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赵银兵  倪忠云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66-6769
城市形态反映城市功能结构特征,对研究城市演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1978、1988、1997和2009年的四期遥感图像,解译成都市主城区和邻近郊县的边界,求取长轴、短轴、周长、面积、延伸率、形状比和紧凑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978~2009年,城区面积年均增长7.49%;长轴的主体方位为东北—西南方向,短轴的主体方向为近东西向;城区重心围绕天府广场运动,表现出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城区延伸率先降后升,形状比先升后降,紧凑度持续升高,城市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城市形态受到自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综合驱动,由圆形扩张转变为点轴发展模式,主城区与周边区县实现了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提出当前城区具体解决用水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展望了在城区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并论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前期周密规划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海绵城市的建设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走出城区用水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云区林业发展如何适应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概述了连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云台山丰富的森林资源等有利条件,论述了依托云台山的森林资源及旅游资源等优势,开展与加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建成山海相拥的生态城市,以不断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城市与林业互动发展的必要性、特殊作用及建好城市森林公园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葡萄、沙棘、醋栗、榛子等野果及其加工产品开始在城区应市,受到了城镇居民的欢迎,成为城市果摊上的一道风景线。专家们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适度开发野生果树及其加工产品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会师地,也是我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但是相比较中国其他三个红色基地——延安、韶山、庐山,会宁旅游还没有真正的开发起来。作者在跟随导师做会宁旅游规划的情况下,对会宁如何开发旅游进行了反思,在运用RMP分析的基础上,对会宁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提出了会宁旅游不仅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并且要对其金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园林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桐柏县充分利用"山、水、林、城"等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不断完善城区规划建设,加大城区绿化建设力度,加强城区景观保护,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改善严重损害园林城市绿化形象等不法行为,有效保护县城园林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10-112
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既关系到城市的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也关系到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的布局。本文以新疆阿图什市为例,重点讨论本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当前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市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城区滨水区的建设,更应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使滨水区具有防洪与景观功能、游乐运动功能、生态环境功能、以展现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渊源与发展文化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张家界市的整体旅游效能。本文对张家界市城区滨水区水体处理,亲水设计,岸线的生态化、文脉、照明处理与商业生态开发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对张家界城区滨水旅游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州市林分质量差、林种结构不合理和龄组比例不协调等城市森林现状,阐述了广州市城市森林体系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构建了广州市内环、中环和外环分项规划框架,重点讨论了市域林带(包括主干道绿化带、市域生态廊道、市域滨水林带)和城市林区(包括生态景观林区、水源涵养林区、商品林区)、城区花园式单位、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来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3):186-188,195
从荆州城的现状出发,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对其旅游特色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区具体景点的建设以及城市色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郑州商业的发展一年比一年火。尤其是众多大型商业项目的纷纷上马,更是把商业的开发推向新的高潮,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专业类商业项目开始在郑州城市周边安营扎寨,向城区的东南西北及边缘挺进,使边缘地区成为众多开发商开发的重点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刘智 《北京农业》2013,(27):58-59
陕西省榆林市大墩山森林公园总规划面积789 hm2,园内植物资源丰富,它的建成对提升榆林城市品味,丰富市民悠闲生活,建设生态榆阳、绿色榆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东沙生态公园东西相应,成为榆林城区最亮丽的风景线。基于此,就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剖析,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对森林公园建设乃至其它生态公园建设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祖兴  费丹 《新农村》2014,(2):14-15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系到基层政权巩固,关系到产城融合创新型城区建设,关系到全区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向智慧硅谷提升的新阶段。这种新经济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当前应通过村级留用地有效开发和依法民主管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炎焱  赵梅 《新农村》2008,(11):2-3
1.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背景与概况 近年来,杭州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推进很快。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用地的扩张,促进了城市用地向郊区延伸,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其边缘地区价值的提升。不少郊区农村通过自办或引进非农产业而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迅速走向城市化,经济收益增长很快,村容村貌迅速改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党代会建设“四个潍坊”的要求和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的安排部署,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区,依托中心城区城市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着重在统筹城乡规划、发展生态旅游业、整合绿地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有力地提升了生态奎文建设水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1%,充分彰显了中心城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武都城区向西发展,将钟楼滩列为新城区。通过分析计量流量和过洪能力,为新城区堤路结合护岸工程确定安全标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应对策略,确保新城区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17.
徐化国  左兴俊  石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67-8269,8329
对临沂城区滨河旅游带的开发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针对城区滨河旅游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了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临沂城区滨河旅游带开发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雅安市桃花山生态观光农业园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洁  鲁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26-8728
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雅安市桃花山生态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中的优势和劣势、外部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桃花山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建设扩张与生态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0年来合肥市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以景观指数为基础解析1995—2016年合肥市景观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反映建设用地与耕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的景观梯度及其动态度,研究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年来合肥市城市化进程致使建设用地面积增加85.68%,超过18.41%耕地流失,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形状复杂化,城市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增加。近20年间城区以旧城区为中心持续向四周扩展,2005年之前主要往西南方向扩展,对其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2005年之后南部、北部扩展幅度较大,南、北部郊区的快速建设影响着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0年之后外围城镇扩展速度增加,致使城区外围生态环境稳定性下降。城市扩张致使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持续增加,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城市建设与生态平衡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从栅格尺度进行评价,探索中心城区这一特定土地利用空间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以丰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确定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呈从已有建成区、主干道沿线以及未来城市规划区向外递减的圈层结构;影响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应以经济适宜性为主,兼顾生态适宜性,其中建成区邻域密度、道路密度和城市规划区邻域密度是影响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总体格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空间格局经验证与杭州市城市开发进程相吻合,可以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优化布局与结构调整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