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稻16号产量高、米质优,一般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两年区试点11个,有9个点较对照增产。经多重比较和品种稳定性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稳产性。2005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810.4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10%;2006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788.9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5.41%。两年平均产量799.6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76%,达极显著水平。在米泉市种子站、伊犁州农科所、温宿县种子管理站、塔河种业试验站和莎车农技中心的5个试点上都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适应度达100%。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垦育29号优质、高产、抗稻瘟病,一般产量600 kg/667 m^2以上。两年区试点10个,有6个点增产,1点平产,3点减产,2004~2005年两年平均产量579.0 kg/667 m^2,较对照增产3.10%,达显著水平。适宜在长城以南河北稻区做一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香型水稻新品种新稻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稻17号(香稻)产量高、米质优,一般产量700kg/667m2以上,而且具有很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两年区试点11个,有10个点比对照增产。经(Duncan`s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品种稳定性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稳产性。2005、2006年两年平均产量736.15kg/667m2,较对照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通过C.S.lin分析,在区试上都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杂交早粳辽优4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优4418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以辽4A和特异优质恢复系C418测配选育而成。通过近年的生产实践表明 ,该组合具有穗粒优势明显、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该组合1994~1995两年北方杂粳区试平均每667m2 产量498kg,比对照黎优57及辽粳326增产18.4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继续参加全国北方水稻品种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721.5kg,较对照秋光增产15.4% ,达极显著水平。1998~1999两年区试平均每667m2 产量682.5kg,较对照秋光增产7.4%。从生产示范结果看 ,2000年北方6个点平均每667…  相似文献   

5.
2016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16年我国水稻品种的审定情况及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92个次(有13个品种通过两个及以上省份审定),其中,籼型常规稻3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137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66个、粳型常规稻87个、粳型杂交稻25个(其中19个为籼粳杂交稻)、 不育系41个.区试平均产量籼型常规稻为501.3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3.86%;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92.5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46%;籼型三系杂交稻为552.9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16%;粳型常规稻为624.9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7.48%;粳型杂交稻为651.9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8.91%.品种品质表现是粳稻好于籼稻,常规稻好于杂交稻,优质达标率粳稻为51.79%、籼稻为43.95%,常规稻为56.91%、杂交水稻为41.77%.并列举了一些对单个病害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种植规格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甘蔗机械作业的种植行距与产量的关系,柳州市蔗糖生产办公室与柳江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进行了不同行距甘蔗种植简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30era的甘蔗产量最高,达8220.0kg/667m2,分别比行距90cm、100cm的甘蔗增产530.0kg/667m2、369.6kg/667m2;行距120cm的甘蔗产量为8060.5kg/667m2,分别比行距90cm、100cm的甘蔗增产370.5kg/667m2、270.1kg/667m2.  相似文献   

7.
2014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4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69个次(有5个品种在2个省份省审定),其中,籼型三系杂交稻185个、籼型两系杂交稻94个、籼型常规稻36个、粳型三系杂交稻17个、粳型常规稻122个;籼型三系杂交稻区试平均产量为543.45 kg/667m2、比对照增产5.56%,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57.8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95%,籼型常规稻为479.0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83%,粳型杂交稻为617.9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16%,粳型常规稻为612.8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45%;粳稻品种品质要明显好于籼稻,常规稻要明显好于杂交稻,粳稻品质优质达标率为63.31%、籼稻为39.38%,常规稻为61.39%、杂交稻为38.87%。病虫害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不多,但有些品种对单个病害的抗性表现较突出。  相似文献   

8.
两优37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37S与R1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在武夷山市的武夷、洋庄乡等地试种,2007年在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点。1产量表现根据两优3773的生育期特点,它能充分利用武夷山市北片三大乡镇稻田的光温条件,2006年在武夷山市洋庄乡设3个示范点:其中洋庄村示范0·15hm2,平均产量612·0 kg/667m2,比汕优63增69·4kg/667m2,增产12·8%;大安村示范0·14 hm2,平均产量542·6 kg/667m2,比汕优63增48·0 kg/667m2,增产9·7%;东村…  相似文献   

9.
桂丰2号是广西水稻研究所从IR60830 -110 -3 -3 -1中系统选育出的早籼中熟优质稻新品种 ,2000~2002年经区试及多点试种 ,表现出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米质优、适应广等特点 ,深受群众欢迎。2001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9年晚季品系比较试验 ,折单产437.1kg/667m2,比对照七桂占增产6.22% ;2000年晚季品系试验单产465.0kg/667m2,比对照七桂占增产0.54 % ,同年晚季大田繁殖 ,平均单产436.6kg/667m2。2001年参加广西优质稻组区试 ,早季平均单产为391.60kg/667m2,比对照七桂占略减产1.8% ,减产不显著 ;晚季续…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试验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深施肥具有肥效长、肥料利用率高、省工节本等特点,它对水稻生产具有增产增效的作用。2018年,高邮市开展了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法对水稻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的A1处理产量最高,为68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8 kg/667 m2,其次A2处理,产量为668.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9 kg/667 m2。另外,从生产效益上看,侧深施肥处理A1收益最高,达1 188.5元/667 m2,比对照增加88.6元/667 m2,其次为处理A2,效益达1 146.3元/667 m2,比对照增加46.4元/667 m2,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灌溉条件下早熟马铃薯施钾肥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白银区耕灌灰钙土在无氮肥配合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对早熟马铃薯产量效果不明显,在N15的条件下随着钾素水平的不断递增,增产效果趋于明显,当K2O的投入量为12 25kg/667m2时,鲜薯产量达到最高,为2600kg/667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8 7kg/667m2,对应的鲜薯产量为258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特优17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龙恢17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耐肥抗倒等优点,适合龙岩市作晚稻推广种植。经过2004-2006年连续3 a的系统观察实践,现将特优17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整理如下。1产量表现2003年特优17在龙岩、上杭、武平3个(点)三重复品比试验,平均产量516·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66%;2004年龙岩市5个县(区)8点个试种,增产点数达100%,单产456·5~553·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1%~15·06%。2004年晚…  相似文献   

