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民  张弩 《茶业通报》2001,23(4):39-40
宜昌地处鄂西南、长江中上游结合部 ,这里重山叠覆 ,雨量充沛 ,气候宜人 ,有着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 ,近些年 ,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发展 ,先后多次制定和出台了以茶叶为主的多种经济优惠政策 ,使宜昌茶叶得到迅速发展 ,业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现有茶园面积 1 92 6 7hm2 ,1 999年茶叶总产达到 8984t,产值达到 1 .9亿元。全市茶叶在全省乃至全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良种、二大市场、三大茶类、四大品牌”的优势 ,即自选自育“宜红早”品种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良种 ;初步形成了宜红茶为主的国际市场 ,以采花毛尖…  相似文献   

2.
4月25-26日,在首席专家杨亚军研究员带领下,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阮建云、梁月荣、黎星辉、林智、李尚庆和遵义综合试验站的王家伦、王国华等来到贵州凤冈县举办"国家茶叶技术体系科技西部行"茶产业技术咨询活动。在凤冈县茶叶生产专业镇永安镇田坝村举行的启动仪式上,首席专家杨亚军表示,支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致富一切工作是国家茶叶技术体系出发点、落脚点。包括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的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茶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科技西部行计划,旨在针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通过科技咨询、培训、指导等科技服务工作,帮助解决茶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武陵黔东北,境内山峦叠嶂,溪水飞瀑流泉,气候温和,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气候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茶叶发展,特别是2007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的文件精神,把茶叶发展列入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  相似文献   

4.
付竹新 《茶业通报》2002,24(2):41-41
1大别山茶区的英山县,既是全国绿茶(名优茶)之乡,又是湖北省产茶大县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690hm2,其中投产茶园5667hm2,1999年产茶9467t,茶叶系列产值2.23亿元。全县80%农户都种茶,农民脱贫靠种茶,致富也要靠茶叶,是成千上万农户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直接真走向市场经济的产业。2当前,世界茶叶市场前景广阔,有机茶增长很快,年均增幅25%以上,国内消费潜力更大,我国人均年消费只有300g,低于世界500g的水平,随着我国加入WTO,对茶叶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茶叶企业将接受到严重的挑…  相似文献   

5.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4,32(3):8-12,19
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通过各级茶叶管理部门、茶叶企业、茶农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改变观念,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广和发展名优茶,加大茶园基地建设,加快茶叶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6.
谢继金  叶以青 《贵州茶叶》2006,34(3):32-33,36
初制茶厂是将茶树鲜叶原料转变成茶叶产品的加工场所,其环境条件、厂房设备、加工过程等状况如何,对茶叶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行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和关口。在茶叶生产实践中,除了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叶标准,掊育和管理茶园外,把长期处于农副产品粗放加工型的茶叶初制加工,  相似文献   

7.
加快安顺茶叶流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精神,现结合安顺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我从茶叶流通的视角,阐述加快安顺茶叶产业发展的肤浅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少武 《茶业通报》2009,31(1):47-48
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茶叶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日益森严,使茶叶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系统分析我县茶叶产业现状,探讨我县茶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新民  张弩 《茶业通报》2000,22(1):13-15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宜昌三峡茶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突破性发展多种经济的优惠政策,使茶业逐步成为宜昌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茶叶“562”工程,(即亩产茶50kg,名优茶总量达到6000t,实现税收2000万元),印发“宜昌市茶叶产业化实施意见”,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的大发展、大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又把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全面推进茶叶“七化”建设,加快实现“七增”目标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致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再上新台阶。1 宜昌市茶叶产…  相似文献   

10.
王强 《科学种养》2013,(11):7-8
纳雍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汤色嫩绿透明、滋味清香、回味甘甜,早在清朝时所产的“姑箐茶”就曾作为名茶上贡;而今的“贵茗翠剑”“康苠银针”“府营香翠龙”等也开始走向市场。纳雍茶叶逐渐成为农户从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绿色产业,是…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纳雍茶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在人们的饮食和保健中日显霞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赵彩萍 《茶业通报》2004,26(3):136-137
宿松县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山区五个乡,全县现有茶园993.3hm2,其中可采茶园613.3hm2,年产优质茶可达110t茶叶总产值555万元。近年来,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茶叶约占16%,茶叶是山区乡镇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物。宿松县茶叶生产虽然面积只有1000hm2,但分布广泛,有一定规模的茶场只有5家,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4%,绝大部分的茶园仍分散在千千万万的茶农手中,茶叶生产仍处在茶农分户制作,提篮叫卖的水平,茶农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农户家庭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现,农民增收慢、山区致富难和山区贫困人口多等…  相似文献   

12.
浅析了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茶叶产业发展优势和加工生产潜力,提出了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和主要措施,通过确立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优势区域原料生产基地和地方特色茶产业,以达到加快发展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宣州区特色产业,也是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本文就宣州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困难和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茶叶核心力,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建设种植基地,夯实茶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企业竞争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响宣州茶叶,改造优化升级茶叶加工厂,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知道陕西省紫阳县是个茶叶大县,茶叶年产值近6亿元,10万茶农因茶致富。其实,紫阳县还是一个畜牧大县,2011年全县生猪、山羊、家禽饲养总量分别达到69万头、20万只、170万羽,总产值5亿多元,较4年前增长了两倍多,很多农民得到了畜牧产业发展带来的增收实惠。  相似文献   

15.
霍大梅 《种子科技》2024,(6):134-136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贯穿古今,品茶文化促进了一系列茶叶种植加工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精细化管理运用于茶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茶叶种植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基于此,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了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关键环节,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岳龙 《贵州茶叶》2005,33(1):28-32
笔者对黔北茶叶特色产业经济带中心区的湄潭县、凤冈县等地茶叶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进调研分析得出:黔北茶叶产业发展有忧患,更有潜力。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州茶叶种植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等特点,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市场上有较好的知名度,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茶叶产业有了较好的发展,是州农业规划发展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为明确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找准一条农民稳定增收的发展路子,根  相似文献   

18.
南岳区茶叶产业发展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走过半个多世纪漫长风雨和坎坷。目前发展到拥有上规模的万亩高山茶园,并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有机茶出口基地项目县,且拥有多家上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南岳茶叶产业发展一路走来,不只为当地茶农脱贫致富,更为南岳旅游业带来蓬勃生机,创造了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茶业通报》2014,(1):48-48
正2014年1月21日,安徽省金寨县副县长张正竹率县农委一行深入油坊店乡调研茶叶产业发展。先后深入黄良、朱堂、面冲三个村茶叶基地,详细了解油坊店乡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现状并召开产茶大村书记主任、茶叶大户和茶叶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认真听取参会人员提出的油坊店乡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茶叶产业发展意见。张正竹在听取多方发言后指出,茶叶产业是油坊店乡的主导产业,是油坊店乡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何宗海 《贵州茶叶》2007,35(1):35-40,F0003
茶叶产业是我县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我县宗业资源,形成拳头,全面提升印江茶叶的知名度,逐步形成为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使茶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