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人工诱发建立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氟苯尼考西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实验模型的临床症状、体质、重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苯尼考水溶性油剂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与氯霉素对质控菌ATCC25 922、试验菌O78和临床分离的72株耐氯霉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180只22日龄海兰褐蛋雏鸡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后,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氟苯尼考组(150 mg/L、100mg/L和50 mg/L)、氯霉素组(200 mg/Kg)、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每组30只,按设定剂量连续口服给药3d,统计各组的治愈率和增重.结果:表明质控菌和O78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均敏感,72株耐氯霉素临床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敏感率为68.1%;氟苯尼考高、中、低剂量组及氯霉素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90%及83.3%,而感染对照组鸡的死亡率为63.3%;各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P<0.01).结论:说明氟苯尼考对耐氯霉素的大肠杆菌仍然有较高的敏感率以及水溶性油剂对临床大肠杆菌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别以 10g/kg、5g/kg、2 5g/kg饲料高、中、低剂量添加细胞破壁中兽药健鸡散超微粉 ,以15g/kg饲料的剂量拌料添加健鸡散散剂为药物对照 ,治疗AA公雏大肠杆菌病。结果表明 ,细胞破壁中兽药健鸡散超微粉高、中剂量组、对照药物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根据临床治疗原则 ,本品临床推荐治疗量为 5g/kg饲料 ,预防量减半 ,自由采食 ,连续用药 5天为 1个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禽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临床常用西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4味中药(黄连、黄芩、金银花和板蓝根)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MIC值,探讨2种西药和4味中药联用对禽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6种药物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在8种中西药联用药物组合中,氟苯尼考/黄芩、恩诺沙星/黄连、恩诺沙星/黄芩3组药物组合联用具有相加作用,其他5组中西药物组合均呈现无关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筛选有效药物组合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
吕贵斌 《新农业》2014,(17):37-38
为研究复方郁金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疗效情况,实验中对某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病例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其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此基础上,选用复方郁金散、白头翁散、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公英散进行中药药敏实验。从中发现,复方郁金散对大肠杆菌高敏感。且用复方郁金散对患有大肠杆菌病的鸡只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一、材料1.病料疑似大肠杆菌病的鸡、小白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黄连解毒散分别制成超微粉和普通细粉,给家兔灌服,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的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吸收相半衰期(t1/2α)为1.08和1.33 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8.72和23.56 h,达峰时间(Tpeak)为1.480和1.934 h,达峰浓度(Cmax)为0.0913和0.0565 μ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和0.613 (μg•ml-1)•h。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达峰时间缩短;达峰浓度提高;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提高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连葛口服液”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连葛口服液”来治疗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病,并探索“连葛口服液”对鸡湿热泻痢证的临床防治效果.[结果]攻毒试验选用细菌培养液10-4倍稀释液,最佳剂量为0.5 ml/只.经剖检和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学鉴定确定为O1抗原型.[结论]“连葛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其疗效与氟苯尼考相当,推荐剂量为1.0 ml/kg体重.  相似文献   

8.
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氟苯尼考单药及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PAE)及对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6mg·L-1,与氯霉素相同,是甲砜霉素的2 5%;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PAE(1 45~2 07h)显著长于甲砜霉素(P<0 05),呈浓度依赖性.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呈无关作用,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值为1 5,联合时的氟苯尼考MIC值是其单独时50%.氟苯尼考以1∶2(质量比)与多西环素联合时,对鸡大肠杆菌的PAE与单药PAE的较大值相近,与相应浓度的单药相比均表现为无相关作用.氟苯尼考3种剂量(10mg·kg-1和20mg·kg-1(肌注)、30mg·kg-1(口服))、或联合用药(氟苯尼考10mg·kg-1+多西环素20mg·kg-1、氟苯尼考20mg·kg-1+多西环素40mg·kg-1(口服))5种治疗方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3 3%,76 7%,73 3%,76 7%,80 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0 0%.  相似文献   

9.
试验分别以 15g/kg、10g/kg、5g/kg饲料高、中、低剂量 ,2 5g/kg饲料为安全剂量添加细胞破壁中兽药荆防败毒散超微粉治疗海兰褐公雏传染性支气管炎与鼻炎人工混合感染 ,以荆防败毒散散剂 15g/kg饲料为药物对照 ,结果表明 ,细胞破壁中兽药荆防败毒散超微粉高、中、低剂量组临床治疗效果 (有效率分别为98%、96 %、90 % )高于对照药物组 (有效率为 86 % ) ,因此本品临床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传染性鼻炎混合感染安全高效 ,推荐剂量为 5g/kg饲料 ,自由采食 ,连用 5天。  相似文献   

