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完基  尹继中 《中国麻作》1994,16(2):19-23,28
研究得出的红壤地红麻每公顷产熟麻3750公斤栽培技术指标。为江西省开发利用红壤地种麻夺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套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江西省春大豆生产技术科技含量,推动江西省大豆产业化健康发展,提出和制定了江西省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红黄壤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江西红壤旱地春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国内对红壤地新植苎麻配套速成栽培技术与高产优质的研究论述极少,也尚未见报导。因此,我们从1985年初至1987年底,连续在省内红壤地麻区开展新植苎麻以改土、改种、适时早播、早育、早栽、密植、盖草、去杂除劣。抽行疏蔸。重施冬肥等中心的速成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实践证明,该套技术初步显示出在红壤旱地新植苎麻获得速成高产优质的作用。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认为的“一年种麻三年穷”的传统观念,并为会后红壤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苎麻生产,缓解作物之间争地矛盾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初垦红壤春大豆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汪惠芳(浙江省衢州市农科所,324000)浙江省有丰富的红黄壤土地资源,据统计仅衢州市有已垦红壤60万亩,有待开垦红壤60万亩。由于初垦红壤存在土层浅、肥力水平低、易干旱等障碍因子,作物难以获得高产。为此,作者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们对丘陵红壤棉花生产与栽培技术进行了考查,现分三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丘陵红壤植棉大有可为。丰城县10万亩棉田,丘陵红壤棉地就有6万余亩。无论是旱年、水年,丘陵红壤棉区都涌现了亩产皮棉超百斤的高产单位和田块。一九八一年是高温干旱年,高产单位和田块仍然不少;据荣塘公社考查,店里大队中湖生产队53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1.5斤,全队36户,有18户亩产超过130斤;荣塘公社棉种场0.77亩移栽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74.4斤。外地丘陵红壤棉花高产典型更多,有的亩产已经超过250斤皮棉。实践证明,丘陵红壤不但可以种棉花,而且能够创高产。丘陵红壤种棉与平原圩区种棉相比有许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和完善棉花穴盘基质育苗移栽在丘陵红壤旱地的相关栽培技术措施,笔者于2013年在江西省都昌县的丘陵红壤旱地进行了连片0.8hm2棉花穴盘基质育苗移栽示范。结果表明:穴盘基质苗相比营养钵苗株型紧凑、叶枝少、果枝着生节位低、开花结铃集中、增产效果明显等优势。同时总结了相应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浙棉9号在浙西红壤旱地栽培技术要点①郑仁富浙江常山县农业局324200喻冠军浙江衢州市农科所324000陈冠昂浙江衢州市农技站常山县自1991年开始在红壤旱地种植浙棉9号以来,棉花种植面积由79.27hm2增加到1996年约433.33hm2,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我省是全国苎麻重要产区之一,但苎麻多栽植于旱地红壤上,土质瘠瘦,单产低。为了扭转我省这一局面,1987年我省成立旱地红壤苎麻低产变高产栽培技术协作组,目前这一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全省推广该项技术的苎麻达48.34万亩,占全省苎麻面积的86.48%,收获苎麻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红壤面积十分辽阔,开发和利用红壤种茶,实现高产稳产,是茶叶科研的重大课题。由于广大红壤自然条件较差,加上栽培技术发挥不够,形成了单产低,收益慢的落后状况。目前,国内茶叶单产高低悬殊非常突出,高的如广东英德红星茶场的1.54亩茶园,亩产干茶1515斤,亩产1000斤的茶园也已不罕见。但低产茶园还占很大部分,亩产不过30~40斤,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低,建园基础差,树型培养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10.
观察红壤旱地上红麻的生长特性,发现红麻生长动态具有两个明显的旺长阶段,分别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且前者旺长高峰高于后者,两个旺长阶段与气温有相关性,与降雨量关系甚密。文中并就红壤红麻旺长特性的播种期、施肥数量与配方和密度等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官山分场职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于政治挂了帅,大破迷信保守,解放思想,发挥敢想敢做的精神,58年开始大胆在红土壤上试种改良棉花,获得丰收,亩产皮棉80斤。为了继续取得经验,为大面积红壤植棉奠定基础,今年又在红壤土上播种棉花18亩,棉苗普遍生长良好,获得了空前丰收,经验收核产,亩产皮棉115斤,比去年增产43.75%。二年来红壤植棉成功,并且丰产,在栽培技术上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红壤新植苎麻速成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是根据农牧渔业部局1985年农(农经)字第41号文要求和赣农经(1986)第11号文件决定,在江西省农牧渔业厅经济作物生产处和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主持下,组成“省红壤苎麻速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协作组”,经1985—1987年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以种、早、密、快、肥为核心的红壤新植苎麻“速高”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任务。该课题于1988年3月22日在南昌市通过省级鉴定。在该项成果的鉴定会上,来自农牧渔业部、麻类研究部门及各地的同行领导、专家、教授、学者等一致认为:1.红壤新植苎麻速成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红麻制浆造纸原料生产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石林 《中国麻业》2002,24(3):34-37
本文围绕红麻制浆造纸品种、种子、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良种选用和利用红麻耐轻盐碱特性,提出利用轻盐碱地、红壤旱地扩栽造纸用红麻,推广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和原料贮藏技术等项措施。从而保证向工厂提供充足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着重探讨江西省红壤地红麻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①只要有中上等栽培技术和物资投入,一般可获取每公顷7500 kg以上生麻的高产和6300元的纯收入。②对几个主要技术指标要作些调整。即:整个生育进程应适当提早,播种期宜定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效株24万株/ha;株高320cm;茎粗1.6cm;皮厚1.2mm;氮、磷、钾施用配比为2.5~3.0:1:3.0~3.5。本研究组合出的栽培模式尚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修正。  相似文献   

