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磷、钾、硼肥不同配方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周建新  罗敏 《耕作与栽培》2002,(1):58-58,60
施肥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 ,为探讨氮、磷、钾、硼 4种肥料不同配方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提高油菜施肥的经济效益 ,特进行了该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兴仁县四联乡马金河村 ,海拔 130 0m ,平均气温 15 .3℃试验地为黄泥田 ,肥力中等 ,排灌方便 ,前作为水稻汕优 6 3。1.2 供试材料供试油菜品种为油研八号 ,供试肥料为尿素 (含N4 6 % ) ,普钙 (含P2 O517% )氯化钾 (含K2 O6 0 % ) ,硼砂 (Na2 B4O4·10H2 O)。1.3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按省土肥站油菜微机配方施肥方案进行 ,设两次重复 ,12个处理 ,处理见表 …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杂交油菜氮磷钾配比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试验对象,研究5种氮磷钾肥料配方施肥对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不施肥的油菜产量为47.06 kg/667m~2。处理2N10:P6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54.45 kg/667m~2;处理3N10: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45.77 kg/667m~2;处理4P6: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51.07 kg/667m~2;处理5:N10:P6: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38.34 kg/667m~2。处理2的油菜产量最高,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其次为处理3、处理5、处理4,处理1(对照)油菜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冬油菜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河南省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丰油10号为冬油菜供试品种,在基追比为7:3的基础上,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农学利用率、养分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并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方程确定不同轮作区油菜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中,稻油轮作潢川2个试验点达到最高产量的施肥配方为N2P2K3,平均产量为3 204.15kg/hm 2,其经济效益最高,为13 485.5元/hm 2。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15.33、22.20和22.17kg/kg。因此稻油轮作中磷钾较低地区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2P2K3,与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结果基本一致。玉米-油菜轮作区南阳试验点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施肥配方为N1P1K2,产量为2 801.4kg/hm 2,经济效益为12 599.4元/hm 2,相比最高产量的施肥配方N2P3K2,产值减少875.3元/hm 2,经济效益增长472.4元/hm 2。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4.05、6.07和5.87kg/kg。因此玉米-油菜轮作磷钾较高地区最佳施肥处理为N1P1K2,是获得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直播冬油菜氮磷钾硼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冬油菜直播种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油菜籽总产量和保障食用油安全有重要意义。2009-2010年度在长江流域6个冬油菜主产省布置36个大田试验,研究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直播冬油菜的氮磷钾硼肥施用效果和肥料利用率,比较农民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的差异,并与移栽油菜施肥效果进行对比,以探讨直播冬油菜的施肥管理措施。结果显示,在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条件下,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NPKB)处理直播冬油菜的油菜籽产量和产值平均分别为2001 kghm–2和8205元hm–2,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FFP)处理,施用效果为N > P > B > K。NPKB配合施用显著促进直播冬油菜的养分吸收,N、P、K累积量分别为104.2、20.4和160.2 kg hm2。NPKB配施条件下,直播冬油菜的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5.8%、22.3%和45.9%,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施肥的20.8%、7.2%和28.0%。说明合理施肥对直播冬油菜生产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应积极推行氮磷钾硼肥配施技术,并根据生长发育特点和养分吸收规律调整肥料的施用时期和比例。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方式对河北省小麦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2006-2013年河北省测土配方项目田间示范数据,分析了配方施肥(PF)与农户常规施肥(RF)对小麦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为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河北省小麦产区施肥效果及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施肥后增产效果显著,其中RF处理增产40.8%,PF处理增产54.8%,并且PF较RF可节肥9.36%、节本8.37%。PF与RF的平均肥料贡献率分别为35.0%和28.9%,平均差值为6.1%,且二者的肥料贡献率均与不施肥处理产量(土壤供肥能力)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2条线斜率相近,这说明不同施肥方式肥料贡献率与土壤供肥能力的响应效果相差不大。不施肥处理产量每提高1 000kg/hm 2,PF和RF的肥料贡献率分别降低8.4%和8.2%,PF的肥料贡献率整体较RF高7.2%。在河北省小麦生产中应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提高肥料贡献率,并且应提高基础地力,以减少对肥料的依赖,实现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摸清三穗县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状况而开展油菜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N:P:K=9:8:9)的油菜产量最高,比配方无氮、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无肥分别增产41.59%、32.36%、13.83%和92.63%,在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情况下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磷、钾肥的施用也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油菜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22.75%、38.64%、27.48%。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浙江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在三熟制高复种指数的条件下,如何经济合理施肥,以获得油菜稳产高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试验的宗旨是:通过对油菜田氮化肥用量、氮磷钾配比以及肥料的施用方法等3方面的试验,明确油菜合理用肥指标和油菜合理施肥方法;并根据产量结果与经济性状的关系,明确油菜生产的主攻方向,得到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水稻施肥效益,定制合理的肥料施用配方,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肥料农学效率,单位施肥量对于产量的贡献明显提高。其中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NPK的肥料农学效率值分别提高28.1%,82.4%,44.7%,48.8%;肥料偏生产力值提高37.0%;测土配方完全施肥区较常规施肥区产量增加785kg/hm2,提高9.9%。  相似文献   

9.
三都县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在三都县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水稻生产上进行了"3414"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肥料配方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吸收养分配方施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供给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小麦套玉米平衡施肥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对参试肥料因子N、P、K 在小麦套玉米上进行肥效试验,从而获得本县不同农田等级种植小麦套玉米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合理产量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分析N、P、K三因子之间的主效因和交互效因,构建本县不同肥力水平农田(不同农田等级)小麦套玉米的施肥配方,为肥料配方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本地区与该试地验肥力相当的中产田可按照上述经济合理产量的施肥量进行小麦套种玉米生产。每公顷应施:纯N=571.23 kg P2O5=121.38kg、 K2O=68.6kg,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8.3:1.77:1。  相似文献   

