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淮北地区不同水文年小麦、玉米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安徽省水科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1996~2001年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专项试验资料和分布于安徽淮北地区北、中、南部8个试验站(点)历年的试验统计资料,从淮北地区不同年型作物的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地下水利用量和灌溉需水量计算入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详细分析了小麦和玉米在不同年型需要的净灌溉水量。由此说明了该区补充性灌溉的特征和实施灌溉的必要性,同时对客观地认识该区农业灌溉的特性、作用以及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提供了理论、技术指标依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我国农业领域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频率明显增长,针对农田水利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农田水利领域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为了充分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始终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系统在农田水利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首先论述信息化系统在农田水利项目中应用的意义,其次分析信息化系统的具体应用对策,最后提出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农田水利项目综合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赵德杰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6,(2):55-58
重点实施高效节水,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灌溉水利用率低的现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本文以永济市为例,在采用引黄灌区水灌溉与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下拟定灌溉水利用系数,利用灌溉定额进行水量计算,并且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结果满足灌区的用水需要.本文研究可为拟定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省雄县水资源平衡调控研究区为例,对水平衡分析方法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循环要素的基础上,选择相关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区水平衡计算,建立了地表水(降雨和地面引水)和地下水位变幅的相关关系,以及地下水储量和地下水位的相关关系,并对两种相关分析计算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从中得到研究区地下水多年平衡持续平衡的需水量,即农业用水量值。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条件所指的是地下水的水质条件以及地下水的水道和流经区域地质的变化,探讨地质条件,对农田水利工程具有重要作用.水文地质的分析和农田地质的勘探对农田水利工程作出合理机构优化和构造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福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6):46-48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辽宁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在农业、农村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上形成了农田灌溉、排水工程体系。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范围大、数量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相当多的工程存在标准低、工程毁坏、老化失修、效益无法正常发挥、没有投入渠道等问题。 对辽宁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确立各级财政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分级负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范执行“一事一议”政策,并加强工程的建设管理等农田水利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整合项目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水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农业大县,2004年以来,为了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两工取消、土地流转政策推行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通过政府协调、统一规划、整合项目、部门联动、狠抓质量、专业队施工等办法,累计投入农建资金4.8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 333.3 hm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 133.3 hm2,退耕还林560 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万hm2,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07处,积累了丰富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黄彬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7,(5)
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节水灌溉形式、农田质量、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产值.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改善农田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枣庄市台儿庄区的灌溉用水供需平衡进行分析,并对其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建设提出总体规划,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水利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影响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增大,河北省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却存在资金缺乏统一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及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基于新形势的要求,本文就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徐俊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2):16-17
江苏几十年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 ,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为江苏的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几年的农村水利工作 ,主要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研究、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力争在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的进展。1 近几年江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 江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要求江苏经济发展比全国快些 ,省委提出江苏2 0 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求2 0 10年前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 ,包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吴丽霜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7,(1)
本文以辽宁海滨灌区为例,以现状灌溉制度为基础,将《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与《辽宁省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分析》有机结合,确定灌溉定额.水量平衡分析过程中,将灌溉面积和可供水量分别分区,充分利用区间径流来减少水库供水,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为灌区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性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锦北灌区水资源现状,进行了水资源供需水量平衡分析,最后计算出工程供水量以及工程现状需水量,从而对整个灌区供需水量做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张向宇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7,(6)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水资源演变的研究现状,强调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供需平衡关系.以承德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为例,通过系统分区平衡计算、分层次逐级汇总协调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的水资源供需状况.同时,对各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演变情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承德市水资源是紧缺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廉纳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7,(7)
受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等影响,近年来盐湖区旱灾频繁发生,探讨盐湖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迫在眉睫.本文依托小型农田水利实施方案,选定灌区规划范围,设定项目建设内容,选定2014年为设计基准年,采用轮灌的灌溉方式.从灌溉制度拟定、灌溉水量计算、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需水量核定.对类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尤小强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6,(6):74-77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水闸工程项目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水闸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关乎到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效果,包括使用寿命、功能发挥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闸这一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对于整个工程及其下游地区,都会造成安全隐患,极大危害着当地居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本文重点针对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水闸设计环节,选取了春风河水利工程项目实例探讨,着重以该工程的水闸设计为研究对象,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需水量平衡分析的灌区机井布局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井布局缺乏合理科学规划,造成的北方灌区地下水采补失调问题,以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在灌区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地下水开发利用类型区;以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为依据,拟定不同的井灌地下水开采规模方案,并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确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规模;运用传统计算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计算灌区规划机井数,单井灌溉面积及井距,确定灌区机井合理布局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开采方案Ⅱ(采补平衡)条件下,灌区地下水位埋深年内变幅最小,且呈微小上升趋势,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缺水率可控制在1%左右,利于涵养地下水源.针对现有机井数量,灌区需做如下调整:塬上灌区需新建机井53眼,塬下灌区需减少机井242眼,以利于灌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孙峰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7,(4)
经多年调节计算,碱锅水库水源90%保证率可供水量203万m3/a,现状城市供水81.92万m3 /a,在满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82.63万m3/a用水要求条件下,余水38.45万m3/a,水源可靠. 相似文献
18.
郑云发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6,(7):34-37
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最初的农田一般仅依靠自然河水和雨水进行灌溉,而后由兴修的水利工程进行灌溉,农水建设发展到今天开始重视环境水生态.传统农田水利向环境水生态转变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形式的转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用水需求,而且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概述了传统农业水利向环境水生态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和青云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7,(1)
在水利建设项目立项、取水许可证申请和审批过程中,水资源论证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深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提高河流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水资源可以持续地开发和利用.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框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