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预防猪瘟疫病的发生,一些猪场或养殖户往往采取仔猪超前免疫猪瘟疫苗。有的在仔猪初生后马上免疫,有的在20日龄左右免疫,也有的采取加大剂量进行免疫。虽然取得了较好的防疫效果,但也常出现仔猪过敏现象。慢性过敏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稍喘、喜卧不起、浑身发抖。多数可以慢慢缓解。急性过敏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全身发红、体温上升、又蹦又跳、发出尖叫。  相似文献   

2.
付东阁 《新农业》2001,(7):24-25
规模化养猪场产仔量较大,要严防仔猪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仔猪猪瘟分两种,一种是新生仔猪猪瘟(或称先天性猪瘟),这种猪瘟是由于母猪的免疫水平低下,感染上了非典型猪瘟或者是母猪在怀孕期注射了猪瘟疫苗。虽然母猪本身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猪瘟症状,但它却能把猪瘟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胚胎期的仔猪,使得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胎等。新生仔猪死亡率是100%。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一起死亡率很高的仔猪疫病暴发情况。发病仔猪表现水肿病典型症状和病变,并有疑似猪瘟的病变,猪瘟兔体交互免疫试验为阳性反应;从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出1株细菌,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因而,本次暴发的仔猪疫病诊断为不典型猪瘟并发水肿病。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推行仔猪边阉割边进行猪瘟预防接种的方法时发现,接受阉割防疫的仔猪仍有成窝发生典型猪瘟的情况。如某县新安乡有6个村11窝阉割防疫猪,其中7窝66头仔猪阉割防疫后第27天、37天、49天、53天、62天各发病1窝,第52天发病两窝,共50头,经临床诊断和死后剖检均确诊为猪瘟。其余16头因提前出售未查。同县另一个乡也采取45~50日龄阉割防疫的方法,但在60~70日龄时均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结果该乡没有发生猪瘟疫情。为了验证阉割防疫的免疫效果,设计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猪瘟防疫主要是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综合防控,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但随着养殖业发展,猪瘟的流行特点及发病特征也持续改变,出现了一些较为温和或非典型的病症类型,部分毒性较低的猪瘟会引起免疫耐受,致使猪瘟防疫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了解猪瘟防疫中的问题,并针对性采取解决措施,是猪瘟有效防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一起死亡率很高的仔猪疫病暴发情况。发病仔猪表现水肿病典型症状和病变,并有疑似猪曾的病变,猪瘟兔体交互免疫试验为阳性反应。从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出1株细菌,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因而,本次暴发的仔猪疫病诊断为不典型猪瘟并发水肿瘤。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陕西某规模化猪场对当前主要疫病采取的疫苗免疫防控效果,应用ELSIA等方法对全场母猪群、公猪群及各年龄段商品猪进行了主要疫病抗体水平检测,对抗体阳性率、平均值等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优化猪场防疫策略。检测结果发现:种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在80%以上,显示当前猪瘟和口蹄疫防疫措施和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发现种公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高达67%,各阶段母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从60%~80%不等,显示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很高,野毒感染压力很大,是猪场安全运行重大风险。检测发现虽然免疫疫苗,但种猪蓝耳抗体阳性率在40%~80%之间,s/p在0.30~1.06之间,断奶后仔猪蓝耳抗体经历了全面转阴,100日龄又再次转阳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母猪群蓝耳免疫保护率低,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归零后在育肥中期猪群又接触到了病毒发生转阳,这个过程也是影响猪场育肥平稳生产关键阶段,应该提前给与预防性措施或增加仔猪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8.
1980~1981两年中,我县有392头断奶前(一般在45~60日龄断奶)仔猪发生猪瘟,占这两年猪瘟总发病头数的59.4%,影响养猪生产的发展。为控制和消灭猪瘟的流行,探索仔猪进行猪瘟防疫接种的最佳日龄,达到安全可靠的效果,我站在1980~1984年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45、52日龄哺乳仔猪进行一次接种免疫试验。试验猪免疫后,分别用猪瘟血毒攻击作保护试验,同时在生产猪中普遍进行防疫接种,结果表明,53日龄哺乳仔猪防疫接种可达到安全可靠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鞍山某猪场个别仔猪出现发病症状,经实验室病原学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非典型猪瘟,经临床治疗,使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又称为新生仔猪人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侵害2~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  相似文献   

