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荆州某鸡场11月下旬购回艾维茵鸡苗2900只,育雏期(1日龄~27日龄)高床平养,暖气保温(转群时舍温15℃左右),饲槽人工供食,饮水器饮水,27日龄转入肉鸡舍,全阶梯笼养,饲槽人工喂料,水槽供水。全期使用华美颗粒料。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按常规方法免疫,27日龄转群后,次日遇到大雪和低温天气,最低温度达一8℃,因舍内无升温设备,舍温0℃左右,持续时间2周,为减少穿堂风,用纸封窗,用于保温,随即鸡群开始发病、死亡,27日龄~47日龄共死亡587只,死亡率对.8%O1临床症状及病理剖…  相似文献   

2.
荆州某鸡场11月下旬购回艾维茵鸡苗2900只,育雏期(1~27日龄)高床平养,暖气保温(转群时舍温15℃左右),饲槽人工供食,饮水器饮水,27日龄转入肉鸡舍,全阶梯笼养,饲槽人工喂料,水槽供水。全期使用华美颗粒料。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按常规方法免疫,27日龄转群后,次日遇到大雪和低温天气,最低温度达-8℃,因舍内无升温设备,舍温0℃左右,持续时间2周,为减少穿堂风,用纸封窗,用于保温,随即鸡群开始发病、死亡,27~47日龄共死亡587只,死亡率218%。1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较差,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摇头,喷嚏,…  相似文献   

3.
鸡绿脓杆菌病是由假单胞菌属脓杆菌引起的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局部或全身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刚出壳的雏鸡发生绿脓杆菌病可造成毁灭性损失,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笔者在近几年内从事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雏鸡(10日龄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就在海南新希望饲料公司的一养鸡户(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黄思村林某所养一群3000只麻花鸡)所养雏鸡发病过程简述于后。林某于2001年10月4日购进一群由广东省运来的麻花雏鸡3000只,饲喂希望牌611#改良土杂肉小鸡破碎料。由于禽主事多而没顾上保温,导致进雏前2d舍温在30℃。第…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我场饲养的一批1.5万只海兰白鸡,从35日龄起,至44日龄,每天死亡鸡由正常的1-2只增至3-5只,稍超出正常死亡。由于死亡数量不大,没有采取治疗措施,只强调改善舍内环境,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潮湿度, 10 d内死亡数量没有变化。从45日龄起,死亡开始增加,最高日死亡36只,经诊治后好转。50日龄转群后,随着环境的改善,死亡停止。从35日龄至50日龄,因葡萄球菌病死亡136只,占入舍数0.86%。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仅个别病鸡打蔫,精神不振。在35日至44日龄期间,病死鸡有 1/ 3表现皮肤…  相似文献   

5.
用鸡减蛋综合征(EDS-76)郑州分离株(Z16)人工感染不同日龄HI抗体阴性的褐壳蛋鸡,除10日龄雏组外均表现良好的抗体反应。攻毒后二周,10,40,70,120,200,360日龄各组鸡的HI抗体依次为2.7、6.3、9.7、9.8、8.9、9.0(log2),200,360日龄组鸡感染后出现典型的EDS-76症状,产蛋率分别下降45%和15%,但360日龄组异常蛋数量较少,恢复也快些。120日龄组无明显症状,但开产期推迟,亦有软、破蛋现象、用200日龄组(罗曼品种)感染后20~50天内下的蛋作喂饲试验;均可使3/4阴性鸡出现7~9(log2)抗体反应。300日龄来航鸡感染后不见产蛋下降和蛋壳异常.但可检出8(log℃2)左右的阳性抗体。用其感染后5~15天内下的蛋饲喂阴性鸡,仅能使1/4鸡出现短暂的低抗体反应,表明对EDS-76病毒敏感性存在着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 9日 ,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 4 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 ,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 ,次日发病 35 6只 ,3日后开始死亡 ,共死亡 12 9只 ,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群鸡 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 ,7日龄免疫鸡新疫城Ⅱ系苗 ,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 ,70日龄免疫鸡豆苗 ,至 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110日龄时转群 ,结合转群用隔夜凉开水溶解Ⅰ系苗 ,蘸笔用保温瓶内开水烫涮后 ,蘸苗于翅膀内侧无毛处刺种两下。免疫鸡新城疫Ⅰ系苗后 ,于次日发病 35 6只 ,发病率 73% ,发病后病鸡按 2 5mg/kg·体…  相似文献   

