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明 《植物医生》2008,21(3):35-36
荸荠秆枯病,又称荸荠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秆枯病一旦发生,致使大面积荸荠减产,部分荸荠田块甚至绝收,降低荸荠产量及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或尽可能杜绝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于2004-2007年在镇宁县城关镇五里坪荸荠坝区,对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实施了无公害化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2.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果蔬技术站(315321)王勤海荸荠是我区的主要水生蔬菜之一,一般在立秋前移栽,前茬为早稻,属“晚水荸荠”。90年代初以来,荸荠秆枯病(Cylindrosporiumeleo-choridisLentz)...  相似文献   

3.
20.67%万兴乳油防治荸荠秆枯病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别称马蹄)是贺州市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出口创汇型蔬菜,年播种面积约4000hm^2,年出口清水马蹄灌头4.5万t。荸荠产区主要集中在鹅塘、沙田、贺街、莲塘、公会、望高等乡镇,由于连年连片种植,致使荸荠秆枯病发生呈逐年加重之态势。2002年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500hm^2,约占种植面积的90%,平均秆枯率86.94%,  相似文献   

4.
荸荠蔓枯病和荸荠螟张运胜(湖南省安乡县农技推广中心415600)荸荠,别名马蹄、地粟等。为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既是蔬菜,又是水果。荸荠病害有蔓枯病、矮黄病等;害虫有荸荠螟、蚜虫等。下面就蔓枯病和荸荠螟这两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贺州市2002年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又称马蹄,是广西名特优水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贺州市荸荠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种植3500~4000hm2,667m2产1500~2000kg,其加工品“清水马蹄”享誉国内外。荸荠秆枯病俗称马蹄瘟,是为害荸荠的1种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2500~3000hm2,秆枯率一般为20%~50%,病情指数8~15。2002年贺州市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发生面积之大,为害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全市发生面积3500hm2,秆枯率低的55.33%,高的100%,平均86.94%,病情指数低的15.53,高的达35.29,平均25.55。9月中、下旬便出现了大量的枯死、倒伏,产量损失4~5成。1发生特…  相似文献   

6.
荸荠茎点霉秆枯病菌侵染过程的超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荸荠(Eleocharis dulcis),又称马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水生蔬菜。近年来,随着荸荠在我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荸荠茎点霉秆枯病是2009年在湖北省荸荠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由Phoma bellidis侵染引起,该病在湖北省团风地区发生尤为严重,对荸荠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病害一般在8~12月发生,发病初期在荸荠茎秆上产生圆形或梭形红褐色小斑,随后病斑沿茎  相似文献   

7.
荸荠杆枯病药剂防治技术初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杆枯病 (Cycindrosporiumeleocharidislentz)是荸荠上最主要的病害。在防治上采用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方法可取得一定效果 ,但药剂防治仍是综合防治中的一种有效措施。采用多菌灵、灭病威、甲基托布津、杆枯净等药剂做试验 ,得出叶面喷雾法和浸泡加施药泥消毒处理法 ,以 4 5 %杆枯净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光新 《广西植保》2004,17(1):24-26
荸荠,又名马蹄,属莎草科水生植物,是贺州市的名特优产品之一,其加工品“清水马蹄”响誉国内外。荸荠秆枯病俗称“马蹄瘟”,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病在我市虽有发生,但不普遍,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不大,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连年种植以及肥水管理条件的改变,病情逐年  相似文献   

9.
12.5%烯唑醇防治荸荠秆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5%烯唑醇(WP)防治荸荠秆枯病,安全无药害,持效性好,800倍液处理3次药后10d防效达80.22%,30d后仍达72.08%,与25%敌力脱(EC)1000倍液处理的防效相当,用SSR法测验,二者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但烯唑醇的防治成本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荔浦县荸荠秆枯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措施等有关。该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作保证”为防治策略,以压低菌源基数,大田及时施药及加强栽培管理的防治措施,经大面积防治示范,取得显著防效  相似文献   

