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以菊花‘南农雪峰’ב蒙白’的F1代为材料,利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盛花期舌状花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其耐寒性的遗传变异,在此基础上开展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F1群体舌状花的LT50在﹣8.92 ~ 1.31 ℃之间,变异系数为43.60%,近似正态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母性遗传和超亲分离现象。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表明,该F1群体舌状花耐寒性无主基因控制。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6个QTL与菊花舌状花的耐寒性显著相关,分布在‘南农雪峰’遗传图的X2、X4连锁群和‘蒙白’遗传图的M2、M11、M33连锁群上,LOD值介于2.61 ~ 3.29之间,加性效应为﹣1.67 ~ 1.78 ℃,单个QTL可以解释耐寒性变异的贡献率为6.01% ~ 9.94%,均为微效QTL。  相似文献   

2.
菊花品种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艳  白新祥  孙卫  贾锋炜  戴思兰 《园艺学报》2012,39(7):1330-1334
 为了精确定义菊花不同品种的花色,以811 个菊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色差仪测色的方法对其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发现: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不能完全表征菊花花色的分类特点;ISCC-NBS 色名表示法对花色的定义更为准确,使用该方法将菊花品种花色分为9类色系,整理出了不同色系表型参数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对菊花品种的花色表型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切花菊(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粉色花品种‘日切桃红’(‘DF-3’)和其白色花突变体(‘MD’)的舌状小花为材料,研究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6个结构基因和3个调节基因表达对花色表型的影响。HPLC分析结果发现,‘DF-3’舌状花中含有2种矢车菊素苷衍生物cyanidin 3-O- (6"-O-monomalonyl-beta-glucopyranoside)和cyanidin 3-O-(3",6"-O-dimalonyl-beta-glucopyranoside),而‘MD’舌状花中不含花青素苷。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DF-3’中结构基因CHI、F3H、F3′H的表达模式相似,在LⅠ期(花蕾直径 < 0.5 cm)均已有表达,表达量随着花序发育上升,在HⅡ期(外层舌状花直立,未展开)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构基因CHS、DFR和ANS在蕾期表达弱,在HⅡ期表达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且DFR和ANS只在舌状花中表达。调节基因WD40和bHLH均先于结构基因在LⅢ时期(外层1 ~ 2轮舌状花展开)即有强烈表达;MYB在蕾期无表达,在HⅠ期才开始表达,在HⅢ期达到表达高峰。突变体中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在各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均比野生型下调,其中F3H和ANS表达极弱,DFR始终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调节基因MYB和WD40的表达量下调,bHLH的表达量非常微弱。这些结果表明,菊花舌状花中矢车菊素苷的积累是CHS、CHI、F3H、F3′H、DFR和ANS等关键结构基因共同表达的结果,突变体中调节基因MYB和bHLH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其白花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多样性及其与花青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分光色差仪测定法将36份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分为两大类,即黄色系和红色系。红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小;黄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大。黄色系向日葵又可分为柠檬黄色和橙黄色两个亚类。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中含有的花青苷共有9种,但这9种花青苷中只有其中的一种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对红色向日葵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素,其糖苷类型主要是和葡萄糖、鼠李糖和/或阿拉伯糖结合的配糖体;而在纯黄色的向日葵中未检测到这些花青苷,说明矢车菊类花青苷是红色向日葵舌状花显现红色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胡睿川 《花卉》2011,(2):22-23
菊花的不同花色可通过杂交获得。可用不同颜色的父母本杂交并经多代筛选培育出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菊花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花香清醇怡人,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向来以素雅高洁著称,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宋人周敦颐认为菊是“花中隐逸者”,象征着品行端正的隐士,具有超凡脱俗之气。王安石在《咏菊》中也表现出对菊花的钟爱之情:“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峰。  相似文献   