11.
张鸿哲 《种子科技》2017,(10):131-132
介绍了油菜农机农艺一体化缓释肥肥效对比试验,通过本次田间试验研究油菜常规施肥、缓释肥施肥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用45%含量(12-5-7-1)油菜专用缓释肥作底肥,全生育期不再追施任何肥料,则油菜全生育期长势稳健,经济效益产量最高,这为推广此项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菜套播是利用双季稻区冬闲田的有效手段,为探究缓释型配方肥(N-P2O5-K2O:25-7-8,及5%的中微量元素)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设置一次性基施缓释型配方肥与分次施常规肥效果对比试验和配方肥施用量试验,调查油菜产量形成、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减少肥料养分投入且一次性基施的情况下,缓释型配方肥仍能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肥分次施用的效果。菜籽产量与缓释型配方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适宜施肥量可保证较大的收获密度并产生较多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同时维持较高的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本试验结果推算出晚稻套播油菜的目标产量为1 500~1 800kg/hm2时,缓释型配方肥的适宜用量为645~715kg/hm2。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施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增产措施,旱-旱和水-旱周年复种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的主要种植模式。为探究氮磷钾养分对不同轮作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差异,于2017—2020年在湖北省沙洋县连续3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旱地油菜(玉米-油菜)和水田油菜(水稻-油菜)2种轮作模式,各轮作分别设置氮磷钾(NPK)、不施氮(–N)、不施磷(–P)和不施钾(–K)4个处理,分析了油菜籽产量、产量构成和养分吸收情况,并对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进行了评估。3年试验的平均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和–K处理的旱地油菜分别减产68.4%、89.6%和7.0%;水田油菜分别减产71.0%、84.7%和6.4%。对产量构成因子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旱地油菜还是水田油菜,施肥对角果数影响最大,其次是每角粒数,对千粒重影响最小。与NPK处理相比,旱地和水田油菜的角果数因缺氮、缺磷和缺钾分别减少61.6%和52.0%、82.0%和67.8%、16.2%和19.7%。相同施肥处理的旱地和水田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N、–K和NPK处理,旱地油菜产量均高于水田油菜,分别高...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浙江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在三熟制高复种指数的条件下,如何经济合理施肥,以获得油菜稳产高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醒验的宗旨是:通过对油菜田氮化肥用量、氮磷钾配比以及肥料的施用方法等3方面的试验,明确油菜合理用肥指标和油菜合理施肥方法;并根据产量结果与经济性状的关系,明确油菜生产的主攻方向,得到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务川县油菜生产,特在2012年在务川县进行了测土配方、习惯施肥和不施肥的空白对照(ck)试验。试验表明:油菜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为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配〉对照(ck),其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高8%,比对照(ck)高38.1%。  相似文献   

16.
杜范华 《种子世界》2021,(8):0111-0113
冬小麦是黄淮海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何在合理施肥的条件下,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本试验利用冬小麦品种济麦 22 作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比较不同的缺肥区与配方施肥之间的差别。试验的结果如下:第一,不同的施肥水平不影响该冬小麦品种的生育期和谷草比;第二,不同是施肥水平影响茎叶当中的养分含量,尤其是磷和氮的含量;第三,本试验结果为配方施肥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校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通过在小麦高肥力区进行"3414"施肥试验,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不施肥三水平条件下高肥力区小麦产量变化规律,同时验证以往"3414"肥料试验参数,为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与肥料配方的优化提供依据。1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布尔津县冲乎尔乡奇巴尔托布勒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施用控释肥、多功能肥料对油菜长势、产量和机械化收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油菜增产70%以上;在直播密植条件下,相比不施肥,不同肥料对油菜单株生物学产量、根干重、籽粒干重增加均达到显著水平;施肥能促进油菜早熟,其中施用多功能肥料后油菜生育期比不施肥提前5 d,同期机收损失率降低20%。  相似文献   

19.
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养分吸收规律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南方三熟区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在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方面的规律差异,为稻-稻-油三熟制油菜施肥提供依据。于2017年冬季至2018年春季在湖南衡阳布置田间小区试验,供试品种为早熟品种湘油420和湘油642、常规熟期品种湘油1035和湘杂油710×1035,间隔10~15d取样,监测4个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动态,氮、磷、钾元素吸收的时空特征及产量。早熟冬油菜品种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早熟冬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磷在花期-角果期积累比例最大,分别为79.9%~80.0%、69.3%~79.5%,氮、钾积累量在花期的比例最大,分别为46.8%~47.7%、39.9%~52.3%;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磷、钾在花期积累比例最大,分别为37.1%~38.6%、44.1%~49.3%、32.8%~36.2%,氮在苗期的积累比例最大(48.6%~73.9%)。相较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早熟冬油菜品种对干物质及养分的吸收高峰推迟,干物质和磷、钾养分累积多集中在花期-角果期。冬油菜的养分积累量随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大而提高。早熟冬油菜品种生育期185d,较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短15d,能缓解稻油轮作时茬口矛盾;收获期早熟冬油菜品种氮、磷积累量明显高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氮、磷、钾累积特性适用于缓控释肥养分释放速率慢、周期长的释肥特性。早熟冬油菜品种生育期短且养分积累量高,在南方三熟区存在季节优势和养分积累优势,适宜在南方三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土壤养分丰缺程度,作物需肥规律,计划产量提出适宜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和最佳的施肥比例。其核心是确定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其次是解决施肥方法问题。 1986年我县在两个区的136亩稻田中,进行了水稻配方施肥试验,取得了平均增产15.2%的显著增产效果。1987年又在全县17个区镇安排了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工作。试验点35个,示范面积共计3586.5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