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玉米灰斑病(Cecrospora zeae-maydis TehonPaniels)又叫玉米尾孢菌叶斑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玉米10万hm2以上,为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灰斑病在恩施玉米产区发生流行,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已成为恩施地区玉米生产中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3年,恩施州植保站在恩施市  相似文献   

2.
玉米圆斑病发生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善平 《植物保护》1982,8(6):23-23
我县早在1971年发现玉米吉63自交系的果穗上有黑腐的症状。以后病情继续发展,成为配制吉单101等杂交种的主要障碍。从1979年夏开始我们对玉米圆斑病的发生、流行和防治,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 病原与症状 该病原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  相似文献   

3.
玉米圆斑病菌为害玉米果穗,引起穗腐,并可随种子传播(雷切森:《种传真菌注释名录》,1979年版)。过去陕西省未见此病,后因种植带菌杂交玉米西单三号和自交系吉63带菌种子,1977年起相继在陕北洛川、黄陵等县发生。作者利用洛川的西单三号  相似文献   

4.
玉米圆斑病在瓦房店市严重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波  王传士 《植物保护》1995,21(2):52-52
玉米圆斑病在瓦房店市严重发生瓦房店市是辽南玉米制种基地之一,1994年玉米圆斑病在我市种子田严重发生。7月25日至8月19日,在谢屯、泡崖、杨家、复州湾、三台等乡(镇)调查,该病发病株率最低22.4%,最高达89.3%,平均为43.5%。重病田果穗下...  相似文献   

5.
玉米圆斑病(HelminthosporiumcarbonumUlstrupp)是吉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通化县70年代曾有轻微发生,1998年在我县大川乡玉米制种田突然暴发,一般地块发病率1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0%。据调查,玉米圆斑病主要侵害果...  相似文献   

6.
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圆斑病是我省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吉单101杂交种亲本‘吉63’自交系果穗上发生的严重病害,它影响‘吉63’自交系的繁育和制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玉米圆斑病病原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是引起玉米圆斑病的病原菌。本研究通过对玉米生平脐蠕孢菌及其近似种的EF-1α基因(elongation factor 1α)部分序列进行比对,设计出玉米生平脐蠕孢菌的特异性引物Y-EF-F和Y-EF-R,利用该引物可以从B.zeicola中扩增出137 bp的特异片段,而其余的17个参试菌株扩增结果为阴性。灵敏度实验表明该对引物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1 pg·μL~(-1)。用B.zeicola接种玉米叶片、苞叶以及玉米粒,然后以接种发病的病组织DNA为模板,利用引物Y-EF-F和Y-EF-R进行PCR扩增,可以扩增出137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健康玉米组织DNA中未能扩增出任何条带。用B.zeicola孢子悬浮液接种大田玉米叶片,接种第3 d可以检测到未发病组织中有B.zeicola病原菌,第5 d可以看到明显的病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玉米组织中的潜伏期玉米生平脐蠕孢菌,为玉米圆斑病的快速检测,进而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玉米圆斑病于1996年在乌兰浩特市玉米制种田中突然暴发。一般地块发病株率70%左右,严重地块达100%,造成平均减产率60%以上,最高减产率达80%以上。将田间采到的“兰单LB”玉米患病的茎、苞叶、果穗经吉林农业大学华致圃教授鉴定,病原菌为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  相似文献   

