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竹不同于栽树。栽竹不能指望所栽的母竹本身长大成材,而是依靠母竹蔸上的芽苞所连的竹鞭抽鞭发笋,长成新竹,蔓延成林。栽竹时,要掌握好选、挖、运、栽、管五个环节。 1.选1-2年生的母竹。因其所连的竹鞭一般都处于壮龄阶段,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具有抽鞭发笋的能力,造林成活率高。 2.挖母竹。挖母株时要注意保护鞭芽,少伤鞭根,不要猛摇竹干,以免扭伤母竹与竹鞭相连处。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挖掘小杂竹时可2—3株为1丛,带土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二年春,在我场附近山窝杉树幼林内,对毛竹进行截杆栽培试验。并与埋鞭、长杆造林对照。 经过试验,截杆造林比埋鞭、长杆造林的发笋率高,而笋长得又较粗壮。我们体会,毛竹主要靠地下鞭芽发笋成竹,鞭养竹,竹护笋。把长杆截断以后,竹鞭所贮存的营养就集中地供养鞭芽生长、发育,促成了截杆造林发笋多成林快的内部原因。从经济  相似文献   

3.
雷竹造林,以梅季6月最为适宜。一、梅季栽竹优越性1.梅季正是竹林行鞭期,挖取母竹后,竹林能立即行鞭填补空穴,当年就能恢复,不影响母竹园产量。2.成活率高,发鞭快,出笋成竹多。3.梅季栽竹,前期发的新鞭,次年就能出笋,比秋季栽竹提早一年成林。此时雨水多,湿度大,竹子生长活动旺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二年春,在我场附近山窝杉树幼林内,对毛竹进行截杆栽培试验,并与埋鞭,长杆造林对照。经过试验,截杆造林比埋鞭、长杆造林的发笋率高,而笋长得又较粗壮。我们体会,毛竹主要靠地下鞭芽发笋成竹,鞭养  相似文献   

5.
毛竹不同繁殖材料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蔸、竹鞭、无鞭母竹、有鞭母竹等繁殖材料形成林分5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有鞭母竹成活率、出笋率、长竹率、新竹生长等指标较好,但造林成本较高,竹蔸造林其次,无鞭母竹造林虽成活,但不长竹。综合考虑,选择毛竹繁殖材料的次序为有鞭母竹、竹蔸、竹鞭。而无鞭母竹不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6.
高节竹是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 竹鞭延伸生长能力强, 具有较高的鞭笋生产潜力。为评价高节竹鞭笋品质和适口性, 以毛竹鞭笋为对照, 比较两者外观形态和营养物质、呈味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毛竹鞭笋相比, 高节竹鞭笋略长, 个体质量、基径和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单宁、草酸、总酸含量明显较低, 而可食率、糖酸比和脂肪、可溶性糖含量明显较高。高节竹、毛竹鞭笋除鲜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外, 高节竹鞭笋的氨基酸总量及其它氨基酸组分的含量显著低于毛竹鞭笋, 但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组分比例显著高于毛竹鞭笋, 苦味氨基酸组分比例明显低于毛竹鞭笋。研究表明, 高节竹鞭笋较为粗大、可食率高、粗糙度低、适口性好, 质量总体优于毛竹鞭笋。  相似文献   

7.
毛竹的生长特性与竹林采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毛竹的生长特性。毛竹的茎有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即竹秆,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及工业原材料所利用的部分;地下茎即竹鞭,竹鞭的节问生有须根,竹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发笋长竹,形成竹林。竹连鞭,鞭连根,鞭生笋,笋成竹,竹养鞭。鞭、根、笋竹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湿栽竹法先挖好长1.5米、宽1米、深0.5米的植穴。穴内留2/3的松土,浇水6~8公斤,调成泥浆,拌入钙镁磷肥4.5~5公斤。然后把母竹栽入穴中央,将鞭根和竹蒲头轻埋入泥浆中,上面用1/3松土盖住,成馒头状。移笋栽竹法即只挖掘鞭笋栽竹,当年栽竹当年出笋。方法是:每年2~3月,挖取2~3年生长健壮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笋芽,留鞭长0.3~0.4米,去鞭长1~1.2米。挖掘时注意不损伤笋芽与鞭的连接处(螺丝顶),挖取后用稻草包扎。栽植方法与水湿栽竹法相同,但竹鞭入土深度要控制在25厘米以内,太深对竹笋生长发育不利。埋鞭栽竹法埋鞭栽竹主要是依靠竹鞭上的芽发育成…  相似文献   

9.
在实现“一年栽竹、三年满园、五年成林、八年取材”的小块速生丰产林试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索毛竹速生丰产的有效管理技术措施,我们进行了几项技术管理措施的试验。现将其中出笋前追施化肥对提高出笋率、成竹率的试验情况初步整理于下: 1.试验目的 根据毛竹退笋的主要原因之一系营养退所致,我们设想能否在出笋前,补充营养,即通过追施化肥的方法来提高毛竹的出笋率、成竹率。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红岩工区,山湾坡地,坡向东南,土层深1米以上,黄粘土,PH值6.5。 3.造林情况 一九六七年春造,密度每亩二十株,当年保存率为百分之七十五,目前仍年年发笋成竹,属花年林分。 4.林分结构和历年成竹情况 详见表1、2。  相似文献   

