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第二次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会議的展覽室里,不仅展出了湖北省何厚成,诸几揚竟予,浙江农学院薛运风三位同志1958年創造的采茶机,而且还有新創的各种型式采茶机,南京农机所和茶叶研究所合制的三种,浙江农学院六种,安徽农学院一种,浙江余姚工业科学研究所一种。一起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不同型式的采茶机具十四个。  相似文献   

2.
《茶业通报》1990,12(3):16-22,13
我场现有茶园面积10053亩,年产茶叶1050吨,茶园面积大,茶叶采摘用工量大,常年采茶费用占鲜叶收入的30%左右,每年需支付外采工资90—100万元。近年来,随着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采茶劳力越来越紧张,导致采摘工资成倍增长,采摘质量下降。一些茶园由于茶叶不能及时采下,而减产减收。为了提高采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88年从日本进口两台V_8-NewZ_2型双人抬弧形采茶机,进行机采技术的试验研究。并于1989年5月列入蒲圻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谭广潮 《茶业通报》1990,12(1):28-28
传统的手工采茶方式沿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国外已开始使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采茶机,而在我国,由于茶园基础差,茶树群体种面积广、芽叶性状混杂,差异较大,加之采茶机械价格昂贵,除了几家大型的国营茶场使用采茶机械外,绝大部分茶区都依靠手工采茶。为了改进传统的采茶手段,浙江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王家斌同志,在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简易采茶工具——4ZCT—A型采茶铗。是由修剪刀、推叶板、支架、茶叶袋四大部分组成。工作时靠修剪刀剪取茶树上的嫩芽,由推叶板将剪取的芽叶推进固定在支架上的茶叶袋中,即完成一次采茶,重复工作达到连续采茶之目的。1988年我县引进该铗200把,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明平生 《茶业通报》1991,13(3):25-27
机械采茶是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在采茶劳力日趋紧缺,采茶质量日趋下降,采茶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采茶效率,解决因采茶劳力不足而阻碍茶叶生产发展的问题,我厂从1988年开始,对机采茶园经济效益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提高采茶工效和采摘技术,在茶叶的叶质最优良的时候,及时地采收下来,保证制茶中有良好的原料,是1959年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经验。杭州市郊西湖公社十月生产队社员们创造的双手快速采茶法,是目前提高采茶工效最好办法。1959年全市开展了一个学习双手采茶能手沈顺照的运动,有4585个青壮年妇女学会了双手采茶,采茶工效在1958年的基础上普遍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浅论机械化采茶王华宗,姚大玉,刘金根(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大量劳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采茶劳力不足,采茶成本不断增加,从而制约了茶叶的产量增加、质量...  相似文献   

7.
双手采茶是茶叶采扎上的一项革命措施,其特点是“双手并用”,改單手采为双手采,改坐采为立采,改一扫光采为分批采,多次采,从而可成倍地提高采茶效率,使茶叶做到及时采,分批采,标准采。根据今年四月上旬召开的浙江省双手采茶比巧大会采茶能手們的經驗,双手采茶的主要技术和訣窍,可概括为以下六个字。  相似文献   

8.
史生南 《茶业通报》1994,16(2):45-46
机采茶园的技术与效益研究分析史生南(安徽省农垦总公司)茶叶采摘是一项耗工多、季节性强的茶园作业,采茶用工占整个茶叶生产用工量的50%左右,采茶工资一般占鲜叶价格的35%,抓住采茶机械化这个"龙头",将会帮助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计单机采(单人采茶机采摘)、双机采(双人采茶机采摘)、手采三种采摘处理,进行两次重复,并于2010年5月7日、6月9日、6月25日、7月13日进行四次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夏秋季优质茶青采摘效率双机采单机采手采;春季采摘效益手采双机采单机采。试验针对春季茶青采摘效率与效益不成正比的现象进行三种采摘方式的配套使用研究,以提高茶园效益、指导茶叶采摘。  相似文献   

