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精华208是郯城县种苗研究所用豫粳5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稳产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较广。2 a国家北方稻区京津唐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206.0kg/hm~2,比津原45增产9.63%;1 a国家北方稻区京津唐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789.5 kg/hm~2,比津原45增产13.42%。于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精华20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区域,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垦育88是利用中花8号、冀粳13号、冀粳14号复合杂交,通过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国家区试2 a平均产量606.8 kg/667 m2,比对照津原45增产4.8%,达极显著水平。品质达国标优质3级。垦育88具有高产、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耐盐碱等特性,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徐优201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是一个优质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和生产试验,2 a区试平均比对照9优138增产6.44%,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3.94%。大面积种植产量在9.50 t/hm2左右。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该组合还表现株型优良,长势繁茂,穗大粒多,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抗病抗倒性强,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皖粳97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晚粳品系2277作母本 ,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晚粳品系丙814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定名皖稻64。该品种的育成 ,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粳品种“优而不高 ,高而不早”的局面 ,是安徽省品种结构调优的首选品种之一。一、种植面积和产量表现1997年在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双晚品比试验中 ,折合单产9.3t/hm2 ,比对照鄂宜105增产24.3 %。1999~2000年参加安徽省双晚组区试 ,平均产量5.88t/hm2 ,比对照两系粳杂70优04减产4.95 % ,1999年比对照D9055增产3.6…  相似文献   

5.
八优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杂交稻组与诸暨市种子公司合作 ,以不育系8204A与恢复系R9525配组而成的杂交粳稻。该组合于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具有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适宜在浙江晚粳稻地区作单季或连晚栽培。一、产量表现八优8号参加浙江省杂交粳稻联合品比试验 ,平均产量为8.08t/hm2,比对照秀水11增产6.5%。参加浙江省杂交晚粳稻区试 ,平均产量为6.01~7.04t/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3.3%~8.2% ,其中第二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001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晚粳稻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为7.06t/hm2,比对照品…  相似文献   

6.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母本徐80—7A于1992年10月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1993年4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审定.1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复测鉴定和品比试验产量较本地当家品种徐稻2号增产15%~20%,比强优势杂粳组合盐优57增产5%~7%。1990年江苏省杂交粳稻预备试验,平均单产628.7kg/亩,较盐优57(CKl)和盐粳2号(CK2)分别增产8.62%和14·85%。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7,(6):16-19
粳优165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用粳139A与C165配组选育的晚熟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稻瘟病,耐寒,制种产量高(平均为2.6 t/hm~2,最高达3 t/hm~2),于2017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吉粳11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审定,适合吉林省白城、松原、长春、延边等中早熟稻区种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92.7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5.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79.9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8.6%。总结介绍了吉粳116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杂交晚粳泗优42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优422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新育成的中粳不育系泗稻8号A引用湖南杂交稻研究中心的粳稻恢复系轮回422测配选育而成。该组合属三系早熟晚粳,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好。几年来参加各项试验和示范表现杂种优势明显,增产显著。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列入江苏省晚粳地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 1989年本院小区鉴定平均亩产561.5kg,比六优3-2增产7.9%,1990年在省杂交晚粳预备试验,6个点平均亩产570.28kg,比对照武育粳2号增产5.3%。1990~1991年苏州市杂交晚粳品比试验中,6个点平均亩产611.33kg,比秀水04增产9.7%,1…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吉林)亚麻纤维产量低、易倒伏等问题,2003年以俄罗斯引进的抗倒伏、高纤品种为母本,以法国引进的高产品种Diane为父本杂交,组合号200325。经过多代混合选择与系谱选择选育出新品系0325-30-8-1,经过鉴定后参加吉林省2012~2015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编号为华星010),该品系平均原茎产量6355.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亚2号增产8.35%;全麻产量1687.55 kg/hm~2,比对照增产18.9%;长麻产量1048.75 kg/hm~2,比对照增产21.25%;种子产量471.95 kg/hm~2,比对照增产18.35%;全麻率31.1%;长麻率19.35%。该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登记品种名为中亚麻5号(登记号为吉登亚麻2016002),其主要特点是纤维产量高,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1.
汉麻6号是2010年以乌克兰工业大麻品种USO14为母本,以资源材料10 HBLF为父本杂交,再以10 HBLF为轮回亲本,回交至BC_2代,采用混合选择方法,通过温室加代与田间选择相结合进行选种,2014年决选出早熟、高纤、优质、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优良新品系Y1410-1623。2015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熟期早、抗逆性强、产量高。2016~2017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9374.5 kg/hm~2,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9.3%;平均纤维产量2027.6 kg/hm~2,比对照增产21.4%;全麻率为27.9%,比对照提高4.7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生产试验,原茎产量9419.8 kg/hm~2,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6.6%;纤维产量2134.6 kg/hm~2,比对照增产22.2%;全麻率为27.7%,比对照品种高出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爱优518是安徽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用爱知香A×MC20518于2001年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该品种2002年参加安徽杂交中粳区试,每hm^2平均产量8952kg,比对照80优121增产13%,居参试组合第1位;2003年续试及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3%,增产极显著,200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5年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种植,一般每hm^2产量在900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10500kg以上,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谷优52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优质、抗病、配合力强的不育系谷丰A与蜀恢527配组而成的优质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优质稻组区试,平均单产6.71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8.24%,13个试点有12个增产,增产点数达到92.31%.2003年续试,平均单产7.25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9.25%,14个试点都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数达到100%.2a区试,平均单产均居该熟组所有参试组合之首,增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破格参加2003年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8个试点平均单产7.1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92%.参加2a福建省区试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MR).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得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评选三等奖.2004年闽侯县尧沙引进试种,表现生育期理想、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彭应财 《中国稻米》2003,9(4):21-21
中优2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的含Xa21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恢复系中恢218与印水型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中9A配组选育出的优质抗病杂交稻。该组合连续2年参加江西省杂交晚稻区试 ,表现优异 ,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优218具有如下特征特性 :1.产量高2001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试 ,平均单产7.37t/hm2 ,名列第2位 ,比对照汕优46增产0.68% ,生育期120.5天 ,比对照短3.3天 ;2002年续试 ,平均单产6.64t/hm2 ,名列第2位 ,比对照汕优46增产5.86% (显著 ) ,生育期122.1天 ,比对照短2.6天。江西、安徽、浙…  相似文献   

