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根据多年实践,把“水产病害——病害防治——药物残留——全面监控”做为工作主线,综合运用各种技术,采用点上的水产病害测报、药物残留检测、用药报告和面上的中心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主要水产养殖基地病害和药物残留进行监控,监控的养殖基地14个,监控养殖品种25种,监测到的水产养殖疾病害47种,检测的药物残留为孔雀石绿。同时,详述了对水产养殖基地病害和药物残留防控的主要措施、对策,使人民群众关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关系到养殖者切身利益的水产病害防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养殖环节抓起,加大无公害标准化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科学防治水产养殖病害,科学规范使用渔药和投人品,杜绝使用违禁药物,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发展生态健康养殖,邢台市畜牧水产局、邢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2010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8,(3):84
目前,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要想养殖顺利进行,就要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进行有效控制。水产动物病害主要是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水质恶化对水产动物产生的危害。目前的主要控制手段还是使用鱼药。但是许多药物在水产养殖中是禁用的,其中还包括一些水产国标药品,而且还有很多鱼药对水产养殖品种还未做过临床试验,无法确定是否能用。而且药物产品的使用对养殖水体和水产品都会造成污染和残留,因此,我国对养殖水体和水产品的药残也做了严格的规定(见表1和表2)。为了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必须寻求新的高效低毒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吴金石 《福建水产》2016,(6):510-518
水产养殖病害是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准确的病害测报对疫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从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开展历程、测报依据、测报工作内容、测报体系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述,对病害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作了病害测报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渔学院博导陆承平教授谈控制养殖规模,防止生物入侵,发展生态养殖,降低药物残留,确保水产品质最安全,减少水产养殖病害。  相似文献   

6.
一、微生物调控的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引入本项技术,可有效降解、转化养殖生产自身污染,促进养殖生态良性循环,营造良好养殖环境,防治病害,从而改进、革新养殖技术,实行封闭与半封闭养殖,减少药物使用,减少排换水,达到防控外源污染、消除药害、节水节能、保护环境的目的,指导开展健康、无公害养殖生产,促进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体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水产动物病害增多,又使用大量药物进行治疗,使水体造成更大污染,这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近几年水产行业"氯霉素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国家、人民群众以及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在全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业的背景下,切实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可有效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内涵所谓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是指各级水产工作者通过对水生动物疫病给予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9.
病害监测是水产养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规范养殖管理,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病害损失,乃至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002年,西安市被列为国家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下设灞桥、临潼、长安三个测报站,由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负责测报工作,为西安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我国影响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药物残留超标居首位,已成为养殖水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用药种类概况,指出我国水产养殖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同时还对比了中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限量,给出了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减少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就是通过对水产养殖品种开展连续定点的病害监测,及时发现、预防水产养殖病害,从而减少养殖用药、降低生产损失,为确保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支撑。病害测报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将病害情况及时准确监测上报,并在汇总分析后迅速通报各地,使未发病地区,尤其是同一水系或同一品种的养殖地区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也便于及时总结、分析和预报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虽然鱼病发生原因因素。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同时也受着人为可操作因…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水产养殖,是指在规定的生产环境条件、规定的生产技术规程中生产出达到产品质量标准的、对人类健康无害的水产品(胡安华,2002)。目前来看,水产养殖病害防控存在病害种类增多、流行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病原菌耐药性增强等问题,防治难度增大。加之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与渔药残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几年一些省份病害监测报道的水产动物疾病进行了统计,概述了当前常发生的水产动物疾病和渔药使用的情况,同时分析了水产品中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指出水产品渔药残留是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过程中产生的遗留问题,渔药残留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危害人类健康。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避免水产品中渔药残留的对策,其中关键在于减少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提高水产养殖对象的免疫力,是减少水产病害,保证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市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生产者以追求最高产量和近期经济效益为目标,盲目引种,超负荷放苗,过度投饲,致使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病害日趋频繁,加上养殖者保护养殖环境意识淡薄,病急乱投医,滥用药物,养殖水域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又加剧了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每年发病面积在50余万亩左右,每年因病害带来的损失量达2万余吨,占全市养殖水产品总量的8%,经济损失达2亿余元,水产养殖病害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水生动物生命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有效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已经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曹玉佩 《齐鲁渔业》2011,(12):39-39
实施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可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降低病害损失,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品出口,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的水产养殖发展方向。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通过放养健康苗种,投喂无公害饲料,使用安全药物,实行水质调控等技术手段,形成从鱼苗到商品鱼的全过程无公害养殖技术体系,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渔民增收和渔业增效,改善养殖水域环境质量,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产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病害的发生更加频繁,养殖用药量也迅速增加。由于渔用药物生产、经营及使用管理滞后,滥用药物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较低,但是通过食物链的长期富集,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巨大威胁。同时,药物残留也成为出口水产品的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8.
《河南水产》2003,(4):35-3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第四条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倡导健康养殖是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保证。水产养殖中病害防治技术又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怎样安全用药和控制水产品本身的药物残留是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也是水产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水产生物病害与防治"专辑我国是渔业大国,2021年我国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7 543.41亿元。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水产生物病害频发,给渔业产业造成一定损失。据统计,由于病害导致的水产品损失139 820 t,合计208 778.81万元(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鉴于此,《水产学报》以组建专刊的方式联合各分领域专家,共同剖析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现状与病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水产养殖生物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专辑将聚焦水产生物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及其引起的病害,水产生物基础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及其应用技术,水产生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健康养殖技术,我国水产生物病害防治体系、渔药残留监控体系的建设,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水产生物病害研究和防控上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