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壳寡糖诱导烟草抑制TMV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ELISA-DSM法和半叶枯斑法,研究了壳寡糖诱导对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体内TMV 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烟经50μg/mL壳寡糖溶液诱导处理后,其对TMV的侵染表达了高水平的系统抗病性,显症推迟4~7 d,平均严重度降低了82.9%。ELISA-DSM法检测结果表明,壳寡糖诱导处理的普通烟植株体内病毒浓度明显降低;在接种后10 d,接种叶片OD值仅为0.400,相当于同期不诱导对照的23.0%;新生叶片OD 值为0.190,相当于同期不诱导对照的38.7%。以发病普通烟叶片为接种体,利用半叶法接种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结果表明,壳寡糖诱导处理大大减少了枯斑数目;以接种后10 d的壳寡糖处理叶片为接种体,平均半叶枯斑数为9.25,仅为不诱导对照的19.5%;以同期新生叶为接种体,平均半叶枯斑数为0.630,为不诱导对照的 25.0%。以上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证明,壳寡糖诱导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普通烟体内的TMV增殖。通过对壳寡糖 (低分子质量)处理与壳聚糖(高分子质量)处理的比较发现,分子质量的差异不影响其对病毒增殖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壳寡糖诱导烟草对TMV的抗病作用机理,以普通烟为供试材料,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喷雾处理烟草叶片后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研究了壳寡糖处理对烟草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喷雾处理普通烟草24 h后再接种TMV,烟草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增加,最高活性高峰分别为空白对照的162.3%,118.4%,265.4%,162.3%,其中CAT和SOD峰值提前。壳寡糖处理后,随着酶活性增强,对TMV的系统诱导抗病性得到表达,其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壳寡糖诱导对烟草花叶病病情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温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诱导处理对烟草花叶病病情增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10、50、100、150和200μg/mL)分别处理烟草后24 h,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使花叶病显症延迟,系统症状明显减轻。未喷药对照与壳寡糖处理的病情发展曲线都可拟合Logistic模型,但壳寡糖处理的模型参数不同。数据分析表明,达到5级严重度所需天数、病害严重度降低率和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都大幅度降低。在壳寡糖的各浓度间,以50μg/mL对病情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10μg/mL,其余浓度都较小。结果证明壳寡糖的作用特点符合系统诱导抗病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壳寡糖对水稻抗纹枯病抗性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安全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研究了壳寡糖诱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对纹枯菌的菌丝和菌核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水稻成株期,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明显降低,相对防效均在50%以上,且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引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程度不同,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也不一样.浓度为50 μg/mL的壳寡糖溶液引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程度最强,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65.56%.壳寡糖对水稻植株进行诱导处理后,水稻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防御酶活性的提高,是引发水稻对纹枯病诱导抗病性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壳寡糖对水稻纹枯病不同抗性品种几丁质酶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到还原糖平均分子量为500、1000、1500、2000、3000的壳寡糖作诱导剂,分别对纹枯病具不同抗性的Lemont、特青以及七苗香等水稻品种苗期及抽穗期进行了几丁质酶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不同的壳寡糖对供试水稻品种叶片几丁质酶的诱导作用不同,分子量为1500的壳寡糖诱导效果最佳,而分子量为500的壳寡糖诱导效果最差。比较苗期及抽穗期诱导速度,苗期快于抽穗期;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不同,其几丁质酶诱导能力也不同,无论是苗期还是抽穗期,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几丁质酶的诱导水平也高。 相似文献
7.
壳寡糖诱导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壳寡糖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农药已被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田间使用发现其可诱导油菜抗油菜菌核病,但机理不甚明了。本试验证明此诱抗有时间依赖性,接种核盘菌前提前3 d用50μg/mL浓度壳寡糖预处理的植株有最佳防治效果,防效高达72.1%。而平板抑菌试验证明壳寡糖对核盘菌的生长没有直接抑制作用,说明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来源于壳寡糖激发的植物自身系统抗性。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油菜中重要的抗性基因BnPDF1.2可被壳寡糖诱导表达水平升高,壳寡糖还可以诱导茉莉酸生成途径中关键酶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升高,说明壳寡糖诱导油菜抗菌核病可能由JA/ET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8.