13.
黄腐酸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马铃薯》2016,(1):25-30
为研究嘉有黄腐酸在马铃薯增产提质方面的应用效果,2015年应用嘉有黄腐酸在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内蒙古马铃薯基地5个不同种植圈进行田间试验。在希森32号圈中耕培土时增施嘉有皇辅天黄腐酸生物有机肥20 kg/667m2,马铃薯商品薯率达84.02%,较对照增加11.01%;在希森7,12,13和25号圈增施嘉有黄腐酸肥料,马铃薯产量较对照增加15.60%~22.77%,其中,在12号圈底肥时施用嘉有掺混肥料(12-18-15)80 kg/667m2、中耕培土时施用嘉有生命源黄腐酸水溶肥料20 kg/667m2和在25号圈底肥时增施嘉有皇辅天黄腐酸营养液12.5 kg/667m2两个处理增产效果最好,马铃薯产量分别为3 420和3 154 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634和557 kg/667m2,增产率为22.77%和21.43%。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可以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4.
Ⅱ优航2号(Ⅱ-32A×航2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Ⅱ优航2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2·3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570·5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9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69%。200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音头村连片种植7 hm2,经专家验收,平均干谷产量763·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2%。2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5.
新稻13号(红米)米质优,而且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两年区域试验点10个,其中有4个点较对照增产4.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3.1 kg/667 m~2,在区试上都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13,(4):125-128
永胜县于2005年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配套技术。至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许多品种都获得了高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高产突破,海拔1 100 m的涛源创下水稻单产1 287 kg/667 m2的世界高产纪录;海拔14 00 m的期纳创下水稻历史最高单产1 077 kg/667 m2,百亩连片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两次超1 000 kg/667 m2。2009-2011年永胜县累计推广该技术2.38万hm2,每667 m2产量平均697.7 kg,比常规栽培增102.1 kg,增17.15%,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5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87个次(有7个品种通过2个及以上省份审定),其中,籼型常规稻34个、籼型两系杂交稻105个、籼型三系杂交稻209个、粳型常规稻101个、粳型杂交稻19个、不育系18个;区试平均产量籼型常规稻为466.44kg667 m2、比对照增产5.54%,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75.40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46%,籼型三系杂交稻为547.8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39%,粳型常规稻为622.8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71%,粳型杂交稻为661.6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40%;品种优质达标率粳稻为74.17%、籼稻为34.93%、常规稻为69.92%、杂交稻为35.09%,其中,籼型常规稻为45.45%、籼型三系杂交稻为32.32%、籼型两系杂交稻为36.45%、粳型常规稻为78.00%、粳型杂交稻为55.00%.可见,粳稻品种品质要明显好于籼稻,常规稻要明显好于杂交稻.虽然对多个病虫害综合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不多,但有些品种对单个病害的抗性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品种中有些品种同时品质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再生利用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重视。1999年龙泉市推广面积1000hm2,主栽品种汕优669、协优63、优63、优92等,平均单产797kg/667m2,示范方面积71.5hm2,平均产量846kg/667m2,超吨粮田块有6个,最高产量达1111kg/667m2,再生季超400kg/667m2田块有3个,超450kg/667m2田块1个。从生产情况看,杂交稻再生利用高产技术,已趋成熟,只要技术到位,全年每667m2产量超“吨粮”已能够实现。现将该技术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  相似文献   

19.
脲胺氮肥在水稻上应用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施用脲铵氮肥和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脲铵氮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减少氮肥在水田的硝化和反硝化损失,从而提高氮肥的吸收率。施脲铵氮肥产量658 kg/667 m2,此常规施肥区增产56 kg/667 m2,增产9.3%。  相似文献   

20.
我于 1 996年底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优质高产早粳稻新品种长白 9号 ,经过了 3年的试种、示范 ,1 999年 7月县科委组织验收 ,认为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是早籼稻结构调整理想品种。一、产量表现1 997年试种单产 333.5 kg/667m2 ,1 998年试验单产 398.5 kg/667m2 ,比对照品种早籼 1 4增产5.9% ,每 667m2 纯收入增加 1 67.9元 ;1 999年参加早粳稻比较试验单产 30 3 kg/667m2 ,比对照品种浙辐 7号增产 5.1 2 % ,每 667m2 增收 1 0 5.4元。平均单产达 40 0 kg/667m2 ,最高可达 450~ 50 0 kg/667m2。二、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