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海牦牛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弓形体病(又名弓形虫病或弓浆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病,人类和多种脊椎动物都可以作为其中间宿主,不仅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也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弓形体急性致死性病常引起牛发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及极度虚弱,有的还表现咳嗽、鼻有分泌物、口吐泡沫、发抖、摇头、脱水和腹泻,母牛发病则引起流产,对养牛业造成的危害也很大。为了摸清现阶段青海省牦牛弓形体病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3年7月应用IHA法对我省重点种牛场的牦牛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青海省互助八眉猪保种场、部分养猪专业户和外来屠宰猪的141份血清进行了弓形体的定性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为2.84%。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采自青海省德令哈市307份血清进行了弓形体的定性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36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1.73%。  相似文献   

4.
应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采自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202份改良绒山羊血清进行了弓形体的定性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52份,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5.79%。  相似文献   

5.
应用间接血凝实验(IHA)方法对采自青海省湟源县6个乡镇的240头牦牛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以抗体效价≥1:64为阳性判定标准,结果检出阳性17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4.17%。  相似文献   

6.
应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采自西宁地区大通种猪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猪场和城北区几个农户的251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体的定性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1.59%,其中采自大通种猪场的151份猪血清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猪场的52份猪血清中,均未检出阳性血清,而采自城北区农户中的48份猪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8.33%.  相似文献   

7.
8.
青海省西宁地区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采自西宁地区大通种猪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猪场和城北区几个农户的251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体的定性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1.59%,其中采自大通种猪场的151份猪血清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猪场的52份猪血清中,均未检出阳性血清,而采自城北区农户中的48份猪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8.33%。  相似文献   

9.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中国1957年于恩庶首次在福建从猫兔等动物体内分离出弓形体原虫,我省1982年—1983年也相继在贵阳、独山、铜仁等地从高热病猪和阳性感染的猪体内分离出弓形体原虫。从而证实了在我省家畜中存在着弓形体病的感染和流行,为了了解弓形体病在我市的流行情况,我市于1987—1988年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我市盘县特区  相似文献   

10.
11.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摸清青海省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对来自10个县市的788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17份,阳性率为2.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引进野血种公牦牛改良当地牦牛可有效遏止牦牛退化,进一步巩固和改善我县牦牛品种质量,恢复其原有的优良生产性能和品种特征,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本文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与家牦牛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结果]显示,在同等条件下,1/4野血牦牛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野血牦牛改良家牦牛,是目前更新复壮家牦牛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获得很强的杂种优势,对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态地理比较分析法,根据青海牦牛类群分布的自然环境特点,研究了青海牦牛形成与分布的自然生态规律,青海牦牛不同类群的体型结构(体尺、体型结构)与生态因子(海拔、气温、降雨量、植被状况)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青海不同类群的牦牛的体型指标、生理指标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青海省大通县新生牦牛犊肾上腺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右肾上腺呈微扁不规则的锥体形或靴形。左肾上腺呈外侧略突,腹侧中部略凹的豆形。肾上腺的总重量占体重的0.014%,左肾上腺略大于右肾上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进后的二乙酰—肟法对青海省大通县逊让乡25头白牦牛血清中的尿素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通县白牦牛血清中的尿素氮含量为11.05mmol/L。其中,公牛与母牛之间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牛与2~6月龄犊牛之间血清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青南地区牦牛生产性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7-1999年对青海果洛家牦牛产乳性能、带犊、不带犊对母牛生长发育的影响、初生和1岁牦牛产肉性能及生长发育规律等生产性能综合研究,证实了导入野血公牦牛与当地家牦牛交配,可充分发挥野血牦牛耐粗饲、耐寒、生长发育快的优势,是一条在现行畜牧业体制下复壮家牦牛的简便措施。通过该地区牦牛生产性能现状的评估,将为牦牛杂交改良、本品种选育、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弓形虫抗体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对半血野公牦牛84份进行了弓形虫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22份阳性血清,血清阳性率26.19%。为该地区制定有效措施防治牦牛弓形虫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生活在高寒低氧生态环境下的青海高原牦牛壁动脉的走行路线和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臂动脉为腋动脉分出肩胛下动脉后的延续,并在胸升肌外侧,喙臂肌后缘与臂静脉向下延伸,至肘关节下分方出骨间总动脉后,延续为正中动脉。  相似文献   

19.
青海大通牦牛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首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较其他品种的牦牛,大通牦牛具有优良的数量性状与生产性能。本文总结大通牦牛的育种进展,包括大通牦牛的外貌特征、育成过程、生长发育规律、生产性能、生物技术在其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育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究青海省格尔木牦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遗传背景。[方法]对49头格尔木牦牛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后使用DnaSP 5.10.01、Arlequin 3.11和MEGA 5.0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其多态位点和单倍型数目,计算核苷酸多样度和单倍型多样度大小,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在截取的618 bp格尔木牦牛D-loop区分析序列中,排除1处插入(缺失)后共检测到45处多态位点,包括10处单一多态位点和35处简约信息位点;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18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4为优势单倍型,核苷酸多样度为0.015±0.008,单倍型多样度为0.911±0.022。与野牦牛及大通、天祝、金川等其他家牦牛品种相比,格尔木牦牛群体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值均较高,表明该群体具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以美洲野牛为外群,邻接法(即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格尔木牦牛群体18种单倍型分布在A、B、C、D和G 5种单倍型组中,且聚为3个大的分支,提示格尔木牦牛由3个母系支系组成,拥有3个母系起源。[结论]格尔木牦牛群体具有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