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日益突出,客户关系管理也日趋重要,而运用柔性销售模式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探讨了客户关系管理与柔性销售模式的相互关系;介绍了柔性销售模式的4个阶段;总结了客户关系管理与柔性销售模式结合应用的流程;分析了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柔性销售模式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致力于在管理创新实践中构建全员创新模式,培育"大创新"思维,通过充分发挥全员创新和改善作用,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涌现出了大批管理创新成果,大幅提升了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为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保护创新动力源主要措施。营造宽松的、开放的、柔性的组织环境,鼓励创新,促使员工拓宽思路。倡导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效率是企业驱动力的不竭源泉.2020年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抢抓市县一体化管理变革机遇,聚焦队伍管理的难点、痛点和关键点,以"刀刃向内、自我变革"的决心勇气,主动破解结构性缺员难题,构建"多维激励、柔性补缺、协作共赢"管理机制,变"缺员劣势"为"质效优势",走出了一条提质增效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打响柔性交直流配电网项目工程"双响炮"。2018年12月26日,张北柔性变电站及交直流配电网科技示范工程完成全部试验和试运行考验,国家电网基于柔性变电站的交直流配电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示范工程原创性地提出了融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柔性变电站概念,赋予了变电站全新的功能形态,推动了  相似文献   

5.
正柔性直流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国际上也称为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新型直流输电(HVDC Plus),国内将其命名为"柔性直流输电"。"柔性"一词来源于英文Flexible,表示应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为电网提供灵活的控制手段。柔性直流技术以电压源换流器、自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具有响应速度快、可控性  相似文献   

6.
<正>国网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坚持"文化管心、文化育人、文化兴企"理念,注重把国网卓越企业文化和绍兴地域特色融会贯通,把文化柔性融入与制度刚性管理有机结合,切实将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电网建设、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党群管理等中心工作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下沉,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进基层、进班组、进一线"活动,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1文以明之,巧辟阵地宣贯开办"大明讲堂"。整合原有教育培训资源,推出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刚性治理"的开展,也需要"柔性治理"的保障.乡村社会"柔性治理"具有现实必要性和价值合理性,其对于克服乡村社会"刚性治理"的弊端、彰显乡村社...  相似文献   

8.
正电热暖手器俗称"电暖宝",常见的有固体集热缓慢释放型和容器内液体升温型,前者俗称"硬壳暖手器",后者俗称"柔性暖手器"。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柔性暖手器"。抽样检查:四成"电暖宝"存在安全隐患前不久,江苏省工商质监局发布的抽检报告显示,市场上"电暖宝"合格率只有33.9%。抽查发现,一些生产"电暖宝"的厂家,由于尽量压低生产成本和降低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Deform-X柔性铰链,利用微积分的思想分析了其等效刚度,推导了Deform-X柔性铰链弯扭耦合等效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一组实例的理论分析和ABAQUS仿真分析,验证了Deform-X柔性铰链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选取外形尺寸相同的X型柔性铰链与Deform-X柔性铰链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在相同转矩作用下,Deform-X柔性铰链弯曲变形转角约为X型柔性铰链的3倍。分别对X型柔性铰链和Deform-X柔性铰链进行了弯曲失效分析,结果表明Deform-X柔性铰链的可使用范围大于X型柔性铰链。设计了基于Deform-X柔性铰链的平面折展四杆机构的实物模型,通过实物测试和仿真分析表明Deform-X柔性铰链能够实现预期变形。最后,对尺寸相同的基于X型柔性铰链的四杆机构和基于Deform-X柔性铰链的四杆机构在相同力矩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eform-X柔性铰链的四杆机构变形更大。  相似文献   

10.
动态     
《农电管理》2012,(10):6-7
福建省电力公司完成首例电缆完全不停电试点现场作业8月23日,厦门电业局在10千伏电缆迁改检修工程中,成功实施了电缆完全不停电现场作业,避免了对299个用户停电。该作业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全国尚属首次。"此次作业方法是通过利用柔性电缆把环网柜备用柜和开关站备用柜联络起来作为旁路替代原联络电缆运行,再完成对原电缆检修后恢复运行,并拆除旁路柔性电缆。"  相似文献   