15.
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茶业生产向效益型转变,在对茶区进行大面积调查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培、二改、三配套”的低丘红壤茶园综合治理栽培技术。同时,对如何提高春茶的经济效益提出了4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红麻制浆造纸原料生产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红麻制浆造纸品种、种子、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良种选用和利用红麻耐轻盐碱特性,提出利用轻盐碱地、红壤旱地扩栽造纸用红麻,推广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和原料贮藏技术等项措施.从而保证向工厂提供充足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及我国南方红壤资源丰富,但尚未完全开发利用。为了缓解麻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必要开发利用红壤土地资源来发展红麻生产。红壤地种植红麻具有较水稻田优越或相媲美的生产环境,温、光、水、土壤等条件都可满足红麻生长需要。实践证明,红壤地种植红麻效益很佳,并且出现单产创历史,每公顷产熟麻6465kg(亩产431.0kg)的先例。因此,各级部门应重视开发利用红壤土地资源,发展红麻生产。  相似文献   

18.
茶园生产力是茶树栽培技术的反映。茶园现代化主要标志之一,是亩产干茶量要达到400斤以上。我省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红壤丘陵山区,面积约占50%以上,是土质脊薄,水源缺乏的地带。目前栽培方  相似文献   

19.
台湾牛樟在海南引种栽培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海南成功引种台湾牛樟,以获得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优势树和栽培技术,对半年生台湾牛樟幼苗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台湾牛樟幼苗在3种不同郁闭度(郁闭度0、0.3、0.8)和3种基质类型(酸性砖红壤,椰糠+红壤,河沙+红壤)下的成活情况、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台湾牛樟一年3~4次抽稍,属中期生长型,嫩叶与新梢颜色呈棕红、浅绿相间,树体主干分叉生长。在郁闭度0.3条件下,幼苗成活率、保存率为最大值,分别是100%和93.3%;郁闭度0和0.3条件下,2年生台湾牛樟树高、地径、冠幅的总生长量较高,引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郁闭度0.8黄桐林下套种表现最差;3种基质类型中幼苗成活保存率以"椰糠+红壤"基质最高。说明郁闭度是影响台湾牛樟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栽培基质具有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70%左右的茶园分布在红壤丘陵地区,低产低质是该地区茶叶生产的基本状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和气候条件所致,其中湘南茶区又以水分为关键因子。据此,笔者在湖南祁阳官山坪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选择有代表性的茶园,从大气、茶树、土壤三方面对红壤丘陵茶园的水分生态特性以及抗旱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现根据两年多来的研究结果,试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