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红岭 《中国蔬菜》2004,1(5):49-49
1 嫁接机器人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制出的蔬菜嫁接机器人 ,嫁接过程自动化 ;采用贴接法 ,砧木和接穗适应性强、可靠 ;对育苗无特殊要求 ,砧木可直接带根坨嫁接 ,特别适合穴盘苗嫁接 ;连续嫁接速度可达到每小时6 0 0棵 ,嫁接成功率 90 %以上 ;体积 80cm×6 0cm× 10 5cm ;采用 2 2 0V电压。其质量、体积、嫁接速度、嫁接性能等综合指标先进(此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 2 0 0 3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蔬菜自动化嫁接技术需要砧木和接穗整齐一致 ,大小符合嫁接标准 ,因此就需要生产实际中的育苗管理技术更加标准划一。建议大家了…  相似文献   

2.
银杏是雌雄异株,投产期迟、多品种的树种。要想早结果,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已栽种的银杏园中、通过嫁接,可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先明 《浙江柑橘》2002,19(4):35-36
甜柿不同于涩柿,其果实在树上脱涩,象苹果、梨那样削皮脆食,且营养丰富,保脆期长,耐贮运,为我国原产的特色果树之一。目前我国甜柿生产面积不及柿栽培总面积2%,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良种苗木繁育困难。自1996年开始,我所先后引进日本甜柿品种10余个,中国甜柿品种(系)3个,进行了嫁接繁殖试验研究,为甜柿良种的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蔬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 嫁接生理和机理的研究 3.1 嫁接的成活生理 目前,对嫁接愈合过程已比较明确,岛田(1979)认为嫁接成活过程首先是使穗、砧断面的形成层互相密接,之后两者分别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相结合,经细胞分裂、分化而使形成层连接起来,完全形成愈合组织.Moore(1981)等用电镜详细观察了嫁接愈合过程的细胞学变化,并将其分为5个阶段:(1)切断面形成坏死层;(2)由细胞质活化而导致高尔基体的累积和砧穗间的密接;(3)砧、穗愈伤组织形成和坏死层消失;(4)砧穗间维管束的分化;(5)嫁接愈合和成活.  相似文献   

5.
许晖 《果农之友》2000,(1):33-33
猕猴桃用种子播种繁殖的实生苗变异大,不能直接用作果苗,生产上只能作为砧木苗,必须用优良品种进行嫁接。 一 嫁接的适宜时期 春季嫁接,采用休眠枝作接穗,嫁接适期为2月底至5月中旬,嫁接成活率可达80%~100%,5月份以后随接穗的萌发,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从 1994年开始引种日本栗 ,然而 ,日本栗在中国南方板栗砧木上嫁接成活率极低 ,不到2 0 %。东源县 1995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4万株日本栗 ,出圃不足 0 5万株 ,成苗率 12 %左右。阳山县 1996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了6 0 0 0株日本栗 ,仅出圃 10 0多株 ,成苗率不到 2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日本栗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进行试验。日本栗为银寄、国见、筑波、紫峰和丹泽等5个品种。砧木为河源油栗、江西板栗、湖北板栗和丹东栗。试验就砧木、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蔬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国内外对蔬菜嫁接技术的利用、嫁接栽培管理技术、嫁接的生理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用嫁接盘同时嫁接多株蕃茄任国峰,何连顺译(新疆乌鲁木齐县种子公司)(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由于多年连作,日本蔬菜作物损失的80%是由根部病害和线虫造成的,为了阻止这种危害,果菜类蔬菜中已经广泛应用了嫁接技术。日本有93%的甜瓜,72%的黄瓜,50%茄...  相似文献   

9.
板栗就地嫁接是现代板栗栽培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幼龄栗树快速生长成园、早产丰产的重要措施。在栽培技术中,我们探讨了就地嫁接技术在本地区的适用性。通过生产应用,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区的板栗就地嫁接技术措施,达到嫁接成活率92%以上,取得二年培育成结构合理的树...  相似文献   

10.
永定红柿夏季生长旺盛,树液流动大,根压高,蒸腾大,单宁含量多,嫁接时往往伤口单宁易氧化成隔层,同时吐水多,而影响砧、穗的接触,导致接穗顶离砧木接口,成活低。针对此原因,我们苗圃1997年夏季嫁接5万余株的苗木,通过改进技术,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实生龙眼的嫁接换种巳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探索龙眼嫁接换种的最佳部位。1996年4月上旬,我们对3—5年生实生龙眼进行不同部位的嫁接试验,获得较理想的结果,现整理如下。试验设在仙游县盖尾镇东井官林果场,树龄4年生实生龙眼树,接穗选取“水南1号”良种树上二年生的充实枝条;嫁接部位分为主干、主枝、副主枝、3—4级侧枝4种,每种供试树为20株,嫁接方法均采用“切接法”。接活后无采取任何辅助措施,让其自然生长发育;96年12月底调查生长势和分枝情况。龙眼树通过不同部位的嫁接,可以看出:龙眼嫁接部位在…  相似文献   

