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是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与稻虾轮作种养模式相融合,在同一畈田中先种植一季早稻,同时放养泥鳅,进行稻鳅生态共生;在早稻收割后灌水入田,放养青虾,开展两茬鳅虾生态混养的新型农作模式。本文详述了"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殷建平 《中国水产》2017,(11):104-106
<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首先从技术要点,而技术要点又分为稻田改糙、清理消毒、水草种植施肥、虾苗放养和管理等。然后对稻虾鳅共作进行效益分析,最后说说发展经验。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即"一季虾、一季稻、一季鳅",将稻虾轮作模式和稻鳅共生模式相融合,上半年在稻田空闲期开展小龙虾养殖,实现水稻和小龙虾轮作,下半年在稻田中养殖一季泥鳅,实现水稻和泥鳅共作。该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稻渔互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的稻田稻虾轮作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模式中存在的虾苗在规格、数量、质量上参差不齐,苗种间相互残杀死亡率极高,同时成虾上市时间晚、规格小、上市不集中、价格低等问题,通过改造新型田间工程和种养管理方法,提出一种克氏原螯虾稻虾轮作新模式,并与稻虾轮作传统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虾轮作新模式平均单产小龙虾2 010 kg/hm~2,单位产值106 530元/hm~2;稻虾轮作传统模式平均单产小龙虾约1 605 kg/hm~2,单位产值60 990元/hm~2。稻虾轮作新模式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较稻虾轮作传统模式分别提高了25.2%和74.67%,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讨克氏原螯虾稻虾轮作池塘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特征,2013年5月3日-11月8日,安徽省虾蟹产业体系课题组对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克氏原螯虾三种不同类型养殖池塘的212个水样水体污染参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旨在为稻虾轮作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的选择与条件本试验在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选择3口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对水质污染指标进行监测。3口塘面积均为50亩,各塘口四周及中间挖沟,其中:对照塘仅养克氏原螯虾,种植水草,沟深80~100厘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对安徽省常见稻渔种养产业化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稻虾种养原生态模式解决"小龙虾五月瘟"病害问题,稻虾种养369模式控制留田小龙虾密度,平板式稻田养虾模式预防土壤可能发生的潜育化,稻虾鳖模式可使老稻田和新开挖的稻田一样小龙虾密度可控,稻鳖蛙综合种养模式鳖蛙可全方位捕食害虫,稻鳅综合种养泥鳅服务水稻生产。2019年~2020年,安徽省累计推广稻渔种养产业化主要模式687.02万亩,实现总产值311.15亿元,利润174.24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实施小龙虾与水稻轮作,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一麦一稻"相比,可实现亩均增效2 000元以上,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洪泽地区稻虾轮作种养模式发展迅猛,目前,全区稻虾轮作面积已超过80 000×667 m~2亩。现将近年来在推广小龙虾与水稻轮作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技术要点总结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稻—虾轮作能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也能为农村三产融合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农田含金量。“稻—虾轮作”模式可以在保证主粮生产的前提下,以渔促粮,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有效提高种植户的效益。本文以永康市石柱镇池宅村及西溪镇叙光家庭农场为例简要介绍金华市稻—虾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2016年以来,江西省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环鄱阳湖地区,主要是挖环沟进行养殖.为更好保护耕地、减少开挖土地、保障粮食产量,江西省积极引导发展不挖沟的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此模式不需要挖环沟,只需要将四周的田埂抬高即可,利用冬季和春季不种水稻的时间养殖小龙虾.2021年在南昌市农业科学院恒湖基地,笔者开展小龙...  相似文献   

9.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逐渐兴起的生态养殖形式,主要分为稻虾共作和稻虾轮作两种模式。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养殖小龙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试验在崇明地区实施了上述两种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比较了两种养殖模式下商品虾产量、苗种产量以及水稻产量,以探究崇明地区合适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稻、虾、鳅生态种养模式,是在稻虾轮作、稻鳅共生基础上进行融合和提升的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吸肥去污",净化养殖水质;青虾摄食稻田饵料,泥鳅钻地松土,在田中造肥、松土、除虫;稻田生态系统实行"一种二养三收",使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双丰收,从而达到稳粮增收、减肥减药、绿色生态的生态高效目标。现将该模式进行总结介绍。一、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减少水稻病害和杂草,发挥稻田湿地养殖效能,形成全天候、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互济共生的生态体系,于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崇明区开展了综合“稻虾轮作”与“稻鱼种养结合”的“一稻多渔”(水稻-瓯江彩鲤-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新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一稻多渔”模式的稻田平均产值为150 112.5元/hm2,与传统的“稻虾轮作”或“稻鱼种养结合”相比较,分别提高了26.84%和159.60%。试验说明,“一稻多渔”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稻渔综合种养包括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等共生轮作模式。实践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双赢”的优势,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可以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一种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也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主推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我省对低洼田、冬闲田进行虾类养殖开发进程,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近年来,在对上述稻田试验种一季稻,养一季虾的稻虾轮作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季稻一季虾养殖技术模式。即每年的6—10月种植水稻,11月到来年的5月底养殖虾,一般亩可收获稻500公斤,虾100—200公斤,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中的定义,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6年起,安徽开始实施小龙虾进稻田工程,大力发展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2016年以来,安徽小龙虾养殖可谓是发展迅猛,全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成倍速式增长(图1),  相似文献   

15.
虾稻共作稻田设计规划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其适应力强、生长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前景火爆。近几年,稻麦轮作的经济效益一直较低,而稻虾产业风生水起,虾稻共作的高效生态模式在江苏发展较快,仅2017年江苏省泗洪县虾稻共作种养面积就已经接近10万亩。但很多新开挖的稻田养殖并不成功,除了有养殖技术等原因,目前,在虾稻共  相似文献   

16.
一、江西省冬闲田一季稻一季虾养殖模式 为加快我省对低洼田、冬闲田进行虾类养殖开发进程,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近年来,在对上述稻田试验种一季稻,养一季虾的稻虾轮作技术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宝应县地处江苏中部,境内湖荡密布,河沟纵横,县域内水稻种植面积87.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44.5万亩,是江苏省重要的鱼米之乡。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拓宽渔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收,2017年宝应县设计了"2虾+1稻"的稻虾轮作模式,该模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导,充分发挥养殖与种植生态互补优势,经过一年多的初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潜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充满智慧的潜江农民,就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直至2017年潜江市稻虾连作面积达40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养殖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  相似文献   

19.
莲虾共生高效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水域面积宽广,河渠交织,湖、塘密布,全市水域面积26667 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3%),发展水生蔬菜和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江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即虾稻连作)的发源地和小龙虾人工繁殖的首创地,是全国最大的良种选育、繁育养殖、科研示范、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基地.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从2004年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以来,潜江市在长期养殖小龙虾实践中,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莲虾共生和油-虾-鱼、虾-鳅-稻、鱼-虾-蟹等多样化养殖模式.2010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万hm2,产量3.8万吨,产值6.08亿元;全市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5亿元,为农民贡献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元,占整个农民人平纯收入的23.9%.潜江小龙虾产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潜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近年来以"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在各地兴起,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模式探索。湖北省已将稻田综合种养打造成为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作者总结了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的主要成效,分析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湖北省是较早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的省份,2001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稻虾连作"综合种养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已由单一的"小龙虾野生寄养"生产模式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