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当地稻田水产养殖新路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04年7月3日-2004年10月9日福建省光泽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虎纹蛙稻田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试验条件 1.试验稻田 选择6丘总面积为10亩的连片单季稻田为试验稻田,编号,每丘稻田面积为560m~2-1533m~2。试验稻田的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排灌方便。试验地点交通便利,环境幽静,车辆行人少。  相似文献   

2.
<正>河蟹是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一个珍品,稻田养蟹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稻田的特点,节水节地进行水产养殖,不仅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还稳定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养殖河蟹收入。2008年宝坻区与辽宁盘锦市合作在宝坻区八门城镇进行了稻田养蟹试验,试验面积1000亩,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技术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省稻田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年间,由于诸多原因,一直停留在单产低、效益差的落后境地。直到改革开放,尤其在1983年全国稻田种色经验交流会后.得到了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稻田水产养殖才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1999年全省稻田水产养殖面积42.49万亩、产量 15935吨,分别为1983年的2倍和16.5倍,实现了养殖技术和规模的突破。 一、我省稻田养殖的特点 纵观我省稻田养殖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养殖品种面向多样 我省稻田水产养殖积极围绕市场需求,以效益为中心,在放…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泥鳅稻田高产养殖的实践经验,报道了稻田养殖泥鳅的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养殖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可供水产同仁发展稻田绿色种养技术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以传统稻田养殖为基础,将稻田粮食种植与水产养殖紧密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稳定粮食产量,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质量,将"米袋子"、 "菜篮子"、 "钱夹子"紧密结合到一起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农业部高度重视该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2011年9月,农业部渔业局和科技教育司在辽宁省盘锦市联合召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现场交流会,大力推进技术的完善和示范推广.今年又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列为2012年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的标志性活动,同时,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启动了稻田养殖技术的相关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示范推广项目,决定在全国10省(区)建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区1.25万亩.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养殖是生态渔业的一个组成部份,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综合经营方式。稻田养鳅能有效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合理的利用稻田的生态资源,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2009年我们在宝坻区康思源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这种养殖模式的探索,经济效果显著。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志平 《科学养鱼》2005,(10):26-27
为探索我县稻田水产养殖新路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04年我站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水稻虎纹蛙生态种养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稻田位于本县鸾风乡大陂村上王家组,选择6块总面积为6627米2连片单季稻田为试验田。试验田位于进水渠两侧,每  相似文献   

8.
稻田提水养殖是在稻田养殖基础上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业,稻田种植伊乐藻养殖河蟹,则是稻田提水养殖中简单易行的一种生态健康养殖。2000年以来,江苏省句容市大力推广了这种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稻田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殖黄颡鱼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有机结合,实现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实施中,积极推广稻田养殖黄颡鱼技术,取得了黄颡鱼、水稻双丰收的成绩。介绍了稻田养殖黄颡鱼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据测定,养殖泥鳅的稻田中有机质含量、有效磷、钙、镁含量均高于未养泥鳅的田块。2011年6月25日-10月25日,在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开展了稻田大鳞副泥鳅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