11.
《饲料博览》2002,(11):55-55
1猪瘟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各免疫接种一次。种母猪:于产前30d免疫接种一次;或春、秋季免疫两次。仔猪:20日龄和70日龄各免疫接种一次,或超前免疫。后备种猪:产前1个月免疫一次,选留种用时再免疫一次。2猪丹毒、猪肺疫种猪:春、秋两季分别用猪丹毒和猪肺疫菌苗各免疫一次。仔猪:断奶后分别用两种疫苗接种一次,70日龄再分别用两种疫苗免疫一次。有条件的猪场可不用疫苗。3仔猪副伤寒仔猪断奶(30日龄~35日龄)口服或注射一头份仔猪副伤寒菌苗。有条件的猪场可不做免疫注射。4仔猪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对25个猪场191头疑似猪瘟病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兔体接种试验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发现仔猪猪瘟阳性检出率平均为77.4%,并呈快速上升趋势。RT-PCR法检测猪瘟快速、准确。调查显示我省猪瘟流行和发病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疫情呈蔓延和增加的趋势。对5个猪瘟污染猪场实行定期检测,淘汰带毒猪,培育健康无猪瘟带毒的种猪群和后备种猪群为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取同步防治其他疾病的猪瘟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东丰县某猪场一栋新出生仔猪陆续发病,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并且发病数迅速增加,逐渐向日龄大的哺乳仔猪扩散,最后波及部分母猪出现一过性的腹泻症状,仔猪发病和死亡较多,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非典型猪瘟,虽然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了疫情,但也造成了严重损失。1发病情况东丰县某规模养猪场,于2012年5月初,一栋分娩舍有上产床母猪42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瘟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区在较大范围内以非典型的猪瘟为主,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且以局部流行为主,母猪多呈隐性感染,部分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个别地区仍有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典型猪瘟,发病猪场不同程度上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此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进行确诊,并对猪瘟野毒进行了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猪瘟野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2月21日,我县下汤镇某猪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喘息、肌肉僵硬、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根据发病死亡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猪应激综合症,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l 发病情况 1994年该猪场从湖北某地购进仔猪121头,放养在新建的简易封闭式猪舍,猪舍周围村庄无任何疫病流行.在猪体机能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12月20日对购进仔猪用猪瘟弱毒苗和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进行免疫注射,第二天陆续发病,至24日发病78头,死亡15头,发病率64.46%,致死率19.23%,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2 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被毛逆立,体温升高达39.5℃~40.5℃,喘息,有的发呼噜音,有的咳嗽,食欲减退,便秘或拉稀,皮肤局部充血.肌肉僵硬,行走不便,重者卧地不起.有的无明显症状突然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猪瘟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猪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已遍及全世界,急性型死亡率高达80%-90%。1猪瘟发生原因①猪舍通风不好,保温、排粪、排尿设备不良,圈舍湿度大;②猪瘟病毒自然感染引起发病或造成亚临床感染;③由于疫苗效价低及不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猪体不能产生足够保护力;④母猪免疫空白;⑤胎盘感染引起胎儿、仔猪发病;⑥猪体况不良,抵抗力低;⑦防疫密度不能达到100%,造成免疫空挡;⑧猪只发病死亡后不能及时确诊,造成本病蔓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883年首次在美国发现,是严重危害国内外养猪业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一,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尽管我国成功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猪瘟疫苗,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性转为非典型性,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以及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另外,近些年曾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如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又先后报道发生了非典型猪瘟. 常熟市是苏州市的养猪大县,猪的存栏、年出栏以及母猪的存栏在苏州市名列前茅,了解猪场母猪猪瘟免疫抗体的现状,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仔猪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方非典型猪瘟病毒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广西一个发生猪瘟的猪场的10日龄仔猪中分离到一株猪瘟病毒(HCV),人工接种于45日龄未免疫的断奶仔猪及猪肾传代细胞,观察其病原性,与用猪瘟石门系强毒株进行比较,表明该毒株毒力较弱,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均不典型。说明广西存在由这种毒力较弱的毒株引起的非典型猪瘟流行。  相似文献   

19.
嵇泽纲 《新农业》2005,(8):36-36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急性猪瘟由强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病毒所致感染则不易被觉察。避免猪场发生猪瘟必须认真进行免疫。猪瘟发生的原因和免疫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猪场非典型症状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一旦发生猪瘟往往病情严重,症状明显,且经济损失严重.非典型猪瘟增多,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不典型,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病程明显延长.兴化某养殖户送检一发病仔猪,视诊无典型症状,周身皮肤只有3处指甲大小的出血斑,剖检后疑似猪瘟.用病猪血毒进行人工攻毒试验,出现和送检病猪相同临诊症状,扑杀攻毒仔猪后,剖检情况同送检病猪相似.进一步用病猪病变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和RT-PCR诊断,结果均为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