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雌雄分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为县河蟹养殖历史30余年,本着有利于养殖管理和提高成活率的理念,2016-2017年,无为县朝峰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河蟹雌雄分开养殖技术试验,试验情况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路通电通、方便管理的3个蟹池,分别放养雄蟹、雌蟹和雌、雄蟹。用玻璃钢做防逃墙,塘埂坚实不渗漏,坡比1∶2。池中央为浅滩平台区,四周留有沟形的深水区,沟深1.5米,宽2~3米。进、排水口设置在池的相反池埂上,并设置60目双层过  相似文献   

2.
成爱兰 《水产养殖》2009,30(7):36-37
为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优化蟹池养殖品种的结构,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习性,2008年在兴化市安丰镇江苏红膏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选择了3口池塘开展了连片成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2020年天气因素及病害的影响,河蟹产量普遍较低,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影响。2020年笔者在金坛区直溪镇河蟹产业园区一个塘口进行河蟹雌雄分养套养青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及塘口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共15亩,分为两个池塘,其中雄蟹塘8亩、雌蟹塘7亩。池塘深1.5米、池底平坦,底部南北方向铺设微孔增氧管,每隔5米铺设一路。塘埂铺设黑色PE膜、聚乙烯网用于固定,岸上安装白色塑料板或玻璃板作为防逃板,高度为50厘米。  相似文献   

4.
正我市从2011年开始引进福瑞鲤进行养殖,但由于养殖业主长期养殖建鲤F7形成习惯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福瑞鲤的养殖与推广受到制约,基于这种原因,依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我们在建瓯市万泉水产养殖场的池塘中进行套养"福瑞鲤"与"建鲤F7"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池塘条件与养殖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埂面5米,池深为3.8米,平均水深为3米。池埂坡度为1∶1.3,池埂边坡覆盖防渗膜,池塘长方形南北朝向。养殖水面为5.8公顷,  相似文献   

5.
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技术是我镇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现把我镇陈解平开展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的情况简介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鳖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通路通电的地方,鳖池面积为2.5亩,水深在1.2~1.8米,坡比1:(0.5~1),池内深水区水深在1.5~1.8米。进排水口设置在池塘相反的塘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优化蟹池养殖品种的结构,根据花(鱼骨)的生物学习性,在兴太镇薛何村养殖场选择了3口池塘进行了蟹池套养花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池塘养殖河蟹进入微利时期,我区滨海镇渔民大胆尝试,进行河蟹鲈鱼套养,取得了成功。平均每1/15hm。产成蟹lOOkg,规格100g/只,鲈鱼30kg,规格1kg/尾。平均每1/15hm^2产值2500元、效益约1000元。每1/15hm^2增加效益300~400元。这种高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形成了鱼蟹共存互惠互利的复合生态系统,发病率降低,极大地提高了商品蟹的上市质量。下面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兴化市是全国河蟹养殖大县(市),2021年河蟹养殖总面积84万亩.兴化市积极推广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的"兴化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稳定提升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一、养殖池塘工程建设 选取提水养殖塘口,开展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养殖.提水塘口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附近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田块开挖,面积以20...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养殖业是当涂县水产业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大亲本河蟹养殖成为主流。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6年开始,一直在探索大亲本河蟹养殖技术,并与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合作,在河蟹良种良法创新养殖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许多养殖经验和成果。现将2020年的大亲本河蟹高效养殖试验示范模式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龙后军的河蟹养殖基地。2.试验池塘情况主养塘16亩,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15亩。主养塘为平底塘,大缓坡,池深1.8米,池中间有一中间埂,中间埂两边与主塘埂边有10米的通道,呈东西向,两头通道各架设1.5千瓦四叶水车式增氧机1台。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深1.5米,四周环沟型蟹塘,池底架3.0千瓦微孔增氧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结合江苏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招标项目《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编号:ZB2009-2)的实施,开展淡水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一、池塘1.清整池塘利用冬闲季节,将池塘中淤泥清出,干塘冻晒。清除杂草,加固塘埂,使池塘具有能保持水深度1.5~2米。池塘埂坡比为1:(2.5~3)。池塘内开挖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作为"四大淡水名鱼",因其肉嫩味美,又无细刺,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鳜鱼价格平稳,在蟹池适量套养鳜鱼,两者能和平共处,且管理方便。2019年南京市高淳区河蟹养殖面积1.5×10~4hm~2,98%以上蟹池套养鳜鱼,实践证明,每667 m~2蟹池套养5cm以上鳜鱼苗种20~30尾,利润一般在200~350元,经济效益明显。1池塘条件1.1塘口准备  相似文献   

