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周丛藻类在水质监测及净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水质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应用生态环境工程进行水质的检测与修复得到广泛应用。周丛藻类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并对水质变化极其敏感,所以在检测水质的同时检测周丛藻类的群落变化,能更全面监测水质变化;同时,因为周丛藻类的耐污性或敏感性的不同,也会对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别敏感,体现出指示作用。另外,周丛藻类对水体中的一些污染物如氮、磷及一些重金属离子等具有较好的吸附与去除作用,提示周丛藻类在水质净化中同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就对今年来周丛藻类在水质监测及净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对保护三峡水库的水环境贡献很大,在库区水体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本文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环境问题,预测了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水生花卉可以固定水中的悬浮物,其自身的生长代谢还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在水污染治理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践表明:水生花卉净化污水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大多为单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而多因素对藻类生长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藻种间的竞争研究还存在不足。笔者简要介绍了藻类的分类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详述了温度、光照、氮磷、pH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尚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以期深入了解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并为开展通过调控重要环境因素来改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体生态环境、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使用农药等化工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受到污染,其中被农药污染的湖泊占受污染湖泊比例较大,因此,全面了解湖泊的农药污染的状况及机制,对今后湖泊的生态修复十分重要。笔者简要介绍了在生活中常见的残留农药种类,综述了农药在沉积物、水、生物体当中的残留量,并总结了农药在积物-水-生物体的分配特征,简单地阐述了农药在水-沉积物-生物体的来源和生态风险。在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体的水环境农药污染,以有机氯和有机磷为主,其中有机氯污染主要来自历史使用和新近使用,且有农药污染已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明显抑制;农药在水、沉积物、水生生物体的分配特征中,以水生生物体的农药残留量最高;有部分湖泊已存在低生态风险。国内部分湖泊中存在低生态风险,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中均检测到农药残留,并已出现农药残留累积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农药在农业中担任着无比重要的角色,但是农药通过喷施、地表径流及农药工厂的废水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给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同时造成的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维护水环境的生态平衡,研究农药在水体中的污染及降解情况意义重大。本研究归纳了农药在水体中的污染情况及农药在水体中的降解途径,提出了农药在水体中降解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宅基地复垦设施袋培不同基质配方对甜瓜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宅基地复垦不宜耕土壤新建设施,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进行正常农业生产,试验采取了肥、水定量管理袋培方法。袋培基质是以草炭、蛭石、珍珠岩、农业废弃物为主要材料按比例混配成5种基质配方。研究了5种袋培基质的物理特性、pH、电导率、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微生物、酶活性对甜瓜产量及品质影响,综合试验分析筛选出适宜袋培甜瓜生长的理想基质配方,草炭∶珍珠岩∶蛭石∶农业有机废弃物比例为(1∶1∶1∶0.3)、(0.5∶1∶1∶0.4)。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向湖泊、水库、河流和鱼池等水体中排入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得有的水体深度富营养化,大大超过其自身的消纳和自然净化能力,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和产毒;而且大量藻类死亡后腐败变臭,也严重毒化和污染这些水体,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和人、畜以及农业、工业等用水困难,从而引发了广泛的生态灾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藻害。近年来,我国的藻害明显呈上升趋势,危害越来越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设法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农药水生生物风险评估的指南。这些水生生物包括生活在田地边池塘,沟渠和溪流里的鱼类,两栖类,无脊椎动物和植物。该指南文件由EFSA的植物保护产品及残留(PPR)专家小组制定,概述了评估水生生物种群(包括水生植物和藻类)对农药暴露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该风险评估计划将帮助各国和欧盟的风险评估者和决策者,确保在农药上市销售时水生生物能受到相应保护。该农药风险评估指南制定前接受了广泛的公众咨询,并考虑了各关键相关方提交的数以百计的意见。指南针对如何确定田边地表水中农药的浓度是否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短期或  相似文献   

10.