10.
为开展鞭笋高产技术研究,提高竹林总产值,对毛竹鞭笋与冬笋、春笋的笋芽萌发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和竹笋生长方向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冬笋和春笋相比,鞭笋笋芽萌发数量少、笋个体质量小,竹鞭平均直径比立竹平均胸径小4倍,且被挖出利用的鞭笋只占鞭笋总量的40.3%。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鞭笋产量低于冬笋和春笋的原因是由毛竹自身的内在特性所致。为提高鞭笋产量,应及时采挖鞭笋,促使岔鞭多发,并适时施肥,促进支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1.
4种地被观赏竹的笋期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铺地竹的发笋、退笋和高生长等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4个竹种在发笋和退笋数量上都呈现"少-多-少"的趋势,发笋数:铺地竹>菲白竹>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退笋数:鹅毛竹>铺地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成竹率: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所有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其生长曲线呈"S"型.高度: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   

12.
采用Logistic曲线经验式拟合橄榄竹的出笋规律,并对不同时期、立竹年龄、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笋量日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一快一慢”规律。由此其出笋期可划分为3个时期。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立竹年龄、不同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存在明显差异。橄榄竹适宜留笋的时期为出笋中期。适宜留笋养竹的立竹年龄以1、2年生为好。橄榄竹不同竹龄发笋能力,与毛竹差别甚大。橄榄竹发笋早,1年生竹连着的鞭可孕笋成竹,竹寿命较短。这就要求在经营管理上要有别于毛竹。橄榄竹适宜留笋养竹的土层深度16~30cm。本研究为橄榄竹制定留笋养竹保育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节竹笋用林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节竹,为我国高产优良笋用竹种,出笋力极强,产笋量高。其笋体粗大,壳薄肉厚,既可鲜食又适合加工笋罐头和笋干。黄山市徽州区引种栽培获得丰产。一、整地栽植在选择好适宜的造林地后,秋冬进行全垦整地,整地后即挖大穴,栽植穴的长边方向应保持一致,坡地上要与等高线平行。栽植时  相似文献   

14.
以低丘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和生产潜力发挥为目标,对红竹幼林主要结构因子年际变化规律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竹抽鞭发笋能力强,年际立竹量明显,以造林后第2年增加最为显著,达2309株/hm2,第3年成林投产.新竹平均胸径造林后第3年达3.54 cm;地下鞭系多分布于土壤上层20 cm区间,造林后3 a鞭系长度10 m/m2以上,平均鞭径1.75 cm.单位面积林地鞭系侧芽数随造林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多,造林后第3年较第1年增加119.4%.红竹在低丘退化红壤地生态适应性好,可规模化推广应用.造林母竹标准为2.5~3.5 cm径级的1~2 a生健康立竹,初植密度900~15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毛竹最低一盘技只有一枝的为公竹,如果是两技的则为母竹。种上公竹,虽然种活了也不会出笋,只有选好种竹,种活后才会出笋。本人认为,毛竹并没有公母之分。那么为什么种活了有的出笋,有的不出笋呢?这是因为毛竹是散生竹类,原由竹鞭上的创芽萌发出笋,然后由种竹不断提供养分而长成竹。所以种毛竹时,不仅要措竹,而且要带上一段竹鞭。通常带来鞭(鞭上芽向种竹)30厘米或去鞭(鞭上芽背向种竹)50厘米。地下竹鞭常常纵横交错,如果没有经验,很难判断哪一条鞭是所要挖掘种竹的竹鞭,如果带的不是所种之竹的竹鞭,竹鞭上的侧芽…  相似文献   

16.
自1966年以来,江阴南闸镇采用母竹和实生竹苗造林106.67hm^2。其中采用母竹造林的己满投产,最大毛竹粗43.33cm,毛竹的粗和高比实生竹苗造林的大40.00-107.69%。采用实生竹苗造林虽然立竹数多,但立竹细且矮,绝大多数不能抽产。实生竹产笋量虽多,但笋较小味偏苦。采用母竹造林,每公顷可产粗20cm以上的竹6000支以上,竹笋净收益达2190元。而实生竹苗造林仅产粗16.67cm以下  相似文献   

17.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作了发笋规律,成竹规律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发笋规律的研究包括五个方面:1.发笋季节;2.发笋部位;3.鞭、母竹年龄和发笋;4.鞭系深度和发笋;5.立竹数量与发笋。其成竹及高生长规律也分别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采用1~4年生的毛竹母竹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母竹对毛竹的造林成活率和出笋率、成竹率均有极显著影响,以2年生母竹的造林成活率和出笋率、成竹率最高,分别达93.3%、76.9%、83.7%;3年生母竹次之;1年生、4年生母竹的造林成活率和出笋率、成竹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速毛竹生产的发展,解决南竹北移的种苗问题,我场自1974年以来,进行了实生毛竹嫩竹压条育苗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如1977年5月下旬压条,8月上旬生根,11月上甸掘苗,在适宜条件下,不足1米长的嫩竹压条,可出苗21株,苗高50厘米,发鞭7条,最长20厘米。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1.圃地选择与整理:选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稀疏实生毛竹扩圃地或造林地。冬季将空地深翻松土(注意勿损伤竹鞭和竹根),翌年早春进行翻耙细整,施适量厩肥,以备压条育苗。2.压条季节和种条选择:在实生毛竹发笋期,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春、夏季压条,当年新竹生根发鞭;秋季压条,翌年的新竹才能生根成苗。在实生毛竹扩圃地或新造竹林内,选用竹丛边缘发枝低的植株上的侧枝或用新笋形成的嫩竹进行压条。  相似文献   

20.
楠竹鞭根系统与出笋、退笋、成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又叫毛竹、猫头竹、孟宗竹,是我国的主要用材竹种。它主要靠地下鞭根吸收营养、发笋、成竹。弄清其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竹鞭生长发育、出笋、退笋、成竹的规律,寻求增加发笋、减少退笋、提高成竹率和竹林产量的途径,为楠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