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正> 为了选择代替有机氯制剂——六六六粉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新农药,辽宁省锦州市果树农场和前所果树农场1982年用敌马粉剂,对桃小食心虫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省锦州市农药厂试制的4%或6%敌马粉剂,地面撒药粉,每亩用0.5~1.0斤,药后1~2天毒杀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效果良好,杀虫率为100%。苹果园用6%敌马粉剂地面撒粉,全年撒粉三次,每株树用  相似文献   

2.
苹果是我国的第一大水果,也是山东省的主要水果。为了防止果实病虫害的侵害、提高果品外观品相,果农多数采取套袋技术,山东地区苹果套袋率在70%以上。果实套袋虽然有效阻隔了桃小食心虫的蛀果危害及农药残留污染,但是套袋成本高,果实含糖量低。通过阐述在免套袋苹果园内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性,并通过药剂试验分析,提出了在苹果园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利用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特点及规律,科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止桃小食心虫的危害,提高苹果的内在品质,帮助果农增加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9~11月果树进入生长后期,是果实的收获季节.随着果实的采收,有的病虫种类逐渐进入越冬休眠状态,但仍有一些病虫害继续发生为害,对这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仍不能放松. 一、苹果园主要病虫综合防治 1.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苹果采收前后是腐烂病全年发生的第二个高峰,应注意抓紧检查及时刮治、消毒、保护,避免重患(消毒药剂及刮治方法见苹果园3月份病虫综合防治).11月应对全园树干涂刷一遍50倍福美砷,主要涂刷主干、三大主枝基部、中心干等部位.树干涂药不仅对减少和预防冬、春季发生新病斑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还有防止旧病疤复发的作用. 2.果实病害…  相似文献   

4.
1)夏收前后病虫发生特点。①5月份是桃、杏疮痂病侵染果实的关键时期,也是后期病果率高低的决定时期。②5、6月份如多雨,桃褐腐病会发生流行。③杏疔病5月份陆续呈现症状。④山楂叶螨、桃蚜(桃赤蚜、烟蚜)、桃粉蚜(桃大尾蚜)、桃瘤头蚜(桃瘤蚜)、李短尾蚜等5月份大量繁殖,为害严重。⑤梨小食心虫1代幼虫5月上旬孵化钻蛀桃梢,2代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害桃梢和桃果,故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⑥桃蛀螟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羽化产卵,亦为防治关键期。⑦以为害桃树为主的桑白蚧(桑盾蚧)5月中下旬孵化,以为害桃树为主的日本球坚蚧和以为害杏、  相似文献   

5.
果树病虫害防治50问(1—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桃小食心虫地面怎样防治?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这种办法?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果区为害苹果、梨、桃、枣等果实的重要害虫。这种害虫以幼虫在果园土壤浅层结茧过冬,第2年春天4、5月份过冬的幼虫咬破茧皮爬出土面,爬行一段时间又在土块、石块等隐蔽的地方结茧,并在其中化蛹,从蛹中飞出成虫,交尾后产卵在果实上,变为幼虫钻到果子里为害。了解了这个习性后,人  相似文献   

6.
桃小食心虫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2代,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出土。越冬成虫7月上中旬产卵,卵期5~12天,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蛀入果内,8月上旬第一代幼虫老熟,脱果入土,做茧越冬。只有少部分脱果早的可以发生第二代。第一代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9月上旬脱果入土越冬。越冬幼虫次年出土高峰期和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与5月上旬旬平均温度、旬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高峰的预报式,和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的预报式。利用当年5月上旬旬平均温度、句雨量即可进行当年桃小食心虫防治时期的早期预报。通过防治时期的药剂筛选试验认为:越冬幼虫出土期用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用25%甲基1605粉剂(0.5~1斤/株)喷撒于树盘上,卵期用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于树冠上防治初令幼虫,经济而有效。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ingham)是苹果的重要害虫,在我省合江地区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果实受害率一般在15~20%,个别年份可达40~50%,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1)地面防治。分别于幼虫出土始期(5月上旬)和盛期(6月中旬),在距树干1m半径范围内施药,有条件的应在树盘内全面施药。每667m2用5%辛硫磷颗粒剂5~7.5kg与60kg细沙土混合均匀,撒于树冠投影范围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100kg,均匀喷于树冠下。施药后,将地面浅锄一下,使药土混匀,提高防治效果。在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高峰前,在距树干0.5~1m范围内压土6~10cm,踏实,能大大减少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量。也可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草绳在树干基部缠绑2~3圈,诱集出土幼虫入内化蛹,定期检查捕杀。2)树上防治。虫害发生严重的果园,在地面防治的基…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根颈附近地面处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3月下旬和4月上旬化蛹,4月中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产卵在桃叶背面,4月下旬至5月初幼虫孵化,从新梢嫩尖部蛀入危害,当蛀食到新梢木质部较硬的部位时,转而危害另一新梢,被害新梢顶部枯死,每虫大约危害2~3个新梢。第1次害梢高峰大约在5月上中旬,第2次大约在6月中下旬,第3次在7月中下旬。第1代和第2代主要害梢,第3代主要危害果实。8月以后危害梨及苹果果实。9月中下旬梨小食心虫出现越冬幼虫,结茧于树皮缝中。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是为害果实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桃、枣、山楂、杏、李、苹果等。近几年通过调查、试验,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有效措施。1树干绑草绳6月上旬越冬幼虫出土前数日,用草绳在树干基部缠绑3圈,诱集出土幼虫入内化蛹,然后定期检查捕杀。2地下喷撒药...  相似文献   

