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林西西拉木伦河北岸沙地的现状与治理模式徐贵峰林西县位于西拉木伦河北岸,沿河分布着40多公里长的沙带,南北宽西侧1~2公里,东侧8~9公里,总面积为15.6万亩。沙地北侧还有5~7万亩的土地面临着沙化的威胁。一、分布现状沙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侧均为...  相似文献   

2.
全国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约有70%分布在我盟范围内,面积达469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5%。其中固定沙地面积为2420万亩占沙地面积的51.6%;半固定沙地面积为1561万亩占沙地面积的33.3%;流沙面积为709万亩占沙地面积的15.1%,在干旱的年份流沙面积还有增加的趋势。这些沙  相似文献   

3.
沙地开发大有可为杨占明,周景惠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端,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沙地面积812万亩,占全旗总上地面积的45.6%,其中固定沙地227万亩,半固定沙地313万亩,流动沙地272万亩。“八百里瀚海”远在辽代,还是“八百里松海...  相似文献   

4.
哲里木盟现有沙地4690万亩,约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52.5%,其中流动沙地709万亩,半固定沙地1561万亩,固定沙地2420万亩。解放后为加快沙漠绿化步伐,他们曾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加上乱垦滥牧,  相似文献   

5.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将建设1500万亩樟子松基地。目前,市林业局已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赤峰市樟子松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利用14年时间,在12个旗(县、区)完成1500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任务。其中“十二五”期间完成400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500万亩,“十四五”期间完成600万亩。规划治理区主要分布在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和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沿岸阶地、山地丘陵区及现有低效、低质林地。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自1994年以来,由于气候干旱和人为活动增多等因素,沙地边缘不断向外扩展,沙地内部活化严重。沙地吞噬草原,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草原沙化问题已经成为呼伦贝尔生态安全的心腹大患,加快治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921.2万亩,占牧区6个旗市区土地总面积的15.3%。其中,流动沙地面积13.3万亩,半固定沙地86.9万亩,固定沙地1201.3万亩,露沙地619.7万亩。另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650.2万亩。  相似文献   

7.
沙漠     
我国沙漠总面积约十六亿三千多万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绝大部分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六个省(区)。沙漠按其植物复盖程度可分为: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地植物复盖度在60%以上,可作为牧场。半流动沙地植物复盖度在30%—50%之间,其中仍有流沙在移动,如不实行对沙育草或利用不当时,极易变为流动沙地。流动沙地没有植被或植被极少,随风移动,危害最大。在上述六省(区)中、流动沙地约四亿亩;半流动沙地约四亿一千万  相似文献   

8.
闫伟  闫亮 《内蒙古林业》2003,(10):16-16
正镶白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强烈发展区,全旗共有沙地及荒漠化土地74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9.2%,其中流动沙地150万亩,固定、半固定沙地303万亩,荒漠化土地287万亩。近年来,沙尘暴、大风、扬沙天气的频繁发生,使全旗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白旗经济发展和京津及整个三北地区的生态安全。2000年,白旗紧急启动了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在围封禁牧的基础上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三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旗共完成飞播造林面积10万亩。———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2000年,根据盟委、行署《关于切 …  相似文献   

9.
伊克昭盟造林总场九大渠分场,地处库布齐沙漠中部,属“三北”防护林工程范围。该场土地总面积27万亩左右。宜林地面积12.7万亩,固定沙地占73.6%,半固定沙地占7.9%,流沙地占15%,丘间地3.5%。自1979年建场以来,该场采取引洪淤灌  相似文献   

10.
林西县森防检疫实现一体化任中磊林西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有林面积137万亩,其中杨树人工林90万亩。近年来,林木病虫特别是分月扇舟蛾的肆虐,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为彻底消灭虫害,恢复绿色生机,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县森防站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境内分布着近万亩天然山杏林资源,经过几年的人工封育,现已有4000多亩基本成林,已获得经济效益。从1990年到现在,共产山杏核5万余公斤,给当地群众增加  相似文献   

12.
林西县把“四荒”推向市场徐凤阁林西县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中,进一步深化改革,把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及小流域治理工程使用权推向市场,向全社会进行拍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林西县现有300多万亩“四荒”没有得到治理。为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油脂的需要,我们对黑沙蒿种子进行了榨油试验。黑沙蒿属菊科半灌木,是固定、半固定沙地的优势植物,也是我区生长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沙生植物。在我区分布约500万亩,每年可采收种子100万斤。因此,研究黑沙蒿种子的利用是极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林西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林西县沙化面积191.5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在15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1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9.7%,风沙、水土流失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绿化》2006,(7):1-1
经过长期治理,我国北部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区域内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自然修复与沙化治理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科尔沁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6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20万公顷;占毛乌素沙地面积近一半的陕西榆林市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16.
<正>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4个国有林牧场、10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7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378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01.14万亩,草原面积93.65万亩,自然保护地面积79.76万亩,管护任务艰巨,管护责任重大。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护林员成为林草资源管护的重要参与者和主力军。林西县林长制办公室以护林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为主线,以林草资源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抓手,聚焦森林草原资源管护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7.
《陕西林业》2005,(3):7-8
我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延安以北的榆林地区和北部长城沿线附近。关中平原东部黄、渭、洛三河交汇地带有少量的冲积沙地分布,全省现有荒漠化土地4481.70万亩、沙化土地2151.6万亩,分别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4.5%和6.9%。  相似文献   

18.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与蒙古国南戈壁省交界,总土地面积9888万亩,其中可借助黄河水灌溉的面积只有861万亩,大面积的土地属于山旱区、沙区.巴彦淖尔市境内沙区主要由四大沙地(漠)构成,总而积为2209万亩,其中巴音温都尔沙地1533万亩、乌兰布和沙漠506万亩、套内零星沙丘130万亩、苏集沙地40万亩.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林业》2008,(7):14-15
乌珠穆沁沙地生态旅游度假村 哈布其盖沙地生态旅游度假村位于西乌旗巴拉嘎尔郭勒镇北8公里处,地处乌珠穆沁沙地主体—嘎亥额勒苏沙地腹地,总面积7.3万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巴盟针对境内宜林荒山、荒沙、荒地等宜林地分布总面积达2500万亩的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并从多方面给予扶持,实现了国家得绿、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得利的双赢。 他们在乌兰布和沙漠引入社会开发治理企业30多家,开发治理沙地160多万亩。在磴口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