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龙茶的精制,目的是剔除毛茶中的梗、片及夹杂物,经烘焙后,进一步提高其内质。精制茶厂经济效益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是靠管理和技术来取得的。提高茶叶精制正茶率则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影响乌龙茶精制正茶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诸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拣剔红碎茶中的茶梗毛筋等杂物,提高成品茶净度是红碎茶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研制出了6CSJ4型振动输送塑辊栋梗机。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的包装和贮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乌龙茶的包装 乌龙茶毛茶经筛分、风选、拣梗、干燥、匀堆等精制加工后,应具有各花色品种乌龙茶(如铁观音、佛手、水仙、肉桂等)的自然品质特征,商品茶要求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无非茶夹杂物,并按花色品种品质等级分级包装.为保证产品质量,匀堆后应及时包装.闽南乌龙茶按铁观音类、色种类和乌龙类分级包装.  相似文献   

4.
“净度”是检验成品茶品质的八项因子之一。毛茶中一般夹有不同程度的次质茶和非茶类夹杂物,次质茶有黄条、黄朴、茶梗、茶籽等;非茶类夹杂物有谷子、麦子、石灰、炭屑、砂粒等。因此,在精制过程中要将这些次质茶和非茶类夹杂物楝出剔除,提高“净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毛茶外形特征是条索紧结。壮大或粗大。毛茶中的茶梗长短直曲不一。在精制过程中,由于机械取梗的局限性,取出的茶梗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叶,这部分茶叶中,有的条索壮大或粗大,有的与梗相连,经过反复筛抖取茶,效果甚微。茶梗中之茶若能  相似文献   

6.
簸撼,又称手撼、簸筛、簸盘等,是眉茶精制加工中一项传统的手工技术,在过去手工制茶的漫长岁月里,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制茶的兴起,各种风力选别机、拣梗机、飘筛机等相继涌现,并且性能又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于是作为手工作业的簸撼技术便日趋衰落。然而,就眉茶来说,当前机器加工的产品,仍普遍存在净度上的弊病。因此,笔者认为,适当地运用簸撼技术,用以处理局部在制品的筋、梗、片,则可有效地提高茶叶质量,尤其在提高高档眉茶的面张茶净度方面,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是福建极具特色的茶类产品,其感官品质至关重要。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检验是利用评茶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标准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优劣。本文通过审评八项因子分析探讨乌龙茶的条索、色泽、匀整度、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以提升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技术水平,对乌龙茶感官品质作出科学准确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汪德明 《中国茶叶》1992,14(2):14-15
眉茶的净度,是影响眉茶品质的重要因子,“拣去次杂,提高净度”,是眉茶精制中提高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茶机械的不断发展,眉茶精制的拣剔作业相继使用了阶梯式拣梗机、静电拣梗机和光电拣梗机等拣剔机具,这对降低手工拣剔的劳动强度、提高拣剔效率、降低眉茶精制费用  相似文献   