11.
知识贡献是包括知识共享在内的各种知识活动的基础,企业通过各种柔性雇佣方式大量获取外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现状迫使研究者们有必要跨越组织边界,对柔性雇佣的外部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知识贡献给予关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企业柔性雇佣的外部知识型员工知识贡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外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年限、与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程度、互信程度、情感程度和认知程度是影响他们知识贡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套上绝缘手套,将充电桩的接头插入公交车电池接口进行柔性充电,只需要10—20 min,一辆公交车立刻又能"精力充沛"地重新出发,这一幕出现在日前正式启用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郊边公交充电停保场(简称"郊边停保场")内。郊边停保场应用了国际先进的柔性充电堆技术,与普通充电桩充电时间相比,充电时间可缩短2/3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气动柔性关节易发生气体泄漏、失压等安全问题,设计了使用多个气囊驱动的安全柔性关节,从而提高了气动柔性关节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安全柔性关节的静态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并且设计了具有2个安全柔性关节的机器人单根手指.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grangian方程和转子非线性扭簧模型,建立柔性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假设模态法将物理坐标转换为模态坐标;利用ADAMS建立了虚拟样机,用于求解仅考虑杆件柔性时的运动;在Matlab中编写了Runge-Kutta算法,用于求解综合关节和杆件柔性时的运动。针对重力和驱动力作用下的垂直面摆动,给出了不同末端负载影响下的柔性关节转角和末端变形曲线;分析了关节柔性与杆件柔性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关节柔性不可忽略,关节和杆件柔性耦合作用下的末端振动小于两者的叠加,振型由关节和杆件的柔性确定,但幅值主要受驱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由柔性杆和柔性梁组成的两连杆柔性构件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此柔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柔性杆根部粘贴一只压电扭转致动器抑制柔性杆的扭转振动,在柔性梁根部粘贴一只压电弯曲致动器抑制柔性梁的弯曲振动。采用一种带有饱和环节及滤波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控后的系统是稳定的,弯扭的各阶模态均能得到有效抑制,柔性梁末端的振动位移能得到显著衰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柔性底盘的刚性化,获取柔性底盘的协调控制系统参数,研究柔性底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设计了柔性底盘试验台及其测量系统。用Pro/E软件对试验台进行三维造型,用adams/view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水平转盘角速度随驱动轮转速和正压力变化的规律。该试验台能够测量柔性底盘驱动轮的转速、偏置轴转向角及刹车力,水平转盘的转速及柔性底盘的控制响应时间,为柔性底盘控制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伪刚体模型和拟柔性模型对双自由度全柔性五杆机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完全分布柔度全柔性五杆机构的伪刚体模型和拟柔性模型,推导出外载荷与位移关系的一般公式.设计了一微型对称全柔性五杆机构,利用刚性五杆机构几何关系和迭代程序,给出了该机构拟柔性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同时用ANSYS对该实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拟柔性模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不完全分布柔度全柔性机构拟柔性模型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完全分布柔度全柔性机构是介于具有集中柔度和分布柔度之间的一类全柔性机构,根据这类机构的特点,在伪刚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拟柔性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直梁型柔性铰链与构件的拟柔性模型,同时定义了拟柔性模型的外载荷力比值系数μF和模型的修正系数μλ.给出了一组实例的拟柔性模型计算结果,通过该组实例的实验测试以及对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首次成功实现四端联网方式带电运行,这标志着世界首个四端柔性直流环形电网组网成功,规模级"纯"新能源动态送出和消纳的关键技术得到验证。位于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目前张家口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330.98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来,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坚持"文化管心、文化育人、文化兴企"理念,注重把国网卓越企业文化和绍兴地域特色融会贯通,把文化柔性融入与制度刚性管理有机结合,切实将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电网建设、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党群管理等中心工作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下沉,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进基层、进班组、进一线活动,立足基层细胞,激活企业末梢,焕发工作生机,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进而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