10.
临床药效是兽药制剂最关键的一项研究指标。本试验采用人工诱发鸡球虫病的治疗试验来进行超微粉中兽药"鸡球虫散"的临床药效研究,试验攻虫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南昌株。试验共选取同1日龄、大小均匀伊莎小公鸡240羽,分成8组,每组3个样本,每个样本10个重复,以抗球虫指数(ACI)作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阴性对照组(不攻虫,不用药)、阳性对照组(攻虫,不用药)、细粉鸡球虫散组(1%细粉鸡球虫散拌料,约300目)、地克珠利组(5μg/g地克珠利拌料)、低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组(0.5%超微粉鸡球虫散拌料,约1 000目,下同)、高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组(1%超微粉鸡球虫散拌料)、低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地克珠利联用组(0.5%超微粉鸡球虫散+2.5μg/g地克珠利拌料)和高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地克珠利联用组(1%超微粉鸡球虫散+2.5μg/g地克珠利拌料)的ACI依次为200.00、88.73、146.45、178.28、143.99、160.82、170.31和188.04,6个用药组中,高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地克珠利联用组为显效(ACI≥180),地克珠利组、高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组和低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地克珠利联用组为有效(ACI=160~179),细粉鸡球虫散组与低剂量超微粉鸡球虫散组为低效(ACI160)。说明中兽药超微粉碎后不仅能提高其药效,而且超微粉中兽药制剂与化学兽药联用不仅能增强药效,而且降低了化学兽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及使用安全的中草药制剂产品,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特性,严格遵循中兽医医学标本兼治的防治理论,进行了中草药组方药物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兽用中草药制剂肠杆灵散对鸡大肠杆菌CVCC-245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人工感染防治试验有效率为93.85%~97.78%,应用推广试验有效率为92.37%。表明,中草药制剂肠杆灵散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筛选出体外抗鸡大肠杆菌(O78)效果较好的中药复方基础上,以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为病理模型,对该复方超微粉与普通粉制剂进行药效比较试验及进一步探讨中西药复方超微粉制剂防治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药复方超微粉高、中剂量组的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超微粉低剂量组、普通粉对照组的死亡率略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中药复方超微粉高死亡率显著低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治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普通粉对照组;(2)中西复方超微粉高(H)、中(M)、低剂量(L)组及中西复方口服液对照组的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H、M组的死亡率极显著低于盐酸环丙沙星对照组(W),治愈率、有效率均极显著高于W组。总体而言,H、M组的防治效果优于W组、中药复方超微粉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动物试验,为了探索鸡树条荚迷茎枝水煎液对小鼠血清SOD及MDA含量的影响,把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鸡树条英迷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生理盐水组、左归丸对照组,提取鸡树条荚迷茎枝水煎液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采用眼眶取血。检测小鼠体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鸡树条英迷高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显著降低。得出鸡树条荚迷茎枝水煎液能有效提高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14.
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的滤纸片法等,选取黄连、连翘、紫花地丁、黄芩和白头翁5味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连的抑菌直径为15.5 mm,抑菌活性最强;白头翁、连翘和紫花地丁次之,分别为14.0 mm、13.0 mm和12.2 mm;黄芩的抑菌活性较弱,为10.1 mm.黄连、白头翁抑菌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将180羽三黄鸡公雏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抗敌素)、超微粉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穿心莲超微粉)和普通粉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穿心莲普通粉),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通过检测28和70 d三黄鸡的抗氧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菌酶活性、白介素-2(IL-2)含量、干扰素-γ(IFN-γ)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研究穿心莲超微粉对三黄鸡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28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超微粉组和普通粉组三黄鸡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70 d,两个试验组的SOD活性提高(P0.01).28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超微粉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P0.05),法氏囊指数、IL-2含量、IFN-γ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P0.05);70 d,超微粉组的脾脏指数、IL-2含量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P0.05),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IFN-γ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穿心莲超微粉能够增强三黄鸡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芪苓超微粉对优质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768只优质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4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芪苓超微粉,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芪苓超微粉,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杆菌肽锌和6 mg/kg多粘菌素.结果表明,至饲养结束(20周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芪苓超微粉均能显著提高公鸡、母鸡体质量(P<0.05),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生产性能指标,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 >0.05);56日龄和84日龄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芪苓超微粉能显著提高试验鸡谷胱甘肽(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MDA含量(P<0.05).结果提示,芪苓超微粉能够提高优质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鸡血清中端粒酶、SOD活性与MDA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感染MDV诱发肿瘤过程中血清端粒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DV感染后第8天,临床症状和剖检可视症状出现前。血清开始出现端粒酶活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端粒酶与总SOD活性和MDA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端粒酶活性与总SOD活性变化之间呈显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为弄清病毒性肿瘤的形成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新型制剂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不同剂型、不同用法对革兰氏阴性菌所致鸡病的临床疗效。采用3日龄雏鸡人工诱发鸡白痢,接种后5小时分别对6组试验鸡给以不同剂量头孢噻呋混悬液(注射)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灌服),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同时对另3组试验鸡用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作药物治疗对照。用药后15天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为8 3%,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6 6%(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10 0%(硫酸粘杆菌素)、23 3%(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组的平均治愈率为87 75%,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0%(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76 6%(硫酸粘杆菌素)、63 3%(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冻干粉在同剂量水平比较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剂型高、中剂量组的疗效均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强力霉素治疗鸡大肠杆菌的疗效,利用患有大肠杆菌病的鸡为试验动物,强力霉素采用不同的用药剂量作为治疗药,红霉素治疗为药物对照组,感染后不投药和不感染不投药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强力霉素与红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强力霉素三种用药剂量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强力霉素可溶性粉剂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疗效比对照药物红霉素可溶性粉剂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常常混合发生。为了探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对水稻主要营养物质和两种稻飞虱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在室内测定了水稻感染SRBSDV后的主要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变化,以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取食感病稻株后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在感染SRBSDV后,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在带毒水稻上取食24 h时,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成虫体内AchE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另外,取食12 h、24 h、5 d时,褐飞虱若虫、成虫体内G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取食12 h、24 h时的白背飞虱成虫、若虫体内GST活性相比对照稍有增强但差异不显著,但5 d时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表明SRBSDV感染影响水稻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另外,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取食感病植株后,可通过调节自身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