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判断一件根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最主要的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美。凡是能再现自然美的作品,就有艺术价值,自然美再现得越充分,其艺术价值就越高。如果创作中,不能更多的保留和顺应根的自然,那么根艺也就没有它独特的生命和艺术魅力了。为此,根艺作者应像罗丹指出的那样,遵循“以自然为唯一神明”的宗旨,“永勿矫揉  相似文献   

2.
成型在人雏形在天少事雕拼多留自然这十六字诀就是根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或规范,它也是根艺创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它说明根艺创作成型既不完全是人工所为,也不完全是天工所致(即否定了“这一艺术完全是天然造成的”一说),而是天人默契,共同创作,二者缺一不可。天然根料只是为人们的根艺创作提供了各种艺术形象的雏形和天趣或自然美,同一块根料上可以蕴藏着一个或几个艺术雏形,这些“雏形”要靠有艺术慧眼和技术才能的人去  相似文献   

3.
自然美是根艺的灵魂。因而要求根艺作者在创作时,从选料到定型制作,都要尽力发现、挖掘、利用能表现自然美的木纹、疤结、根孔、断裂和颜色。以照片上这只鹿为例。当我从湖边烂泥中把已被水淹死的树根挖出时,发现几处树皮已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有其自身的价值。根艺作为艺苑中一个新立门类,目前人们对它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试在这个问题上作一些探讨,以此抛砖引玉。一、根艺的美学价值:根艺有其自身最重要的特性——自然美。这种自然美通过树根的纹理、疤结、孔洞、裂痕和颜色等表现出来,使人们从中探视到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得到自然美的享受。这便是根艺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根艺制作之先,常常昕到行家再三提示,要尽量保存根材的“天然野趣”即自然美。但理论强调易,实践难题多。因它一无图纸,二无模式,无章可循,要使根材成为根艺品,一切全凭作者的“艺术眼光”去进行因材施艺。  相似文献   

6.
在根艺创作中,人们往往利用根材的自然美,因材施艺制作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根艺实用品,如根几座、根书架、根凳,根桌、根屏及根文房用品等,这些根艺实用品之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其原因一是实用,二是有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我爱根艺、盆景,也喜欢书画艺术,自然就备有文房四宝,把文房用品用根艺的形式表现出来,就  相似文献   

7.
我在《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一期上看到,今春将成立“中国树根造型艺术研究会”。我认为“造型”二字去掉比较好。树根艺术虽然是通过以形传神、神以形而存在的,但这个形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造出来的,越造就越假。根艺,主要是欣赏它的率真美、纯朴美、自然美。书法家傅青主先生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安排”。这些话虽说是对书法而言,我看用在根艺上也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8.
毋容置疑,雕琢是根艺创作的主要技法之一。但雕琢是否应有个尺度标准?这是根艺界争执不下的老问题。笔者认为,根艺作品应把“根味、意味、(天)趣味”作为衡量雕琢尺度之标准。这里谈点管见,供研讨。众所周知,根的质感、纹理、色彩、凸瘤、凹洞等因素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根艺家们独具慧眼,巧妙地运用这类令人称奇入迷的形态创造出天趣盎然有意味而又有根味颇浓的艺术品来。在作品中,应使意味、根味、(天)趣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意味: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作者凝注在作品中的情感。根的自然美不是艺术。只有把作者的情感熔铸到赋有自然美的根料中并能以感动人的形式出现,这才是真正的根艺。这也是根艺意味之所在。比如,观赏《龙的传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对中华民族的称颂,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种情感不能用逻  相似文献   

9.
(三)根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根艺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根料自然色彩和形态的限制。这就使根艺在创作及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手段,从而形成情调各异的艺术风格。在根艺创作中,大致有这么两种方法:一种是纯粹的剪裁加工,即只采用“减法”的造型形式,不加任何雕琢、着色和光饰;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10.
根艺作品品种繁多,形、神、意各不相同,那么,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鉴赏其艺术水平的高低呢?本文试提出自己粗浅的见解,概括为“六看”,与大家讨论,以期找到一个完整、客观的标准。一看“形态”是否保持了天然造化的自然美,达到了天成地就、含蓄典雅、构思巧妙、加工精湛、造型优美的艺术境界。“抽象型”应具有似象非象的效果,“形象型”  相似文献   