9.
花生网斑病防治经济阈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研究了花生网斑病不同生育期发病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发病程度与花生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建立了该病防治经济阈值模型x=10000C+2.089PVE/0.754PVE,为经济有效地防治花生网斑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条斑型玉米圆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首次明确陕西省发生的玉米条斑型叶斑病是玉米圆斑病的一种症状类型,由玉米生离蠕孢(Bipolaris zeicola)3号生理小种引起。供试品种豫玉22、农大108、农大3138、东单7号、沈单10号、沈单16号、户单4号、新陕资1号、高农1号和陕单9号都对3号生理小种表现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不显著。此菌在PDA、PSA、OMA、CMA、WA和Czapek上均可生长,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温度为5~35℃,最适菌落生长温度为25℃。分生孢子在5~40℃均可萌发,低于5℃高于40℃萌发率极低,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孢子在pH 3~11均可萌发,萌发最适pH为5。在自来水中分生孢子可以萌发,蔗糖和葡萄糖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0—61连续二年在河北衡水施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春、夏玉米心叶末期用5% DDT 颗粒剂,不仅前期的螟虫减少了80—90%左右,穗期的螟害也适当地被控制。1次施药能减少整个春玉米生育期的虫数65—77.4%,夏玉米60—71.9%。防治效果似与玉米后期虫口密度有关。心叶期防治以在心叶末期为最理想,提早施药不能获得最高效果。心叶期防治2次与防治1次的效果没有差异。心叶末期与穗期各防治1次,收获时检查,防治效果春玉米上可达85.8—88.6%,夏玉米90.6—91%。因此,在螟害较轻的年分,防治1次即能解决大部分的螟害问题,大发生年分,可以在穗期再防治1次。试验证明不同载体、不同加工方法配制的颗粒剂、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的防治效果差异都不显著。虽然含5% DDT 或0.5—1f6的颗粒剂的残效能维持1个月以上,但由于田间植株上残存的颗粒剂损失很快,1个月后的残存量仅为12—15%,因此1次防治的效果受到限制。由于防治效果与施药时螟卵发生的情况关系不大,而心叶未期是防治最适时期,因此作者建议可以玉米生育阶段作为施药时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1977~1979连续三年在河南省浚县玉米小斑病严重流行地区进行试验。三年来均按相同的田间设计进行。采用中等感病品种洛阳白马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间隔不同时期喷施敌菌灵保护叶面,人为地造成不同程度发病,至流行终止期,各处理间有显著不同的病情差別。产量差异亦极显著。将三年试验结果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推导出二组经验回归方程:(?)=27.82-0.1368X_1-0.1435X_2……(1)及(?)=23.48-0.1368X_1-0.1435X_2……(2)此处(?)为理论产量,X_1、X_2分别为灌浆期和乳熟期的病情指数,而减产率(L%)则为:L(%)=(1-(?)/a)×100,此处a为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据分析,当玉米生育期(6月下旬至9月中旬)雨量较大,为300~365毫米,灌浆至乳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日较少、为3~6时,玉米产量较高,此种情况下,应选用常数值较大的(1)式;当玉米生育期雨量较小、为160毫米左右,灌浆至乳熟期雨日较多、为15日左右时,玉米产量较低,此种情况下,宜选用常数值较小的(2)式。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丝黑穗病是白城地区的重要病害,一般发病率为3—5%,重者高达30%以上,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其症状以正常型为主,有时出现矮化型、矮化丛生型和多分蘖型等特异症状。病株以雌穗为黑穗、雄穗为健穗及雌雄穗皆为黑穗者居多。病穗上自然脱落的厚垣孢子萌发率高,病穗内的萌发率明显降低。此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种子及土壤均可带菌传病,以土壤带菌为主,属土传病害。厚垣孢子在土壤里能存活三年,土壤带菌量越多,菌土覆盖种子越厚,发病率越高。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幼苗时间较长,从种子萌芽到四叶期最易侵染,五叶期后,侵染明显下降,八叶期后不再侵染。在幼苗叶片上接菌不能侵染致病。玉米丝黑穗病菌不能侵染高梁。高梁丝黑穗病菌能侵染玉米,但侵染率甚低。侵染玉米后的病菌,不再侵染高梁,只侵染玉米,且致病力明显增强。两菌是同一菌种的不同生理型。用来自九个省、市的丝黑穗病菌接种于不同抗性的自交系鉴定寄主,其致病力不同,陕西和新疆的致病力弱,辽宁和吉林的致病力强。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鉴定了二百余份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病性,品种间有明显差异,高抗的近于免疫,高感的发病率在90%以上。抗病性遗传规律表现为双亲高抗的,其后代亦抗,以母本的抗病性起主导作用。选百余种农药处理种子,筛选结果:个别药剂防效有高达70%以上者,但年度间效果不稳定,多数药效稳定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化学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以噻替派药膜接触成虫或用噻替派药液浸蛹均导致玉米螟雄性的显著不育。不仅可抑制亲代所产卵的孵化,而且能对子代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子代卵也不能孵化,具有遗传不育作用。作者还研制出两种田间装置,可使药膜接触成虫不育方法与性引诱技术结合应用,从而导致玉米螟自然种群中的雄性不育。这种方法将比释放大量人工饲养并经过处理的不育个体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采用药液浸蛹不育方法,须在大量人工饲养害虫的基础上进行,但操作简便,处理后便于用水冲洗去除药剂残留,也有一定实用价值。此项研究力玉米螟化学不育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微孢子虫(Nosema pyrausta)是寄生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原生动物。我们于1982~1983年在网室进行了应用微孢子虫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表明,不仅对当代虫口有抑制能力,而且对下一代虫口也有影响。一、材料和方法试验共建处理网室和空白网室各1个。每个网室面积1分地。种植“中单2号”品种玉米。处理网室在玉米心叶期(7月6日)防治第一代玉米螟。共设3个处理:1、  相似文献   

16.
 棉苗病害在我國所有植棉地區普遍發生[2,3,7,8,9,10,12],發病率一般為30-80%。每逢陰冷多雨之春,死苗常達三成,局部地區甚至被迫改種其他作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螟优势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7—1984年,通过形态鉴定、生殖隔离试验、性信息素活性反应及其化学成份分析等四种方法,明确我国玉米螟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而不是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Hubner)。亚洲玉米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半壁黑龙江至广东的广大地区,是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的大害虫。欧洲玉米螟分布于新疆(伊宁),为害玉米,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永宁)和河北(张家口、芦台)一带与亚洲玉米螟混生(仍以亚洲玉米螟为主),多寄生于苍耳和大麻。  相似文献   

18.
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通过田间接种和一些辅助试验,组建了一,二代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对有关种群数量变动的一些因子作了探讨,初步明确了影响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经过生命表分析得出,沈阳地区1990年-代亚洲玉米螟种群趋势指数(I)O 2.6666,1991年为1.6558。通过存活曲线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存活曲线属于Pearl(1928)提出的Ⅲ型曲线,表明亚洲玉米螟种群消亡的主要阶段发生在生命的早  相似文献   

19.
玉米镰刀菌茎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