11.
荸荠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荸荠茎腐病是荸荠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新月弯孢霉被证明为该病的病原菌。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是:温度为28-33℃,酸碱度为pH6-8,相对湿度为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荸荠贮藏期腐烂病药剂筛选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Samuels,Lieckfeldt & Nirenberg)是引起荸荠贮藏期球茎腐烂病的为主病原菌.用抑菌圈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棘孢木霉对27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丙环唑对棘孢木霉室内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咪鲜胺、腈菌唑、恶醚唑、三唑醇、百菌清+异菌脲、福美双+福美锌和异菌脲;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噻菌灵+25.5%异菌脲防治荸荠球茎腐烂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选用24%噻呋酰胺SC不同剂量和25%苯醚甲环唑EC1200倍液对荸荠杆枯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用药3次,每次用药间隔7d,第3次药后7d,24%噻呋酰胺SC1000倍液和1200倍液对茡荠杆枯病的防效达68.53%以上,和25%苯醚甲环唑EC2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选择合适的剂量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明显,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实践中,棉茎枯病与红叶枯病常混为一谈,因而在防治时往往导致失误。当然,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俩都有突发性,酿成暴发性的灾害;但是除症状外,病原菌、发病条件、发病时期都截然不同,因而在防治上要因病制宜。1症状的区别棉茎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较嫩的茎...  相似文献   

15.
广西发现荸荠小球菌核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小球菌核病是广西新近发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发生时导致植株成丛成片枯黄倒伏。根据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鉴定为小球菌核病菌(ScterotiumhydrophiliumSacc)。  相似文献   

16.
野荸荠对晚稻产量性状影响的初步观察胡维侦,章昭(安徽巢湖地区植保站238000)(安徽省和县植保站)野荸荠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圩区及丘陵地区易受淹稻田的主要杂草之一。它具有茂盛的丛生秆、发达的根系和粗大的球茎或根状茎,与稻株争水争肥能力极强,对水稻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绒毛润楠是肉桂枝枯病菌和泡盾盲蝽的野生寄主,是肉桂枝枯病的初次侵染来源,肉桂泡盾盲蝽是肉桂枝枯病菌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肉桂人工套袋养虫的病株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与自然病株的相同。泡盾盲蝽虫体洗涤离心检查的孢子形态与肉桂和绒毛润楠枯病菌的相同。从绒毛润楠和肉桂枝枯病组织中及泡盾盲蝽虫体上各分离的单孢菌株,经林地人工接种试验,均对肉桂有很强的致病力,三个菌株对肉桂枝枯所引致的病害症状均相同。病原菌的  相似文献   

18.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及其防治钟慧敏(浙江省植保总站,310004)荸荠为莎草科水生作物,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浙江为多。80年代后,我省的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其加工品“清水马蹄”罐头是重要出口产品。为适应生产发展,我们于1989~1994年对本省...  相似文献   

19.
玉米镰刀菌秆腐病是世界性大病害,在各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七十年代以来,该病在陕西夏玉米地区渐趋严重,已成为争取夏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应予以高度重视。 症状和病原菌:病株通常在果穗抽丝后逐渐出现明显症状,病秆基部节间表面有褐色病斑,纵向扩展,形状不规则,用手指挤  相似文献   

20.
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lostavhychs是毛竹毁灭性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病原菌可侵染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引起枝枯、梢枯甚至全株枯死。发生严重时,致使竹林大面积枯死,状如火烧,造成毁竹荒山,影响竹林的生长和发展,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我省毛竹枯梢病的发生情况及治理措施介绍如下。1毛竹枯梢病发生情况毛竹枯梢病是我省70年代在兴国、分宜、宜春等县(市)调查发现。1982年发病面积达1019.5hm2,分布于6个地(市)18个县(市、区)。由于防治不及时,到1991年发病面积猛增到10041.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