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贮存时间 种蛋必须经一定时间贮存,再进箱入孵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据试验,产出2天内的新鲜种蛋入孵将会降低孵化率,一般贮存3天后孵化率逐渐提高,贮存8天后又会降低。所以,种蛋必须经一定时间的贮存,使蛋白液化,蛋黄得以转动,减少蛋白对气体交换的阻碍作用,以满足胚胎发育对氧气的需求。据试验,蛋刚产出时,蛋白pH值为7.6左右,大约等同于血液pH值。而胚胎生长的理想pH值应为8.2~8.8。种蛋贮存过程中,随着溶解的二氧化碳从蛋白中渗出,使pH值逐渐升至9.0左右,有利于促进氨基已糖等营养物质的释放,以保证孵化中胚胎生长的需要。2 贮…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主要功能是控制和调节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如果缺乏,则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种鸡生产中,若种鸡发生维生素缺乏和不足,就会影响种蛋中维生素的含量,进而影响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最终影响孵化效果。某鸡场曾因种蛋维生素缺乏,致使孵化过程中胚胎畸形,出雏率过低,健雏率下降。1孵化情况某孵化场在98年7月10日、17日、23日共入孵三批种蛋,每批入孵数分别为15000枚、1688枚、15000枚,入孵种蛋均为5天内收集的种蛋,贮存条件为带有空调的贮藏间,室温在15℃-18℃,温度…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汝敏  黄伟霖 《中国家禽》2004,26(13):13-16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0.8℃,相对湿度89.9%),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天,4~6天,7~9天,10~12天)、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试验结果表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一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一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天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天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我县某种鸡场在某次种蛋孵 化过程中,出现二照期(即19天落 盘时照蛋)死胚剧增,造成孵化率 大幅度下降,雏鸡质量受到影响, 经检测为种蛋在蛋库贮存中受到 霉菌污染所致。 发生情况:种蛋为艾维茵父母 代种鸡所产,由于鸡苗销售淡季, 种蛋贮存时间最长达13天,平均 贮存时间为7~8天,落盘时照蛋 死胚剧增到5%~7%。出壳的雏鸡 弱雏稍增,多患脐炎。  相似文献   

5.
将新鲜种蛋和贮放 4d、 8d和 12d的种蛋同时入孵 ,在入孵的第 2 ,2 4 ,48和 66h分别抽取 4组贮放不同天数的种蛋 ,测量蛋重丢失、蛋清pH值和蛋清厚度。结果表明 ,在孵化过程中 ,种蛋水分蒸发有利于蛋清向胚盘提供营养物质。新鲜蛋入孵后 2 4h的蛋清变化 ,相当于将种蛋贮放于 18℃、相对湿度 75%的环境中 4d的变化。种蛋入孵前贮放的最佳时间是 4d。  相似文献   

6.
种蛋的贮存时间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禽市场疲软、孵化器具周转不便,或者避开春节期间不出雏时,我们会把种蛋长时间贮存起来。由于贮存时间和种鸡龄期的差异对孵化率的影响程度不同,笔者在孵化生产中,对贮存时间不等的种蛋,进行过多批次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种蛋是慈溪市益大实业公司龙山养鸡场提供的艾维茵商品代肉用种蛋,种鸡龄45周。2.孵化机是依爱FJ-FB19200。3.整个孵化过程采用变温孵化,7天胚龄照蛋,19天胚龄落盘,试验种蛋全部同机孵化,同进同出。孵化期间施温给湿方案见表1。4.本次试验日期为2002年9月3~24日,与此前试验相比较最具代表性。表1试验用施温给…  相似文献   

7.
一、温度:种蛋贮存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0-15℃。超过20℃以上,胚胎就会开始生长发育。二.湿度:种蛋贮存室(库)的相对湿度应为70%-75%。湿度过大,种蛋易发霉变质;湿度过小,种蛋内的水分就会蒸发。三时间;孵化用种蛋,贮存期最多不宜超过15天。贮存种蛋三注意  相似文献   