10.
介绍机械采茶的特点和与茶园管理相结合的技术,阐述建立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大力推广机械采茶技术,对发展茶叶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采茶的几点经验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采茶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采茶工效,节约劳动力,有利于发展茶园规模经营,实现全面采摘取得规模效益等,众多优点已成为茶叶科技工作者及茶叶生产经营者的共识。从1990年农业部组织全国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与推广协作组以来,至目前我国采茶机械化软硬件条件已基本成熟,采茶机械化作为茶业“四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对我国的茶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自七十年代末就开始了机械化采茶的艰辛探索之路,如今机械化采茶已形成规模,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该场机械化采茶…  相似文献   

12.
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智仁 《茶业通报》2004,26(3):120-120
为推动我县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茶叶采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年初从浙江引进落合、川崎两个厂家生产的修剪机106台、采茶机84台,在走马镇进行了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当地茶农的欢迎,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茶树机剪机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基本情况1.1机剪机采面积本次试验示范在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茶园基地和世为公司红罗沟茶园基地进行,面积共266.7hm2。1.2茶叶产量266.7hm2机采示范茶园的鲜叶总产量为2400t,平均亩产干茶150kg,比非机采茶园对照平均亩产100kg增产33%。增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我场从外地引进仿LTP锤击机、仿CTC齿辊机、芙蓉705转子机,采用LTP+CTC+705新工艺,试制红碎茶340担,一九八五年生产3200担,样茶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上海茶叶进出口分公司、安徽省茶叶公司、安农、皖南农学院、浙农大茶叶系等单位审评,符合四套样规格,品质尚好。现已与省茶叶公司等外贸单位签订了合同。  相似文献   

14.
舒国流 《茶业通报》2007,29(3):125-127
本文对岑巩县近三年来采茶工短缺状况及影响进行了直观描述,并对造成本县采茶工短缺的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岑巩茶叶应对采茶工短缺的近期策略与远期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九年茶叶生产在一九五八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跃进,茶叶产量和新辟茶园都有很大增长。大面积丰产和高额丰产茶园比一九五八年有了扩大和提高,全国亩产一百斤以上的茶园面积达一百万亩,亩产二百斤以上的茶园面积达十万余亩。群众性技术革命运动有了蓬勃发展,双手快速采茶技术已普及各茶区,学会掌握这项技术的达三十八万人,采茶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日采茶叶五十至一百斤的有六万人,日采一百斤以上的采茶能手有一万多人。  相似文献   

16.
五峯县委領导开展的采茶能手运动,很快就受到宜昌專区、省和中央各方面的重视支持。7月初宜昌地委在五峯召开茶叶現場会議后,双手采茶能手运动,在宜昌全專区形成高潮。長阳县学习推广五峯采茶先进经验后,夏茶期間星岩坪乡出現了“八仙姑”平均日采茶285斤的高記录,以后七仙女和  相似文献   

17.
茶叶生产的高速度发展必須要有高工效的采茶方法配合,实踐証明:双手快速采茶法是提高采茶效率的有效方法。我县在去年夏秋茶中学习和全面推行了双手快速采茶法,咸績显著,全县有36,874人学会和掌握了双手快速采茶法的技术,平均效率比單手采提高一倍以上,并創造了新的采茶紀录。如張清和日采551.8斤,徐爱珍日采528.4斤。她們所以創造这样新  相似文献   

18.
在本刊付印的时候,全国采茶机評比会议已在杭开幕。参加評比的各种各样采茶机达四十多种,有洋的,有土的,也有土洋結合的。除本刊原报导过的其种类型外,还出现了夾摘式等类型。这些采茶机是浙江、安徽、福建、湖北等省及中国茶研所、南京农机所等在短时間內創制的。  相似文献   

19.
《茶业通报》2006,28(2):F0002-F0002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前身为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安徽祁门建立的“农商部安徽模范茶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2005年时值建所90周年,11月26日由安徽省农科院主持,茶叶研究所主办的建所90周年纪念庆典在祁门隆重举行。前来参加庆典祝贺的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中国茶叶学会、安徽省茶业学会、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江西省茶叶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安徽茶叶科技创新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杰 《茶业通报》2007,29(4):150-152
概述了安徽茶叶科技创新成就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往复式槽体炒茶锅的发明使名优茶生产步入机械化行列,对我国名优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筛网制茶法制成的名优绿茶色泽鲜活翠绿,无与伦比;同时在茶树良种、栽培、加工、贮藏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今后,有待于在茶树种质创新、卫生质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品质的智能识别、采茶机、拣梗机及经营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