7.
1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选择商品代福清三黄鸡300只,种源来自福建福清。试验于1999年7月在福建省福州大福有限公司试验场进行。开放式鸡舍,平面饲养,保温10d,舍温32℃左右,然后脱温饲养,气温26℃以上。采用24h光照,晚上人工补光,2-25W/m’,自由采食,饮水为80m地下深井水。按常规免疫。饲料为福州大福有限公司生产,l-2日龄用三黄鸡花料对附(颗粒料,粗蛋白19%),22-42日龄用三黄中鸡料Zll#(颗粒料,粗蛋白18%)。饲养密度:l-10日龄,40只/米’2!0日龄后,9只/米’。2试验方法将id划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为A,B,C,D,E…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辽宁省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育雏成活率100%。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鸡新城疫11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16只,成活率98%(1961/2000)。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鸡IO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  相似文献   

9.
一温度和湿度控制 雏鸡进舍前要提前24-48小时进行预热,地面垫料温度要求达到32℃。1-7日龄鸡舍温度控制在29~32℃,保温伞下温度为40.5℃;8~14日龄舍温在28~29℃;15天以后可以降到26.7℃;从15日龄开始,鸡舍温度控制指的是鸡体感温度的控制,主要包括气温、风速和湿度等三方面因素,表1是不同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下鸡体感温度变化情况。当鸡舍温度和湿度超过一定数值时,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下旬,鹿泉市某鸡场4~5周龄肉鸡群发生以呼吸困难和腹腔积液为特征的病例,给该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鸡群受应激情况11月22日转入育成舍后,舍温由25℃左右降至18℃左右。26日(28日龄)中午开始刮6~7级大风,至27日凌晨。刮风时鸡舍铁质门窗因大风而“哐哐”作响,冷风从门窗呼呼吹入舍内,使舍内温度由18℃左右降至13℃以下,此后舍温一直保持在12℃左右。11月27日(29日龄)时对全鸡群进行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点眼,并对每个鸡笼的饲养密度进行调整。11月29日中午又开始刮6…  相似文献   

11.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于德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区畜牧兽医总站,131200)1990年6月25日某养鸡户从本乡孵化场引进220只肉用AA仔鸡,采取锯未垫料平面饲养。到27日龄时发病146只,10余天死亡76只,死亡率达52.1%。病鸡表现羽毛逆立,眼闭合...  相似文献   

12.
狄高辛标记DNA探针对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狄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特异性DNA探针,对自然感染鸡羽囊、人工感染鸡羽囊和脏器、同居感染鸡羽囊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然感染鸡,其羽囊最早出现阳性的日龄为42日龄,随日龄增大,羽囊阳性检出率升高,150日龄达最高峰(26.7%)。以后则阳性率显著下降(6月龄为0.48%,1年以上为0.24%)。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国际标准强毒(MDV-GA强毒)后3d,就可从5只鸡中3只的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等脏器检出Ⅰ型MDV-DNA;25d,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MDV-DNA;同时,感染后10d,就可从羽囊检出MDV-DNA,15d羽囊检出阳性率达100%。同居感染鸡从羽囊排毒的最早时间为同居后31d,即接触强毒21d后开始持续排毒,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13.
青年鸡发生盲肠肝炎病的诊治孙为成(安徽造纸厂养殖公司232007)某鸡场饲养一群罗曼商品代蛋鸡6500多只在饲养到76日龄时,鸡群中陆续出现了死亡现象,最多的一天死亡达2.7只。整个发病期间共死亡184只,占全群鸡数的2.8%,经诊断为盲肠肝炎病。由...  相似文献   