8.
<正>除非在饲养规模很大的种禽场,每天生产的种蛋近万枚,能够满足一次孵化装箱的需要,一般情况下,种水禽场的种蛋并不是产出后的当天就立即开始孵化,而是要在蛋库中存放一定时间,待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再入孵。种蛋产出后有一个必要的孵前存放期,据有关资料报道,如果种蛋产出后直接入孵会造成弱雏增多甚至孵化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孵前存放有助于气室的形成,而气室是为啄壳前雏禽提供氧气的主要场所;其次,孵前存放是胚胎一个必要的休眠期,也  相似文献   

9.
种蛋质量,例如种蛋的大小和蛋壳质量,是决定孵化率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种蛋经过孵化均能成功孵育。但是,其他不直接影响种蛋质量的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也同样重要。1998年笔者接受了一个课题———记录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系的种鸡对受精率和胚胎早期死亡的影响。这项研究要在孵化后的5~7天照蛋来计算受精率,在这个实验中笔者记录了大头朝下及蛋壳破损的种蛋。在16个种鸡群中,从每个鸡群选10个蛋盘进行记录。虽然,不同鸡群孵化率不同,然而,多数样本中大头朝下及蛋壳破损的种蛋孵化率会降低。摆放种蛋的质量比种蛋质量对孵化…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以1600枚36周龄的合格种蛋为试验素材,分别在15℃和25℃的贮存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为65%),将贮存时间0、1、2、3周的种蛋置于同台孵化机进行人工孵化,测定分析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种蛋贮存温度为15℃时,贮存1周不影响种蛋孵化效果(P0.05),贮存2周对种蛋孵化效果影响显著(P0.05),贮存期超过2周种蛋孵化效果下降严重(P0.01);种蛋贮存温度为25℃时,1周内的种蛋孵化效果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下降显著(P0.05),贮存期超过1周的种蛋孵化效果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鸭蛋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孵化效果显著下降,贮存温度达到15℃时,种蛋贮存不宜超过2周,贮存温度达到25℃时,种蛋贮存不宜超过1周。  相似文献   

11.
1选择种蛋应来源于管理完善、免疫科学、饲喂配合日粮、体质健康、生产性能好的种鸡群。要求产蛋率在80%以上,才可以收集种蛋入孵,产蛋率和受精率低时不宜做种蛋。并且最好是种鸡在产蛋前、中期所产  相似文献   

12.
家禽春孵季节已到来。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受11种因素影响,应全面地综合考虑。 1.无精蛋多。种蛋未受精或入孵前胚胎已经死亡。 2.早期胚胎死亡。种禽群有传染病,孵化器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贮存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13.
种蛋正常孵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为探讨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与孵化效果的关系,我们对孵化生产中纯种来航鸡种蛋的失重情况进行了测定试验。 随机抽取孵化生产中纯种来航鸡种蛋220枚,编号统计后同机孵化,每两天称重一次(精确到0.01克),共称重10次。经入孵后第六天照检,取出无精蛋19枚,在孵化的第6天和18天检查死胚情况。根据全期种蛋的失重大小分三组分别统计分析出雏情况和胚胎死亡情况。 结果表明,从入孵到孵化18天全期平均失重率为11.74%,但受精蛋在每一时期的失重速度并不相同,从开始入孵到第8天种蛋失重率逐步上升,8~12天失重速度逐渐变慢,而后又随孵化天数的增加失重率逐渐增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旨在应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方法分析蛋鸡孵化成绩的影响因素.实验收集2019年1305个批次26~67周龄共7141431枚种蛋孵化数据,利用R软件程序包rpart进行统计分析.决策树分析结果表明种鸡周龄和种蛋贮存时间是影响种蛋孵化成绩的主要因素,入孵月份和胚胎苏醒也影响孵化成绩.种蛋贮存天数对死...  相似文献   

