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禾县泮头乡农民多年来发展"油-稻-稻"生产,充分利用冬闲稻田种植油菜,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在增收的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针对近年来的反常气候,全乡农民严格抓好春季培管,油菜连年丰收,每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在150公斤以上,产值达500多元.总结油菜丰收经验,关键要抓好"三防".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和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势为四面环山,中间有碧湖、鹤溪和市郊等河谷平原.具有盆地小气候的优势。年平均气温17.4-18.2℃.大于10℃年积温5270-5520℃.无霜期238-245d。光温条件较好。过去.在“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下.莲都区和景宁县均是着重抓“麦稻”或“油菜稻”两熟制生产。因此,农民收益较差。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优化种植业的结构。考虑到两县(区)的耕作制特点和地处市郊的区域优势.我们大力推广了“马铃薯-西瓜-稻”、“豌豆-玉米-稻”等10多种种植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其中冬季种豌豆.春季套种甜玉米.夏秋再种一季晚稻的模式最受当地农民欢迎。目前已在碧湖、大港头、渤海、鹤溪、水阁等乡镇大面积推广种植。为继续提高这种模式的种植效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景仙 《福建农业》2009,(12):10-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耕作制度也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从2005年开始,顺昌县农业局尝试“烟-稻-油菜”粮经种植模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逐年提高。“烟-稻-油菜”模式水旱轮作,不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增加经济收入,培肥地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秀美江西”是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目标,简单概括就是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笔者认为,发展“双低”油菜,实行“稻-油”水旱轮作,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是助推“秀美江西”建设的有效途径。1发展“双低”油菜的重要意义1.1能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秀美江西”建设的基础是经济持续发展,油菜作为江西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约占全省油料种植面积的75%,是唯一可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油料作物。发展“稻-油”两熟或“稻-稻-油”三熟种植,一方面能提高复种指数,增油增收,如果全省油菜面积达1300万亩,总产达150万t,可实现产值80亿元;另一方面可提高水稻单产,增粮增收。研究表明,油菜茬水稻比冬闲茬水稻每亩增产10%以上,若发展1300万亩“稻-油”或“稻-稻-油”,可增产稻谷5.85亿kg,增收15亿元以上,实现种植效益和粮食供给安全的统一。近年来,“油菜花经济”已成为各地增收的新渠道,据婺源县有关部门统计,该县“油菜花”休闲旅游带动当地每年增收1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豫南稻茬区作为全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近几年由于受种植习惯、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油菜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经验,针对限制当地油菜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和群众种植习惯,提出了豫南"稻-油"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谨供参考。一、豫南"稻-油"轮作区油菜生产情况(一)区位优势豫南"稻-油"轮作区主要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的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新蔡县及南阳市的桐柏县、新野县、唐河县、邓州县,常常年种植面积为20万~25万hm^2。  相似文献   

6.
“烟-稻”种植模式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并逐渐向高海拔(≥480米)单季稻区延伸。但由于单季稻区农民缺乏种植双晚和育秧的经验。有的因管理失误而造成烂种烂秧,影响了二季稻面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自种植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瓜-稻”栽培模式在丹阳、蓼沿、潘渡、东湖等乡镇普遍推行,200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万亩.已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瓜-稻”比“稻-稻”每亩年可增收1640-3140元,除头一季西瓜获高效益外,还能充分利用西瓜后作土壤肥力、光温资源等优越条件,夺取晚稻的超高产,每亩晚稻产量可达到600-700公斤: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福清市中部地区,长期以来种植双季稻为其主要耕作制度,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种田效益较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2000~2002年,我校在福清市镜洋镇琯口村和上店村的实习基地,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适宜种植作物的种类,围绕稻田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对稻田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即把每年传统的“稻-稻-薯”复种连作方式改为“薯-稻-菜-薯-玉米-稻-菜-蚕豆”两年八熟复种轮作方式。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板桥镇小春作物中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1000hm^2左右,在整个油菜生产中,田间管理对油菜产量、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抓好油菜的中耕管理,根据油菜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满足油菜对养分、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照等条件要求,才能保证油菜高产、优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油菜水稻套种模式可有效提高当地热量、水源、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油菜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益。通过探讨湘中地区油稻套种高产种植技术,对油菜种植中品种选择、播种、施肥、间苗、病虫防治、收获等环节以及对水稻品种选择、秧田管理、高产构建、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环节进行总结,以期为油菜水稻套种模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目睹了油菜生产所发生的一些变化,非常担忧国家油料资源的匮乏,尽管国家对油菜生产实施了良种补贴.对农民来说是杯水车薪。只有解决油菜种植效益问题.才能调动农民植油积极性:只有调动农民植油积极性.才能恢复和稳定油菜生产。经过三年的研究和示范,基本掌握了油菜生产“一菜两用”栽培模式。是油菜生产的一条全新的增收途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洪湖市以种植"油-稻"或"麦-稻"模式为主,由于小麦、油菜等作物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近几年洪湖市推广再生稻及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效益明显提高.既保证了粮食增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贯彻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势必要调整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4.
江苏昆山市城北镇新北村5组种田大户夏望宝,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田种植品种,改传统“稻-麦”种植模式为“稻-草”种植模式。秋收时,种植品质好、产量高的牧草,科学饲养隆太杂交鹅,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摆脱传统“稻-麦”种植的低效益状况,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兰溪市地处浙江中西部,光温资源充足,是我省重点产粮区,大田生产以“麦f油菜)一早稻一晚稻”三熟制为主。近年来.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效益农业过程中.我市积极引进新品种,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高产高效作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1997年开始探索秋豌豆生产.经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配套技术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稻-稻-萝卜”高产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祖坦 《福建农业》2006,(10):10-11
充分利用闽侯县紧靠福州市地理优势,发展“稻-稻-萝卜”种植模式,既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又能达到培肥地力效果。我局于2004年在荆溪镇关东村示范推广“稻-稻-萝卜”高产栽培模式,经现场验收,每亩早稻产量493.5公斤,晚稻产量483.8公斤,萝卜产量3250公斤,比种植双季稻增收一季萝卜,增加产值1950元,增加纯收入1065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河南省范县抢抓全市“稻改”机遇.滚动发展.努力抓好“四个一”工作.实现了由种植普通水稻向种植优质、高效、绿色水稻的跨越。目前水稻种植已成为范县最具有活力和规模的支柱产业。今年范县优质水稻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绿色稻米基地15万亩.涉及10个乡(镇)、5万余农户,亩效益达到900多元.仅此一项.稻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  相似文献   

18.
“沪油16”系上海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我镇于2004年秋播引进,并进行示范试验,2005年秋播大面积推广,据种植农户抽样调查,平均亩产达220kg。我镇农户刘元章试种了1000mz油菜套种棉花模式,2m组合种植2行油菜,宽窄行种植,油菜大行间套棉花,由于“沪油16”茎杆矮壮,不倒伏,移栽棉花方便,获得了油菜、棉花双丰收,每亩油菜实收250kg,皮棉实收105kg。实践表明,“沪油16”既可纯作,又可替代蚕豆与棉花间套作,油菜亩产值是蚕豆的2倍以上,为农民增收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宁国市种植模式大部分是一油一稻,油菜是当地主要的午季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宁国市油菜主要采取免耕直播机开沟覆土种植,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以人工为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制约着油菜种植面积扩大。近年来通过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有效缓解油菜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对优化秋冬季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稳定油菜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通讯》2007,(5):57-57
最近从“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上获悉.通过遗传改良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中国油菜种植水平正大幅提高。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中国在油菜种植面积增加3倍的同时.总产增加了12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