14.
鸡减蛋综合征的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减蛋综合征(EDS-76)郑州分离株(Z16)人工感染不同日龄HI抗体阴性的褐壳蛋鸡,除10日龄雏组外均表现良好的抗体反应。攻毒后二周,10,40,70,120,200,360日龄各组鸡的HI抗体依次为2.7、6.3、9.7、9.8、8.9、9.0(log2),200,360日龄组鸡感染后出现典型的EDS-76症状,产蛋率分别下降45%和15%,但360日龄组异常蛋数量较少,恢复也快些。120  相似文献   

15.
1996年6月,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作新城疫I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66只。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鸡10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105/1961)。在确诊为弧菌性肝炎后,经用庆大霉素肌注,唆乙…  相似文献   

16.
将每组8只1日龄白洛克鸡的几个组,分别以新城疫病毒(NDV0B-1和VG/GGA珠点眼免疫;部分鸡到17日龄时进行二免。对免疫过1次或2次的8组鸡,到30日龄时以速发型嗜内脏型新城疫强毒(vvNDV)Calif-1083株进行肌注或点眼攻毒。一组未免疫的对照组进行点眼攻毒。攻毒结果:8只未免疫的对照鸡全死亡;经B-1株免疫的16只鸡中有2只死亡;而经VA/GGA株免疫的16只鸡中却无一死亡。攻毒前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情况该群鸡1 700只,45d龄左右,开始零星发病,3天后病鸡不断增多并出现病鸡死亡,第五天死亡数量达78只,期间曾用对症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于是上报疫控中心剖检。群鸡发病率为20%,死亡数率为10%左右。2临床症状鸡采食量下降,个别鸡排出黄绿色稀粪,病鸡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呼吸时出现呼噜声、咳嗽、并伴有身体发热(42℃~43℃)现象,个别鸡伸颈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1998年7月某养鸡户饲养2100只罗曼商品蛋鸡,60日龄前平面网养,鸡只生长发育以及成活率均较理想,成活率为96.7%。61日龄时转群上成鸡笼,80日龄时发现鸡群有拉白色稀粪或个别拉绿粪,但无死亡,饮食正常,禽主怀疑为鸡白痢杆菌病或大...  相似文献   

19.
蛋鸡大肠杆菌性脑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细菌性疫病 ,但蛋鸡脑炎型的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中发生较少。 2 0 0 0年 12月份以来 ,我们在门诊中处置了 2例以昏睡、瘫痪和头颈震颤为主要特征的鸡大肠杆菌性脑炎 ,现总结如下。1 发病情况两群鸡日龄分别为 2 8日龄和 15 0日龄。 2 8日龄鸡 10 0 0只 ,发现病鸡 6只 ,死亡 2只 ,15 0日龄鸡 30 0 0只 ,发现病鸡 30只左右 ,无死亡情况。2 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头颈震颤、扭颈、角弓反张 ,伴发昏睡、瘫痪 ,多数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下痢。成鸡个别有肿头症状 ,产蛋下降。3 剖检变化脑膜充血 ,大脑半球后侧…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ero细胞弱毒疫苗(VCV901)病毒滴度为10 ̄(7.3)~10 ̄(8.3)TCID_(50)/0.05ml.疫苗经皮下、肌内、点眼-滴鼻和口服途径免疫接种雏鸡,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皮下接种14日龄雏鸡,免疫后8、14和21天攻毒,保护数分别为2/6、6/65/6,如在35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于二免后70天和115天攻毒.其保护数分别为6/6和5/6.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5TCID_(50)/只,用10、50和100培免疫剂量免疫雏鸡,临床表现均安全,不影响雏鸡增重.经易感雏鸡连传5代,疫苗毒力不返强.温苗在-20℃~-25℃至少保存一年,在0℃可保存一周,疫苗对鸡无致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