9.
黄竞  余志 《福建茶叶》2010,32(10):26-28
膳食纤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物质,目前茶叶膳食纤维开发利用不高。本文以不同品种的乌龙茶茶叶或茶梗为原料,通过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并研究其理化特性,结果证明从乌龙茶茶梗与茶末中提取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持水力,溶胀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合水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开和吸脂能力方面的差异则更多来自茶叶品种因素。从乌龙茶茶梗或茶末中提取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应用具备可行性,这对乌龙茶的综合利用,提升产业价值,减小浪费和环境污染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茶叶的拣梗作业是茶叶精制加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精制茶厂中的一个突出矛盾,特别是眉茶拣梗,尽管运用了多种方式综合拣梗,但仍达不到产品要求的净度,需要人工手拣辅助。其原因:有机器的性能问题,也有拣梗工艺的处理问题。特别要静电拣梗,工艺处理很重要,同样的一台机器由于拣梗的工艺处理不同,拣梗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提高拣梗机的效果不仅仅要研究拣梗机的结构、原理,同时也要研究每一种拣梗机的拣梗工艺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精制眉茶产品包括特珍、珍眉、雨茶、秀眉等花色,各花色等级的品质规格——外形的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和叶底的嫩度、色泽等都各有严格的要求。同样的毛茶原料,因精制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等的不同,精制眉茶的质量和制率所反映的经济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如何提高精制眉茶的质量和制率是值得摸索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本人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拣梗是茶叶精制加工的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及精制率。目前使用的拣梗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将长梗从条形茶中分离出来,困难更大,因此,研究和探讨新的拣梗形式是非常必要的。网跳式拣梗机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开辟了毛茶取梗新途径,同时还可用于特种茶类(乌龙茶等)的拣梗。现将网跳式拣梗机的设计依据及工作原理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六月初,省茶叶公司邀请茶叶专家和有关茶厂技术人员座谈制茶工艺改革问题,要求把制茶工艺改“简”,加工生产改“快”。通过座谈进一步明确了工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会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要简化工艺,必须结合改革产品,把产品外形适当放大放长,净度要求也适当放宽;另一种意见是不能放,特别是净度不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精制即乌龙毛茶再加工过程,其目的是整理形态,划分等级,剔除劣异,提高净度,适度于燥,提高香气,减少水份。缩减体积,便于贮运。经过拼配,调剂品质,统一规格,以达到外形整齐、美观、纯净、内质一致,使它符合各级商品规格茶的要求,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乌龙茶(建瓯茶厂)精制工艺流程如下:毛茶─筛分─拣剔─(机拣─手拣)─复火─匀堆─装箱─成品一、首先应做好进厂毛茶的验收定级归堆工作乌龙茶评定等级是以内质香气、滋味为主,结合外形条索、色泽、净度,并参考历年定级标准来确定等级归堆,定级过程是对原料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5.
李晋瑜 《福建茶叶》2014,36(6):45-4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乌龙茶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异物、农残、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乌龙荼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乌龙茶产品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乌龙茶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从影响因数和种植加工消费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消除乌龙茶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关键要有以防为主意识,然后在种植、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建立关键控制点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来进行监管,构筑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乌龙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并指出乌龙茶产品安全质量控制管理的关键点,提出相应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乌龙茶是福建出口的乌龙茶产品的总称,包括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及以品种名称命名的福建所有乌龙茶。我省最早出口的茶叶称武夷茶,至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随着武夷茶大量出口,才有乌龙茶之名。乌龙茶名称的前身称“乌余”,又称“青茶”。“青茶”原先是指乌龙茶的在制  相似文献   

17.
红碎茶精制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碎、片、末规格划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整个工序就是围绕着“整形”和“去杂”这四个字来做。传统的精制工序是毛茶复火——平圆——风选——拣梗——复平——拼堆装箱。红碎茶精制,拣梗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净度的好坏与拣梗密切相关。在红碎茶精制过程中,如何提高拣梗的效果,是精制过程中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拣梗效果,采用毛茶平圆——风选——复火——拣梗——复平——拼堆装箱的程序更为理想。这是因为毛茶含水量愈低,拣梗效果愈好,随着毛茶含水量  相似文献   

18.
论适制乌龙茶品种的特殊性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8—1991年对17个茶树品种鲜叶进行了乌龙茶适制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制乌龙茶的品种鲜叶形态结构特征是叶片宽、梗粗、节间短、叶长/叶宽比值小、梗粗/节长比值大、叶片厚、上表皮厚和栅栏组织厚等8项性状。这些性状与乌龙茶加工工艺和成茶品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利用这8项指标,建立了乌龙茶适制性分类判别函数,经对17个品种的各类性状进行回代判别,其准确率达88.2%,因而这8项性状可作为选育和推广乌龙茶良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类,其品质要求十分重视香气,滋味的风格特征。因此,不论初制或精制工艺,始终都围绕着品质这个中心,力求生产具有明显风格的商品茶。现就安溪茶厂加工乌龙茶的精制工艺及有关技术管理,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是传统的乌龙茶泡饮方法繁锁、费时,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开拓乌龙茶新市场,使产品适应国外的消费习惯与追求快速、方便、卫生的饮食时向,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为乌龙茶的袋泡茶、速溶茶、浓缩茶等提供优质的原料,于是颗粒状的乌龙茶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