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又称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是以脾肾坏死、肿大,鳃、肝失血变白,肝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疫病,其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2013—2016年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与扬州市江都区水生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对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进行了流行性病学调查、病原检测、疫苗免疫等研究和生产试验工作。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鳜鱼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害频发,尤其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暴发,不仅直接导致鳜鱼养殖户严重亏损,而且因病害过度用药,给鳜鱼养殖带来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因此,目前鳜鱼产业发展已遇到瓶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研究团队利用天然湖泊和长江水系中野生翘嘴鳜构建基础群体,通过翘嘴鳜与斑鳜杂交及雌  相似文献   

3.
<正>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俗称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是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可引起淡水养殖鳜暴发性死亡,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申报的疫病。2011-2013年,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对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鳜鱼重大疫病病原,该病毒引发的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能导致养殖生产巨大经济损失。为满足水产疫病预防与诊断需求,该文将一种集DNA快速提取与PCR快速扩增为一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试剂盒提取DNA法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检测方法(SC/T7211-2011)中PCR方法进行比较,旨在为基层水产一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在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原武进区)横山桥镇鳜鱼主产区大面积暴发,鳜鱼发病率达95%以上,病死率达8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确保鳜鱼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武进区水产站经过近3年的积极探索,总结出一些防控关键措施,使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水产养殖结构不断调整,江苏扬州地区近年来鳜鱼养殖发展迅猛,除混套养以外,池塘精养规模达1.8万亩(不含配套饵料鱼池)、年产量0.5万吨以上,居全省各地区的前列。然而,在池塘精养发展中,鳜鱼病害日趋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又称虹彩病毒病),该病流行季节为6月下旬-9月中旬(中间高温阶段有暂停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病的防控成为决定生产盈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鳜鱼在我国养殖已有三十几年历史,养殖主要品种有大眼鳜、翘嘴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养殖最为普遍,养殖效果最好。近年,鳜鱼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殖水源污染严重以及病害频发。在广东地区,自从1993年以来,每年5~10月都有鳜鱼疾病流行;其中1996~1998年间爆发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鳜鱼养殖业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8.
朱勇 《畜禽业》2023,(1):76-78
猪坏死杆菌病由坏死杆菌感染所引起,是一种慢性和局灶坏死性组织黏膜病,多发于幼龄猪,对养猪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对该病的几种典型类型及防控措施加以阐述,以期帮助广大养殖户加强对该病的了解,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预防损失,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9.
鳜鱼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引起养殖鳜鱼大量死亡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经研究证实其为虹彩病毒科中的一种.概括了近年国内外有关鳜鱼脾肾坏死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病毒功能基因及调控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目前采用的几种特异的病毒检测方法,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正笋壳鱼暴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自从1997年首次从鳜鱼上发现报道ISKNV以来,该病已经在中国大部分的地方被确诊,同时在笋壳鱼、乌鳢、加州鲈等鱼类上都发现了该病,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评估ISKNV在笋壳鱼上感染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正>鳜鱼暴发性病毒传染病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是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该病可引起鳜集中爆发性死亡,死亡率高达90%,给鳜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物或治疗措施,本文介绍了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防治此病。  相似文献   

12.
<正>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暴发性死亡。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虹彩病毒,目前称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鳜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成功,鳜鱼的人工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同时病害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病毒病流行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且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广东地区的养殖鳜鱼就发生了大面积暴发性流行病,何建国等将其命名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证实了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并被确定为虹彩病毒的一个新属——细胞肿大病毒属的  相似文献   

14.
对生猪与牛的科学饲养进行论述,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控方式,对口蹄疫的疫情产生与出现进行科学应对。这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仅会影响生猪与牛的出栏时间,还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饲养工作人员必须与技术人员进行科学配合,从根本上防控疫情。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的传染性极强,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由于非洲猪瘟的死亡率较高,因此防控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我国畜牧业发展繁荣的当下,做好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是促进经济水平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应该明确非洲猪瘟的发病机理,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的要求,制定针对性防控计划与方案。对防控非洲猪瘟的要点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10)
近年来,随着养羊数量的增加和交易的日益频繁,羊的疫病也不断凸现出来,导致羊病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对养羊业的危害越来越大,对养羊业已构成严重威胁,常给羊场业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防控。  相似文献   

17.
<正>一、近年来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现状近年来,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各种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受到各种病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水产养殖动植物每年由病害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数百亿元以上。对养殖鱼类危害严重的主要疾病有:草鱼出血病、疱疹病毒病、鲤春病毒血症、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虹彩病毒病等病毒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爱德华菌病、烂鳃病、赤皮病、打印病、水霉病等细菌、真菌病;刺激隐核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等寄生虫病等。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2,(1):101-102
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疫病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类疾病,不但病因、病情复杂,而且多数都具有传染性,一旦感染势必会严重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明确掌握猪呼吸道疫病的类型、病因及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基于此,针对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展开了探讨,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生猪发展中母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病的发生逐年增加,困扰着许多种猪场、养殖场和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主要综述几种常见传染性繁殖障碍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2,(1):67-68
禽流感是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鸡感染禽流感病毒所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鸡只感染,便易导致整个鸡群患病,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为防控鸡群禽流感病的发生,畜牧兽医部门多采用给鸡群注射禽流感灭活疫苗方式进行免疫防控。主要阐述了灭活疫苗的定义及禽流感灭活疫苗品种分型,并总结了各类禽流感灭活疫苗的使用方法和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群的免疫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