7.
王韡  戴斌  谢慧慧  柯燚  陆小平 《北方园艺》2011,(12):118-121
用薄板层析法对菊花花朵"黄白变色"的特性进行了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早期,花瓣呈黄色,主要是β-胡萝卜素(Rf=1)的作用。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被大量降解,花瓣变为白色。同时,对一朵间色花(半白半黄)的突变性状进行了遗传保存试验,结果"二乔"性状难以固定,推测这种表型是花色嵌合所致,且这种突变属于不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8.
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Kitamu)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并存,且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菊花的种类多种多样,品种区分与形态分类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就观赏菊花的分类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将菊花进行详细的鉴定与分类,旨在为菊花遗传育种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一些就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菊花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是菊科菊花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和世界最主要的观赏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菊花在衰老进程中花色变红的机制,以317个菊花品种为材料,对其花色的变化进行田间调查,将其划分为7大色系,结果表明有202个品种在衰老过程中会发生变红现象。选择不同色系109个变红明显的品种,以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色差仪测量3个时期的花色表型,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5个品种‘白皇后’、‘蒙白’、‘南农玉扣’、‘南农绿冻’和‘伊比斯阳光’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菊花的衰老过程中,花瓣表面明度L*值降低,红度a*值升高,颜色逐渐变红。5个品种花瓣中的类黄酮,尤其是花青素苷的含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此外,丙二醛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综合各项指标,菊花花瓣衰老过程中花青素苷的积累是引起花瓣颜色变红的关键因子,推测是花青素代谢途径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11.
对东方百合、兰州百合和细叶百合在花器官分化完成后的发育过程进行跟踪测量观察。结果表明:3种百合花器官的形态发育过程呈"慢-快-更快"的变化规律。各个发育阶段所持续的时间随百合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并据此分别建立了四阶多项式数学模型,R2值最高达0.9968。  相似文献   

12.
 在非洲菊(Gerbera hybrida) 舌状花离体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外源NH4+对花瓣着色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0 mmol·L-1NH4+明显抑制舌状花花瓣的着色与展开, 宽度、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明显下降。对照(3%蔗糖溶液) 舌状花花色素苷含量在36 h后开始缓慢增加, 54~84 h快速积累, 以后增加较慢。在36 h之内进行NH4+处理, 可完全抑制着色与展开, 而36 h之后进行处理则抑制作用减弱。NH4+处理时间长于12 h, 则抑制作用更加明显NH4+处理下, 蔗糖含量的增加能够促进花色素苷的积累, 果糖、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不影响NH4+对着色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百合花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滢  窦晓莹  包放  郎利新  白锦荣 《园艺学报》2015,42(9):1747-1759
百合花色主要由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形成,一般粉色和棕色花中主要成分是花青苷;黄色和橙色花中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红色是由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共同组成。百合花色的遗传现象比较复杂。目前初步构建了几个群体,通过遗传连锁图谱标记了花色相关位点。百合中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大部分结构基因已经被克隆和研究。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转录因子LhMYB12调控百合花被片中的花青苷的有无,其转录水平调控花青苷的颜色强度和着色类型。本文总结了百合花朵的着色机理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百合花色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菊花组织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地红”、“金丝菊”、“红线金钩”、“天王山”、“风清月白”、“东海月”、“富士丽花”、“北京红”、“彩霞万缕”、“金龙盘红”、“光辉”、“金钩挂月”、“星火”、“墨荷”、“美国粉”、“绿牧丹”、“满江红”、“红世界”、“清水岸”、“绿朝云”20个菊花品种为试材,以菊花的花蕾作为外植体,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不同菊花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菊花品种无菌繁殖系的建立、愈伤组织的诱导、芽的诱导以及生根状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切花夏菊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夏菊品种夏黄为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切花夏菊的促成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经过适当 的种苗准备、采穗时间、插穗冷藏等处理以后,夏黄的始花期可提前到1月上旬。叶面喷施乙烯利1000mg/L以后组侏形成脚芽的数量多于传统的施肥埋土处理。乙烯利处理后侧芽表现为莲座状生长,而脚芽生长正常,但量以脚 和侧芽为插穗进行促成栽培时,脚芽开花较晚,表现出更旺盛的营养生长特性。扦插、定植日期较早时开花较早。插穗冷藏后,从定  相似文献   

16.
辣椒果皮颜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品成熟期果皮紫色(245)、绿色(246)、乳白色(247)的3份辣椒品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45×246和245×247,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通过目测分级、色差仪分析测定P1、P2、F1、B1、B2、F2各单株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L值、C值和颜色级值,并应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遗传为细胞核遗传,紫-绿组合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性状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混合多基因模型,即D-2模型,其L值、C值和颜色级值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39%、91.39%和82.26%;紫-白组合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多基因模型,即E-0模型,其L值、C值和颜色级值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02%、94.34%和97.54%。表明主基因遗传力较强,多基因遗传力和环境效应影响弱,在育种时对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的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