13.
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池塘要求:水深1.2米左右,坡比1:(3~4),池中央有浅滩平台区,四周留有沟形的深水区带;进、排水口设置在池的相反塘埂上,并设置60目双层过滤拦栅网;塘埂坚实不漏水,防止河蟹打洞,能保持住池塘水位。  相似文献   

14.
<正>2014-2017年,在辽宁省营口地区利用主养商品鲤、草鱼池塘开展套养凡纳滨对虾技术研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现将主养鲤、草鱼池塘套养凡纳滨对虾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池和食用鱼饲养池套养凡纳滨对虾、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总结如下。一、环境条件池塘长方形,面积5~20亩为宜,池深≥2.0米,坡比以1∶(1.5~2.0)为宜,淤泥深度≤20厘米;池塘配备功率不低于1.5千瓦/亩的增氧机;每口池塘设置投饵机一台。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养殖池水质、产地环境符合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我们在芜湖县六郎镇石人村开展蟹池套养青虾试验,经过不断探索,取得了较高产量,经济效益也很好,目前已推广到4800多亩。现将2011年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与改造养殖池塘选择在石人村水源比较方便的养殖区。虾蟹混养的池塘改造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为主。选择试验塘2口,面积分别为2.1亩、1.8亩。池塘由低洼稻田改造而成,四周沟渠宽4米,有效蓄水深度1.2米。塘埂四周用高45厘米水泥薄板围拦,水泥板入土深15厘米,向池里呈70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一、河蟹池套养鳜鱼主要特点1.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在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水体复养指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是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一种可行的模式。2.能够增加产量和效益。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蟹池内与  相似文献   

17.
4.其他养殖模式(1)蟹池套养:河蟹池中套养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式是年底按照河蟹养殖的要求在池塘四周构建围栏,并对蟹池进行清塘和消毒。清塘后10天左右注水10~20厘米以利于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或苦草。2月份将扣蟹放养于水沟中,用围栏方式暂养。扣蟹的放养量为  相似文献   

18.
池塘青虾立体养殖是在池塘双季青虾养殖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各项技术措施并增设池中网片,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及空间,降低浅水区域相对密度,从而提高养殖产量。通过春秋双季养殖,实现亩产青虾100公斤,鱼种10公斤。一、池塘条件1-面积:成虾池5~10亩为好,虾苗培育池5~8亩,要求长方形,长宽比1∶2-5,塘埂宽度3~5米。2-土质:以壤土为好,有利塘埂的坚固、水质的肥沃,池塘不漏水。3-水深:水深在1-5米,不宜过深,有利水草生长、光合作用、溶氧补充及青虾的栖息吃食生长。4-水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使用1口30×667 m~2蟹池作为蟹池套养两茬青虾技术的试验池塘,同时选择条件相当的另外两口蟹池套养青虾的池塘作为对照池,进行不同放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选择试验池1口(1~#池),对照池2口(2~#和3~#池),3口池塘硬件条件基本相同,每口池塘水、电、  相似文献   

20.
计连泉 《科学养鱼》2005,(12):31-31
最近几年开始克氏螯虾池塘人工养殖,笔者根据对日常走访养殖户的养殖状况进行调查,结合克氏螯虾的生物学特性,认为养殖克氏螯虾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一、池塘建造与水源要求要求地势平缓,以粘性土质为佳。池塘埂宽在1.5米以上,坡比1:3,并在池塘埂中间设置高0.5米、内壁光滑钙塑板或塑料薄膜作为防逃墙。水深0.6~1.0米,水源充足无污染,同时进排水方便。为保证有足够的地方供亲虾掘穴,面积比较大的水域可在池中间构筑多道池埂,所筑之埂宽1.0米左右,高出正常水面0.20米,有一端不与池埂连接使之相通。这样,通过一个注水口即可使池水处于微循环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