15.
以香型粳稻光温敏不育系0259S为母本,与香型粳稻父本gr75测交,育成了全香型两系杂交晚粳稻新组合粳两优5975.该组合在2006-2007年湖北省晚稻区试中,2 a平均单产7.30 t/hm<'2>,比对照鄂粳杂1号增产5.16%;稻米品质达国标1级优质稻谷标准;耐肥抗倒性较强,抗寒性好,于2010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通育269是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73.1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52.7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9.3%。该品种优质、高产、多抗,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总结了通育26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16年我国水稻品种的审定情况及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92个次(有13个品种通过两个及以上省份审定),其中,籼型常规稻3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137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66个、粳型常规稻87个、粳型杂交稻25个(其中19个为籼粳杂交稻)、 不育系41个.区试平均产量籼型常规稻为501.3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3.86%;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92.5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46%;籼型三系杂交稻为552.9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16%;粳型常规稻为624.9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7.48%;粳型杂交稻为651.9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8.91%.品种品质表现是粳稻好于籼稻,常规稻好于杂交稻,优质达标率粳稻为51.79%、籼稻为43.95%,常规稻为56.91%、杂交水稻为41.77%.并列举了一些对单个病害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铁粳10号是以超产1号为母本,以辽粳13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1.9 kg/667 m2,比对照沈农315增产4.2%,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晚粳组合8优16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8优 1 6 1 (82 0 4A×R1 6 1 )是一个高产优质兼顾的杂交晚粳组合。 1 991~ 1 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 ,3a平均比对照寒优 1 0 2 7增产 8.5 6 % ,大面积试种产量在 9.0 0t/hm2 以上 ,1 996年最高产量达 1 1 .5 0t/hm2 。其米质优良 ,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突出优点为出米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灌浆速度快。82 0 4A不育性稳定 ,配合力强。R1 6 1恢复力强 ,米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庆大麻1号是2005年以辽宁省农家品种清源大麻系选品种清源108为母本,以乌克兰引进的雌雄同株、高纤、低毒品种Днепновскаяодн.6为父本杂交,2006年以后连续与Днепновскаяодн.6回交5代获得的BC5代经过系谱选择选育而成。2011~2012年品系比较和异地鉴定试验,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熟期早、抗性强、产量高。2013~2014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9531.1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0.1%;纤维产量1763.7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5.6%;出麻率为24.0%,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生产试验,原茎产量10639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0.7%,纤维产量1987.3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9.2%;出麻率为24.1%,比对照高出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