12.
临朐县上林镇充分利用本地的山楂砧木资源 ,采用根枝嫁接技术培育山楂苗 1 3 3 3m2 ,2 2 0 0 0多株 ,成活率达 91 % ,当年苗平均高度达 1 1 3cm ,最高达 1 40cm。取野生山楂树下的小实生苗及浮根。 2 0 0 2年 3月1 0日前将浮根刨出 ,随刨随用塑料袋装好 ,采回后立即用湿沙培好。嫁接前选用粗 0 .5cm左右的根 ,截成 6~ 8cm的根段 ,绑缚成捆 ,用 0 .3~ 0 .5mg/L的赤霉素浸泡 3~ 5小时。在良种母树上选 1年生健壮枝做接穗。3月 1 0日至 1 4日嫁接。接穗以 6~ 8cm为宜 ,每个接穗上必须有 2个好芽。在接穗下截面正中垂直向上劈开 ,劈口长约 …  相似文献   

13.
良种矮化密植、早果高产高效是橄榄栽培的总趋势。要实现这一趋势,嫁接是重要手段。目前我省橄榄嫁接有大树高接,小树嫁接和小苗嫁接三种方法。通过多年来我们在闽候县橄榄示范场的试验探索和甘蔗、白沙、上街、鸿尾等乡镇的试点调查证明,小树嫁接优于大树高接和小苗嫁接,现分述如下:一、大树高接:这是闽候果农传统的嫁接方法。橄榄大树都是实生种植,易发生变异。花而不实,花穗长结果少,果实小品质差,经济价值低等,这种树约占总面积的30%~40%,是闽候目前橄榄主要投产树、但产量很低。1997年全县橄榄面积1600hm…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蔬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综述了国内外对蔬菜嫁接技术的利用、嫁接栽培管理技术、嫔接的生理和机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 ,西瓜嫁接栽培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顺应市场需求 ,泰和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短短两年内嫁接西瓜由零发展到2 0 0hm2 ,且发展趋势呈直线上升。但嫁接死苗现象比较严重 ,很多农户难以找出具体原因。笔者在近两年中潜心研究了影响西瓜嫁接成活率的各种因素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 ,现将相关因素介绍如下 :1 接穗与砧木是否健壮是前提在选择合适的砧木情况下 ,接穗和砧木必须是健壮的。一是无病菌感染。据调查 ,凡是感病菌 ,苗床的砧木或接穗接后成活率都很低 ,笔者曾用感染猝倒病苗床的黑蜜 2号无籽瓜与葫芦砧嫁接 ,成活率为 7 8% ,用…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在新乡市农业局苗圃场进行了柿树绿枝嫁接预备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 ,2 0 0 1~ 2 0 0 2年在该场进行了嫁接时期、接穗材料选择、嫁接方法 3个单项试验。筛选出的适宜嫁接方法 ,成活率超过 85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嫁接适期试验 供试砧木为 1年生或 2年生君迁子苗 ,春季萌芽前 (3月 2 0日 )留 30~ 5 0 cm剪砧 ,促发健壮的新梢。砧木萌芽后仅留顶端 1~ 2个长势正常的新梢 ,待其高 30~ 4 0 cm时摘心 ,促进加粗生长 ,以备嫁接。接穗为从次郎、富有、斤柿等品种 3~ 5年生树上采集的绿枝 ,嫁接方法为劈接。嫁接时期设 4月下旬…  相似文献   

17.
花木嫁接是花木繁殖的主要方式,提高嫁接成活率是嫁接繁殖的核心。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嫁接技术是影响花木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最难掌握的。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花木嫁接时要掌握好的五个技术要领:“快、平、净、齐、紧”。  相似文献   

18.
19.
沙田柚自花授粉结实性能差,尤其在花期遇低温阴雨天时,坐果率更低。生产上常用异花授粉来提高沙田柚的坐果率。在同一果园内,沙田柚不同单株之间生长状况及遗传特性也存在差异,导致沙田柚坐果率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树挂果很多,有的树挂果较少,甚至不挂果,特别是刚进入结果期的果园更为多见。为了使果园内挂果少甚至不挂果的树也能挂果并能达到一定的产量,同时使坐果太多的单株减少到合理的挂果数量,以获得符合规格的优质果,作者从1998年夏季以来,结合疏果,进行幼果嫁接试验,取得了增加柚果产量和提高柚果品质的双重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省葡萄育苗一直延用硬枝嫁接的方法,不仅在接口处容易断裂,而且接口距地面较近,常常因产生自根而降低抗逆性。绿枝嫁接育苗是培育优质葡萄苗木的重要措施,但我省由于受生长季短的限制,很难实现当年扦插、当年嫁接、当年成苗。本试验旨在研究使贝达葡萄新梢能够达到绿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