在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前几天,用自制的壳寡糖溶液处理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烟草品种NC89(Nicotiana tobaccumcvNC89),测定其在烟草上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引起的寄主体内防御酶系变化。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后,在心叶烟上对TMV的病斑抑制率在第10天达最高,为79.10%;在烟草品种NC89上对TMV的防效在第10天达最高,为32.41%。同时,壳寡糖处理可导致烟草品种NC89叶片的PAL、POD、PPO、SOD活性不同程度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表明壳寡糖类物质可以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提高烟草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水杨酸诱导的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杨酸(SA)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间接ELISA法检测诱导后烟草叶片的病毒含量.并用枯斑寄主的半叶法检测诱导抗性程度。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后烟草叶片内TMV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病毒挑战接种后时间延长.病毒含量增多.第28d普通烟叶片的病毒含量达到最大值。SA诱导处理后.处理叶片(T-SA)与其上部未处理叶片(N-SA)比较,枯斑数基本一致。均比对照处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动物α干扰素具有高效广谱的抗病毒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35S驱动的干扰素基因ChIFN-α转化烟草,Sou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进行目的基因的转化、表达检测,重组蛋白的数量通过ELISA测定,对获得的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TMV接种实验,结果表明ChIFN-α基因的转化赋予了转基因烟草对TMV的抗性,进一步的荧光定量PCR差异表达检测结果表明,该抗性可能与转基因烟草体内防卫基因PR-la、抗病N基因和信号转导MAPK基因受到上调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3种消毒剂对烟草漂浮育苗中TMV的钝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漂浮育苗中剪叶工具和旧苗盘消毒剂的使用,采用半叶法测定了3种消毒剂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叶汁液和病苗干根、干叶中TMV的钝化效果,同时运用叶面喷雾法测定了消毒剂常用浓度下烟苗的药害发生率和症状.结果表明,兆冠50倍稀释液处理20 min可完全钝化病叶汁液中的病毒、50倍稀释液可完全钝化病苗风干的细侧根和叶片细条中的病毒;锦钰50倍稀释液处理5 min可完全钝化病叶汁液中的病毒、50倍稀释液可完全钝化病苗风干的细侧根和叶片细条中的病毒;金百万20倍稀释液处理20 min可完全钝化病叶汁液中的病毒、20倍稀释液可完全钝化病苗风干的细侧根和叶片细条中的病毒.常用浓度下金百万基本不产生药害;锦钰和兆冠易产生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退绿斑点、坏死和叶片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植物诱导抗病剂组合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模拟病圃环境下,研究了6种植物诱导抗病剂的不同组合对烤烟栽培品种红花大金元的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结果]多肽保与AHO 2种诱导剂的组合应用对控制TMV有良好效果,能明显推迟带毒隐症烟株TMV的发病时间,移栽后70 d对以清水和东旺毒消为对照的大田期烟株TMV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69.64%和43.25%,且在株高、叶数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叶片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烟苗携带TMV病毒与症状能否表现无直接相关性,带毒隐症烟苗只有在发病条件适宜时才会表现症状。带毒隐症烟苗栽后19 d内是TMV发病的高峰期,在育苗阶段与大田期施用有效药剂,以及移栽后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是控制其发病的关键措施。[结论]为制定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3.95%病毒必克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白肋烟KY26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分别用3.95%的病毒必克500倍液和700倍液,3.95%病毒必克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烟草花叶病毒病,研究3.95%病毒必克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95%病毒必克500倍和700倍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效,病情指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中3.95%病毒必克500倍液的效果最显著,病情指数由对照的26.1降至7.2,发病率由50.2%下降到23.3%,防治效果为72.4%;用3.95%病毒必克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后,其防治效果高于3.95%病毒必克500倍液,为76.6%。[结论]该研究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抗黄瓜花叶病毒RNAi载体,并将载体转入烟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黄瓜花叶病毒NS04加工番茄分离物的RNA2基因组的序列选取CMV RAN2基因组中的复制酶片段作为靶序列,构建pBi35SCR2真核表达载体,并对表达载体时行鉴定;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表达载体转入烟草,用PCR的方法检测载体是否转入.[结果]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RNA2中编码CMV-2a的序列与中国浙江的DQ412731 分离物有较高核苷本乡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到98.0%和96.5%;RCR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pBi35SCR2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将表达载体转入烟草[结论]试验获得的转基因烟草可作为后期攻毒试验的材料,并为研究加工番茄抗黄瓜花叶病毒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Aimed to construct RNAi vector resistant to cucumber mosaic virus and transferred this vector into tobacco.[Method]RT-PCR method was used to amplify cucumber mosaic virus NSO4 and process RNA2 gene sequen of tomato isolates.The analysis results of phylogenetic tre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quence in RNA2 encoded CMV-2a had 98.0% and 96.5% homology with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of DQ412731 isolate of Zhejiang,China.The replicase fragment in CMV RAN2 gene was taken as target sequence to construct pBi35SCR2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then the expression vector was identified.Through agrobacterium-mediated method,the expression vector was transferred into tabacco and PCR method was used to check the transfer.The PC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xperiment had successfully construct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pBi35SCR2 and the expression vector was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into tabacco. [Conclusion] The obtained transgenic tobacco could be used as challenge test material in following experiment and provided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processing tomato resist cucumber mosaic virus. 相似文献
17.
用烟草花叶病毒(TMV)接种过敏性寄主枯斑三生烟或心叶烟的半叶或下部两叶,可诱导出未接种的另半叶或上部叶对TMV再次感染的抗性,诱发接种后7d用TMV进行攻击接种,所产生的枯斑直径明显小于对照。诱发抗性最早在诱发接种后3~4d被检测到,第7d左右达到高峰,温度对诱发抗性的产生有很大影响。诱发接种叶上部的未接种叶因叶位不同,其抗性强弱也不同。经TMV诱发后的心叶烟可表现出对TMV和CMV两者的抗性,在攻击接种CMV后,潜育期比对照延长1~2d. 相似文献
18.
19.
20.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试纸条的制作及田间病株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它一种快速、特异、简便的烟草脉带花叶病毒检测方法.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和免疫层析原理,在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的检测带和质控带上分别喷上胶体金与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兔多克隆抗体的偶联物、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兔多克隆抗体和羊抗兔IgG,研制出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快速榆测试纸条.病汁液稀释1000倍后仍可快速检出,3~10 min即可显示结果.对烟草上危害严重的4种病毒进行测试,均无非特异性反应.4℃干燥密封保存的试纸条有效期大于2个月.用试纸条对田间病株进行随机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