡场调入肉用仔鸡1500羽,一星期后又从该种鸡场调入1000羽,放在同一栋育雏舍内地面平养,用保温灯保温。2批雏鸡分别于调入7d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因育雏室不够和气温低,为达到32℃以上的保温目的,育雏室四周采用塑料薄膜包围,上面加盖塑料布.室内温度33.1℃,相对湿度95%,塑料薄膜上挂满水珠,氨气、霉味重。雏鸡从5日龄时开始发病,到15日龄左右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最多时在120多羽。至15日龄以后发病死亡数开始下降,每天死亡10-15羽。2批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完全相同,共死亡1137羽,死亡率达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