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何谓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如“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就是其典型例证,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记载。《丹溪心法》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所谓“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治未病”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渐”等治疗策略,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兽医预防学有宏观层面的共识,把"治未病"理论纳入疫病防治策略中,在诊治和预防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调摄等方面,初步探讨"治未病"的内涵,以期弘扬在动物养殖和提高动物产品质量方面的意义. "治未病"思想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而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理论体系.《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学的“治未病”理论就是要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根据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中草药防止本季节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使家畜少发病或不发病,即体现了这一原则。特以猪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初步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现代化的养猪场在预防猪病时通常采用主流形式的综合防疫措施(隔离、消毒、疫苗免疫等),以上措施防治猪病当然有用,应大力提倡并严格执行,方可起到良好的防病效果。但若有针对性地辅以使用一些"土方"(中药验方)则可能产生更好的防疫效果。我国传统兽医学对防治猪病的根本方针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就是在猪未发病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猪病的发生。除在平日里做好猪群综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思想为我国传统中医之精华,其核心是维持平衡健康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病盛防危之内容,“治未病”运用于当前养殖业可用作管理理念,保健程序指针,治病方法指导,尤其是在增强免疫,改善免疫抑制方面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裕贤 《北方牧业》2010,(11):16-17
<正>一、"五屏防疫"体系介绍(一)"五屏防疫"体系来源"五屏防疫"源于中兽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含义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进一步衍化为:治未生:  相似文献   

9.
正蜂疗保健范围广泛,作用显著。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应用蜂疗对促进人们养生延年、预防保健有重要的意义。蜂疗作为"治未病"的中医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贯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环节,能够很好地防止疾病的发生。蜂疗在"治未病"领域应用十分广阔,具有很好前景。发展蜂疗事业是蜂  相似文献   

10.
“五屏防疫”源于中兽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进一步衍化为治未生,即抗应激,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易感染);治未发,即扶正以抗邪,抵御疾病感染(潜伏期);冶未成,即上工救其萌芽,异病同治、早期治疗;冶未传,即抓住时机,针对性治疗,防止邪气深入疾病。  相似文献   

11.
国医学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和“扶正祛邪”实际上与现代所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治并重)”是完全一致的。防制(治)疫病的核心就是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或者说是对于疾病侵害的抵抗力。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就是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中草药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其本身就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调节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预防是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统兽医学推崇“防未病”,即强调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实践证明:某一病禽个体在临床上无治疗价值,关键在于通过对这一个体的准确认症,找出对群体有效的防治原则、切实合理的用药指南和综合防制的得力措施。这也是与家禽临床治则的不同之处。从养鸡现场上看,预防为主的鸡病法则应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加强五大支柱体系的具体实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各养鸡场必须做好有病早治及减少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工作。前者叫“未病先防”,后者叫“既病防变”,怎样结合现场实际把鸡病临床应遵循的唯一法则落…  相似文献   

13.
谈谈中兽医的“治未病”周志刚(驻马店农业学校)中医、中兽医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早有(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相似文献   

14.
刘猛 《兽医导刊》2012,(Z1):96-97
祖国医学和兽医学历来就很重视疾病预防工作,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巳乱治未病,不治巳乱治未乱,……夫病巳成后药之,乱巳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养耕集.治牛皮风发表针法》中也说:"世之善为医者,治病当于治未病之先,不治于既病之时也。"这些说明"防  相似文献   

15.
贾梧松  刘长庆  王振 《养猪》2014,(1):134-134
在祖国传统医学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创立了“治未病”的经典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对“治未病”就有十分精辟的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可见古人在实践中早已意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黄帝内经》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近年来,中医深入开展"治未病",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治未病"的概念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还是较为模糊,有的人认为没有病(未病)怎么治?有的人则认为"治未病"就是预防医学,就是养生,其实不然。在中医古籍中有一个小故事,将"治未病"的理念作了非常形象的阐释:扁鹊见魏文侯。魏文侯问扁鹊:"你们兄弟三  相似文献   

17.
(上接第6期)根据笔者的实践体会,发生蜂病及病情轻重的原因很多,如气候变化、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降水多少、群势强弱、饲料优劣、管理好坏、自身抗病能力等等,这些致病因素相互关联。所以单以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应用综合防治效果才好。笔者的做法是:1以防为主,拒病于巢门之外未病先防,是主动出击,可拒病于巢门之外。有病才治,是被迫防御,则会被动挨打。不少蜂场重治疗,轻预防,等蜜蜂有病了,甚至病重了才去治疗。这种被动防御的做法,不但用药多,花工大,成本高,而且效果差,损失重。这种做法不可取。大量事实证明防重于…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已深刻认识到:要想养殖取得良好效益,"防未病"是关键,"治已病"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因此,抗生素成了众多养殖户防病治病的法宝。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抗生素在带给养殖户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危害。由于病原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超强毒株的不断出现而导致的抗生素滥用现象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禁抗"就被提上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2,(7):10
正"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即调养、调摄,"未病"指尚未患病的机体,同时也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后人又进一步补充"治未生、治未发、治未成、治未传"。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几年,我国某些地区动物疾病明显表现出流行与多发等态势,还有些老疫病表现出非典型化的特点。在防治动物疾病阶段,患病动物临床症状越发的复杂,不断的有感染新型病毒细菌的疾病出现,防治动物疾病也成为了确保养殖行业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环节。当前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广泛普及于防治动物疾病领域,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喜人成果。1中兽医"治未病"学说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的"治未病"思想最早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