水生植物配置对水体净化和修复比单一植物效果更为显著。笔者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不同水生动植物配置对适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不同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 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望了水生植物品种筛选、 培育和构建、 周年高效水生植物净化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In the last deca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studies on water quality model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water quality models are mainly used for simulating, assessing and predicting water quality and expounding the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common models in literature such as fugacity approach, transport model of pollutants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 pollutant exposure model,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history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aquatic environmental model are summarized. The theories,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blems which are involved with in this field are analyzed. Several leading objects for study are advanced also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详细计算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和净化面积合理的配比关系,使养殖废水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分级利用和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更加合理。通过参照水生植物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和养殖鱼类的产排污系数,再结合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的一般规律,给出了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养殖池塘面积和净化池塘面积之间配比关系的计算方法。以养殖草鱼为例,通过该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以总氮的去除为例,养殖池塘和净化池塘的基本面积比为15:1;按养殖池塘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计算,一亩净化池塘可以净化7.5亩养殖池塘;按养殖鱼类的产排污系数计算,一亩净化池塘可以净化27.8亩养殖池塘。不同的养殖产量、不同的养殖品种都会影响到净化池塘和养殖池塘面积比例,通过提高净化池塘的净化能力则可以减少净化池塘的使用面积,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利用该计算方法来解释此前相关的研究实例,也证明是可行的。该计算模型的构建为今后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中降低经济成本,为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对经济效益的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改性纤维素的吸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作为天然生物基材料来源广泛,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在吸附方面的应用一直作为研究的热点。笔者介绍了纤维素基本结构,综述了纤维素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改性纤维素对水体污染物吸附能力的提高。重点从改性纤维素良好的吸附性、吸附机理以及对水体中金属离子和水体中氮磷的吸附性展开叙述。提出了改性纤维素可应用于土壤当中,以期为土壤改良、作物高产提供全面的科学解释;同时改性纤维素可与肥料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缓因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技术抑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超声波的抑藻效果,本研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进行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中藻类数量的增加,对水中藻类的组成和优势物种不产生明显作用;尤其对蓝藻和硅藻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抑藻效果在使用超声波1个月后表现最良好,但对绿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说明超声波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的增加,但对改善水质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卡特兰水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名贵兰花的水培技术,促进水培兰花的生产与消费,以兰科卡特兰为试材,从卡特兰水生根系诱导,营养液培养,筛选出水培卡特兰诱导根系的最适宜的NAA浓度和营养液配方,在培养的过程中,防治根腐烂和水藻的生成。结果表明,低浓度NAA(5mg/L)对诱导水生根系具有促进作用;KC营养液是水培卡特兰较好的营养液;加强根部通气有利于防止卡特兰根系的腐烂,在培养过程中添加2~3滴含氯霉素的滴眼液有助于防止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在草型湖泊中,水生高等植物受到湖体内高营养刺激而大量生长。虽然植物的大量生长在短时间内降低了湖体营养盐,提高了透明度,但当水生植物进入衰亡期,其残体在水力和生物的作用下腐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湖水中的富营养化状态。腐解后的植物残体会变成泥炭沉积于湖底,易使湖底升高,水位降低,加速湖泊的沼泽化进程。过多的水生植物残体极容易对水生态的平衡造成威胁,因此,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水生植物残体在湖泊中的分解机制与影响,探究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在植物残体降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为植物残体降解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鸣翠湖湿地水质评价与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避免单点位湖泊水质分析的片面性,提高湖泊水质分析的准确性,明确湖泊水质空间分布的特征,对银川市鸣翠湖利用国标水质分析检测方法,开展多点位水质综合评价,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中的反距离权重法,开展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湖泊内部不同区域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点位水质分析的结果不足以反映湖泊整体水质状况,污染物空间分布显示对水质影响较大的BOD5、CODcr、氨氮、总氮空间分布变化明显。空间分布的结果可以为湖泊水质的综合治理指明方向。因此,天然湖泊水质分析应进一步开展多点位综合评价和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养殖水体中适于净化氮磷的植物,选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等3种植物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每种植物设定生物量梯度,每5天取1次水样,测定分析养殖水体的总氮(TN)、硝酸盐(NO3 -)、亚硝酸盐(NO2 -)、氨氮(NH4 +-N)和总磷(TP)等氮磷指标,进行不同植物、生物量梯度以及试验时间对养殖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3种植物均正常生长,对养殖水体氮磷均有较好净化能力。3种植物对氮净化效果较好的时间在10~15天,对磷的净化效果较好的时间则在15~20天。凤眼莲生物量2000~2500 g/m 3,浮萍生物量150~200 g/m 3,空心菜生物量800~1600 g/m 3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最佳。3种植物均可用于养殖水体的氮磷净化,3种植物对养殖水体中TN、TP、NO3 -去除效果空心菜>浮萍>凤眼莲,对NO2 -、NH4 +-N去除效果凤眼莲>空心菜>浮萍。凤眼莲更适于养殖水体的氮磷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