15.
鹅种蛋人工孵化的流水操作程序为:收集种蛋→种蛋消毒→挑选种蛋→种蛋贮存→孵化室→种蛋再消毒→上蛋入孵→照蛋→落盘→出雏,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种蛋消毒种鹅刚产出蛋就与带菌的舍内空气、粪便等传播疾病的媒体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种蛋表面的微生物成倍快速增殖。种蛋虽有胶护膜、蛋壳及内外壳膜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抗菌性能,细菌仍可通过蛋壳表面的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到胚胎的发育,甚至导致胚胎死亡,这对孵化率和雏鸡质量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种蛋收集后应及时消毒。一般在鹅舍的消毒室进行…  相似文献   

16.
冬春是孵化鸡的黄金季节。孵小鸡前,种蛋的选择和保存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和雏鸡的品质。1种蛋的选择1.1种蛋的来源应选用来自饲养管理良好的健康鸡群所产的鸡蛋,病鸡产的蛋不要用于孵化,因为有些疾病往往通过鸡蛋传给下一代。种鸡的年龄与孵化率也有关系,一般鸡在第二年产的蛋较好,孵化率较高。1.2新鲜种蛋的标准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孵化率也有直接的关系,要求越新鲜越好,一般七天内的种蛋最好,最长不能超过十五天,十五天以上的种蛋孵化率逐渐降低。新鲜种蛋表面复有一层霜状物,表面鲜艳,气室小。陈蛋则光泽暗浊,气室大。另外,适于孵…  相似文献   

17.
种蛋的孵化率与其受精率、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苗鸡的质量也与种蛋的品质和孵化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选用合格种蛋对孵化工作尤其重要。1996年8月至11月间,我省鸡蛋价格暴涨,导致鸡荣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些孵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按标准过早地对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收集种蛋,或者延迟种鸡淘汰时间继续生产种蛋,驻里m现了种蛋孵件家和鸣笛质量的下降。某孵化户饲养1300套罗曼父母代种鸡,150日龄开始人工授精,一周后收集种蛋并入孵,该批种蛋蛋重平均为52克,受精率仅为72%,弱精蛋偏多,孵化率仅为64%,并且雏鸡…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 首先,种蛋应来源于管理完善、饲喂配合日粮、生产性能好、受精率高、体质健康的种鸭群。其次,应选择新鲜的种蛋用于孵化。在感官上,新鲜种蛋表面有一层霜状物,陈旧蛋则表现为发亮。存放时间过长的陈旧蛋还表现为气室过大、散黄,甚至浑浊、变黑、有臭味等,如利用照蛋灯则很容易看出。  相似文献   

19.
分别选择新鲜和贮存 5d的伊莎褐种蛋 12枚入孵,在种蛋入孵后的第 2、 24、 48和 66h末,每组分别随机抽取 3枚,测种蛋失重、蛋清厚度和蛋清 pH值。结果表明,新鲜蛋在入孵后的前 48h的变化比较迅速, 48h后的种蛋失重、蛋清厚度和蛋清 pH值与贮存 5d入孵的种蛋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20.
影响蛋鸡孵化成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种蛋受精率 种鸡的品种、日龄、营养、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细节问题都是影响受精率的重要因素,而受精率是决定出雏率的先决条件.衡量孵化成绩的重要指标是受精率和孵化率,而不能将上孵率作为衡量孵化的指标.在孵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早期照蛋和打蛋来检测受精率的情况.照蛋很关键,是判断是否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的直接依据.有经验的场区在第4~5天进行早期照蛋,能够节约成本,但因精确度问题和技术难于掌握不能进行推广.在第8~10天照蛋很理想,能够较准确淘汰无精蛋和死胎.在第18天照蛋,发育好的颜色暗,发育差的或死胎的颜色发亮.血环蛋可以定位为血蛋或早死蛋,不用打蛋.第8~10天时,选择三盘进行打蛋可以获得无精蛋和早死率,出雏日打蛋可以获得中晚死率.早死率应该小于5%,如果高,则需要调查种蛋处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