11.
根艺的创作过程,与其他各种门类艺术所不同的是它具有着发现、再现、表现的多层次的形象思维的过程。美在于人去发现,根艺就是“发现”的艺术。而善于发现的奥秘,在于艺术家具有一双“慧眼”。佛典中“慧”与“智”通言,“知世谛者”。现实中“慧眼”不是先天所生,而是后天所学。根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根艺家必须熟悉各种动物形态、人体结构,历史典故文学形象、神话传说,以至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等等所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根艺”、“根型”(树根造型)、“根雕”三者的共同点即都没有脱离“根”的范畴。但从目前已经客观存在的三个名词上分析,它们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所谓“根艺”即包括了树根艺术的全部,而“根型”与“根雕”两者却是“根艺”中派生出来的两个并列的“支脉”,随着创作的不断发展,说不定还会有新的“根艺”支脉出现呢。这在艺术走向繁荣的黄金时代里是很有可能的。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示他们三者的关系就是:  相似文献   

13.
一忌急于求成:根艺创作贵在发现,发现的过程,也就是用脑、用眼反复思考观察的过程,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急于求成,易忙中出错;一旦出错,便无法补救,甚至前功尽弃,悔之莫及。二忌修饰过重:根艺同根雕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用删繁就简的手段去揭示“根”客观存在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4.
根艺,在中国古代艺苑中,历史悠久,是一枝很有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奇葩,历来为山水派文人所器重。正如李白所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其他艺术相比,它更贴近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河南大学青年根艺家时勇,用黄荆树根创作的《降妖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根艺界有一种理论,认为根艺不能雕琢,或把雕琢过的作品称为“根雕”而排斥于“根艺”之外。而一些赞成雕琢的作者又不敢大胆肯定雕琢手法。本文想就此问题,也谈点一孔之见。“根雕”一词先于“根艺”,原指的就是树根造型艺术;后来才被“根艺”一词所取代。取代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千姿百态的自然根,必须经过人工智巧的再加工,把自然美和人工的技巧美,有机地溶为一体,才能成为完美、理想、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所谓加工,是在七分天成的基础上,巧施三分人工。这是根艺加工创作的准则。如何施展三分人工?全靠刀斧完成。只有动刀,才能开拓根的意境,使自然之奇与人工之巧有机结合,实现根的艺术。至于动刀多少,要看原始根材的客观形体和作者的主观意象要求而定。能少则少,需多则多。只要不丧失根的自然特征,能很好保留根的自然意趣和山情野味,作品又能形神兼备,给人充分的艺术享受,仍然属于根艺佳作。  相似文献   

17.
评点两则     
一、“桩景与根艺相结合"说法不妥贵刊94·l期第35页《桩景与根艺相结合》一文中“这一作品是桩景与根艺的结合,是一种新尝试(因低干已成为不动的自然根艺)一”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说:自然的“根”只有与人的“艺”结合之后才能成为根艺,两者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自然的根干无论如何地“像”,也仅是自然物而不能称为根艺。例如,菊花石的天然花纹维妙维肖,但这还不是“艺”;某些树瘤酷似柿等果品,但这也不是  相似文献   

18.
象盆景、根艺一样,卵石造型也是我国传统艺术品。汉墓中就曾发现玩石,聊斋“石清虚”中的邢云飞便是位典型的卵石收藏家。西欧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师法卵石纹理将其运用于雕塑中。用卵石直接造型,由于尚未总结出造型规律,还处于摸索阶段,难与根艺争衡比美。其实,卵石的可塑性极大。它虽不及根艺盘根错节,苍劲华美,但它原始古朴,有如出土陶俑;稚  相似文献   

19.
陈德同志在《根艺分类之我见》一文中,对竹根艺术下了一个定义:“它界于木雕与根艺之间,它虽保留部份自然竹节和根须”,但它“无雕无形,仗雕传神”,其特征“全在‘雕功’”(见《中国花卉盆景》1988·6·p25以下引用刊名略)。照此说来,惟具有自然风貌的“树根艺术”,才是“正宗”的根艺:这很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投赞同票,我实在难以苟同。第一,根据根的形态、纹路、色泽等自然风貌进行创作的根艺作  相似文献   

20.
野趣是树根造型艺术根料的天然属性,野趣之美是根艺赖以表现自身特色的基础,它是根艺作品审美的主要标准。野趣美,是美学范畴的新成员,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合型的美,是属于客观自然基础之上的。它有自然美、优美、滑稽怪诞美等多种元素成份。但它没有自然美那样宽泛的表现场所与内涵,而是更多地表现于较小范围之内或事物之间,侧重于奇绝的外形,有较强的直观感觉。在根艺作品中,它更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