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粱的生产现状以及高粱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高粱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高粱的育种前景及生产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高粱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高粱产业的建议,以期促进高粱育种工作及高粱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粱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盐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高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高粱耐盐性筛选鉴定方法、高粱耐盐性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提高高粱抗盐性的策略5个方面对高粱耐盐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高粱耐盐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不同淀粉类别高粱品种酿酒相关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糯、粳、半糯3种类型高粱的酿酒相关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淀粉类别高粱的吸水快慢、吸水率间均有差异,其中,吸水最快的是糯高粱,吸水慢且少的是粳高粱,半糯高粱介于糯高粱与粳高粱之间;糯高粱与粳高粱间吸水率存在显著差异;高粱的耐蒸煮性则与淀粉类别关联性不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黑龙江省高粱田几种潜在病害高粱紫斑病、高粱煤纹病、高粱紫轮病、高粱黑束病等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因素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种植户防治高粱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高粱淀粉对高粱多酚消化前后抗氧化活性及高粱多酚对高粱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水杨酸法,对高粱多酚、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消化前后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对高粱淀粉、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消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DPPH外,高粱多酚在消化前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消化后,而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小肠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消化前,且显著高于高粱多酚,此外,高粱多酚降低了高粱淀粉的消化率,使抗性淀粉、慢消化淀粉含量升高,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因此,高粱淀粉对高粱多酚具有保护作用,使更多多酚在小肠内释放并发挥生物活性,同时也降低了高粱淀粉的消化率。为开发以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为原料的功能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在泸州市高粱种植基地发现高粱芒蝇危害现象做了概述,分析了高粱芒蝇的危害和发生特点、发生原因,提出了高粱芒蝇的防治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高粱种植50%集中在东北三省,玉溪全市几乎没有种植高粱,随着玉溪以高粱为主料的酿酒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粱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从高粱在玉溪种植的适宜性、市场需求前景及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玉溪具有发展高粱种植业的较好前景.同时,分析了高粱在玉溪种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粒用高粱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粒用高粱育种应重视株型改良、培育适宜机械化的矮秆品种;对高粱倒伏问题、站秆成熟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高粱的销路是影响高粱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引起广大高粱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红缨子高粱是仁怀市主要种植农作物,在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过程中,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不断拓展,高粱病虫害问题也频繁出现,对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粱高产种植技术为核心,从高粱种植地选择及处理、高粱种子处理、高粱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高粱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方法,以期为高粱种植效益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粒用高粱育种应重视株型改良、培育适宜机械化的矮秆品种;对高粱倒伏问题、站秆成熟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高粱的销路是影响高粱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引起广大高粱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1.
高粱作为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高粱因具有抗旱、耐涝、耐贫瘠、广适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特调查研究了浙江省高粱产供销情况,分析了浙江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高粱品种选育滞后、生产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田间管理粗放、高粱产品缺乏深加工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粱优良品种选育技术攻关、提纯优质本土品种、科学引导高粱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机械应用水平、进行高粱产品多用途开发等发展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高粱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粱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海桑田的转变,高粱由主要粮食作物变为“小杂粮”。本文分析了2000-2017年世界高粱和中国高粱的生产和贸易概况,了解我国高粱生产和贸易在世界高粱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我国高粱生产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我国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江苏省白酒产业发达,是高粱消费大省,但江苏省白酒企业所需要的高粱几乎全部采购自我国东北地区,仅少数当地生产。近几年,随着高端白酒品牌的打造以及产能的扩大,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和基地建设已纳入今世缘和洋河两大酿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快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早日实现酿酒高粱完全本地化种植。本文分析了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当前江苏省高粱种植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短板,提出了江苏省缺乏满足江苏省酒企需求,适应本地区种植,自主选育的酿酒专用高粱品种,高粱生产种植规模小,管理粗放,缺乏规模化高粱生产基地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酿酒原粮的本土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优质专用酿酒高粱品种培育、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以高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分析江苏省酿酒高粱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江苏省未来酿酒高粱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当前绿色理念不断普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实施,我国的有机高粱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高粱种植发展的主要趋势,近些年来,有机高粱主要的用途是制糖、作为能源以及作为饲料。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我国有机高粱在应用方面、生产方面以及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在有些地区建立健全了将高粱作为原料实施生产加工工作,不管是高粱用于制酒还是用于制糖,都从本质上说明了人们离不开有机高粱,有机高粱在人们日常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对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高粱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高粱发展的概况,以及甘肃省高粱产业已经具备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技优势,并结合目前高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策略,产学研相结合,加大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联合攻关振兴高粱产业链;以集成技术为突破口建立现代高粱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典型效应;实行人才和育种激励机制,加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是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不育系改良应以印度高粱与南非高粱或印度高粱杂交为主,恢复系改良应以中国高粱与亨加利高粱或中国高粱杂交为主,这样可保持两亲间的遗传差异,以便配制出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高粱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高粱具有以下突出优势:①高粱高产稳产。高粱是C4植物,据专家估算,高粱每ha产量潜力高达近4万kg;②种高粱投入少、省工、效益高;③高粱抗旱性强。高粱根系非常发达,根入土深度可达1.7m以上,高粱根量几乎是玉米的2倍,高粱茎、叶表面的白色蜡粉更增强了其抗旱耐涝性;④高粱耐  相似文献   

18.
高粱渗水地膜覆盖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和露地三个处理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渗水地膜覆盖明显加快了高粱的生长发育进程,使高粱提早成熟。(2)渗水地膜覆盖促进了高粱次生根的生长,增加了高粱次生根条数;加快了高粱叶片的生长速度,使高粱的株高增长稳定。(3)渗水地膜覆盖后,增加了单株叶片数,其中下部叶片叶面积较大,使其在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大于其它两处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桃源县双季高粱连作冬季芥菜实践,介绍了高粱的栽培技术,总结了头季高粱、二季再生高梁的栽种和连作芥菜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双季高粱连作冬季芥菜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10):102-103
为促进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甘肃省高粱产业在生产与相关产业链延伸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粱生产未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链延伸受限,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政策扶持引导与市场供求关系不匹配等制约其高粱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发展订单高粱种植、加强高粱产学研结合、建设高粱良种良方示范基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