10.
<正> 桃小食心虫在滦平县发生严重,为了找出滦平县山地苹果园桃小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于1988—1990年,对桃小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结果表明,在滦平县山地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虫茧在树下没有集中分布的现象,而是整个树冠下数量都很多。越冬桃小幼虫出土始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为出土盛期,7月末至8月初为出土末期,越冬幼虫出土各期与是否降透雨有直接关系,如遇干旱稍后推迟;越冬幼虫出土后立即做夏茧化蛹,  相似文献   

11.
研究证明昆虫病原线虫CZ—88(Steinernema sp.)侵染桃小食心虫的适宜温度为25~30℃,土壤含水量为10%~20%。线虫用量每666.7m~21亿条,1个月以内对桃小幼虫可保持很高的致死效果。线虫对常用农药及化肥等有较强的抗性。在苹果园利用此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越冬出土幼虫优于常规农药。  相似文献   

12.
正食心虫是苹果主要果实害虫之一,常见种类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苹小食心虫。在渭北苹果产区,食心虫危害较为广泛,易成灾。现将渭北苹果园主要食心虫种类及防治技术整理如下。1主要种类1.1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1)危害症状。桃小幼虫蛀果后,在果面上留有针尖状蛀孔,孔口有白色果胶,数日后干成白色蜡粉。幼虫蛀入果实后纵横串食,最终到达果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0月份全国植保总站在大连召开了北方果树植保工作综合防治经验交流会。会上反映,苹果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及叶螨类等主要病虫的防治技术都有进展。为尽快将现有科研成果及经验应用于生产,经过座谈讨论,分别由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张慈仁、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邱同铎和陕西省果树所谌有光同志执笔,撰写了渤海湾、黄河故道及晋、陕、甘三省三个大区的苹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桃小食心虫的老熟脱果幼虫,一般是在树冠下、树干周围1.5尺范围内,1~4寸深的土壤中,作扁圆形虫茧越冬。来年春末、夏初,当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迂有降雨(山丘地砾质壤土降雨量为10毫米)时,就会由越冬茧中爬出,到地面上作纺锤形茧化蛹。再经过半月左右的时间,茧中的蛹就会羽化为成虫。羽化后的成虫,经过交尾之后,就会飞到树上,在果实上产卵,孵化为幼虫后蛀害果实。幼虫在果内发育老熟后,由果中脱出,再掉落到地面上作茧化蛹,重复前一个世代的过程。由于桃小食心虫具有以上危害特点,所以,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和老熟幼虫脱果前,在地面上撒施具有触杀作用的药剂,就能有效地杀死茧中的幼虫、出土幼虫,和初孵化的成虫。因此,搞好地面防治,就成为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夏季苹果园是病虫害发生盛期,主要病害有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主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红蜘蛛等。防治轮纹烂果病的药剂有80%大生800倍或70%甲托1200倍、50%多菌灵800倍,61%花麦特800~1000倍液。防治早期落叶病较好的药剂有:12.5%禾果利2500倍、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1∶1∶2∶200锌铜波尔多液既保叶又防烂果。防治桃小食心虫一是悬挂桃小诱芯诱杀雄虫,二是5月中下旬下雨时,树下喷洒50%辛硫磷300倍或48%乐斯本1000倍液施药后浅耙,以杀死土中或正在出土幼虫,三是卵果率达1%时,喷洒2.5%功夫3000倍或5%来福灵3000倍。…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蛀果害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苹果小食心虫,以幼虫蛀食果实,造成果实品质下降、腐烂、不堪食用等。在果园中3种食心虫常混合发生,而且幼虫暴露时期短,防治难度大。1桃小食心虫又称苹果食心虫,桃蛀果蛾,简称桃小,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幼虫主要取食苹果、海棠、沙果、梨、枣、山楂等果树果实,严重影响果实品质。1.1危害状受害果蛀入孔针眼大小,初有泪珠状果胶,干涸后呈蜡状膜。随着果实的生长,蛀入孔变成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11,(4):51-51
果树食心虫是蛀入果实内危害的蛾类幼虫的统称,主要包括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等。1人工防治越冬刮除树干粗皮;冬季清园,清扫落叶、杂草等;在幼虫危害果期至羽化前(麦收前),彻底摘净梨大食心虫虫果,这是消灭梨大食心虫的关键措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是我省苹果、梨、枣、山楂上的重要蛀果害虫,主要防治措施有。地面喷撒六六六和树上喷布有机磷等杀虫剂农药.据调查,一个百亩左右的苹果园,由于桃小食心虫为害每年地面喷撒6%六六六粉剂1000-2000斤,为防止环境污染,国内六六六已停产。因此尽快筛选出替代六六六农药,是桃小食心虫防治研究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1976年我所试用50%辛硫磷乳剂(每亩1—1.5斤)和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0斤)防治桃小越冬出土幼虫,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1983年—1984年选用山东临沂农药厂生产的32 %辛硫磷微胶囊剂)山东周村农药厂加工生产的5%二嗪农颗粒剂,山东…  相似文献   

19.
<正>桃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桃小)在陕西礼泉北部旱塬地区是苹果园主要蛀果害虫,近年在该地区石榴园危害趋于严重。我们于2010—2014年在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对此虫进行了发生规律观察和防治技术研究。1危害特点幼虫多由果实胴部或底部蛀入石榴果实内,果面上留有针状蛀果孔,呈黑褐色凹点,蛀  相似文献   

20.
7、8月份是果树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苹果、梨等果树进入果实膨大期,果树叶幕层已经形成,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密闭果园滋生病虫,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治,保护好叶片和果实。1七、八月果树病虫害发生特点7、8月份危害果树的病害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