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疏勒河中游高盐生境长穗柽柳群落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生长于疏勒河中游重盐碱地和盐质沙丘2种高盐生境长穗柽柳群落进行调查,就该地区长穗柽柳群落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柽柳科植物相对其他科植物更适应这2种生境,长穗柽柳种群是该地区重盐碱地和盐质沙丘群落的优势种。2)重盐碱地分布长穗柽柳符合泊松分布;盐质沙丘分布长穗柽柳符合二项分布。3)重盐碱地群落优势种重要值依次为:长穗柽柳0.323、骆驼刺0.215、芦苇0.037、芨芨草0.029、西北天门冬0.018 4、大花罗布麻0.014;盐质沙丘群落优势种重要值依次为:长穗柽柳0.902、骆驼刺0.193、黑果枸杞0.081 4、芦苇0.020、花花柴0.006、红砂0.001。4)重盐碱地长穗柽柳与骆驼刺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态负联结,而在盐质沙丘长穗柽柳与骆驼刺生态联结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中点四分法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疏勒河中游流域盐质沙丘分布长穗柽柳群落结构组成:并采用离散分布模型的理论拟合、聚集强度指标和种间联结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群落类型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生态分布的联结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点四分法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疏勒河中游刚毛柽柳盐漠的群落结构组成;并采用若干离散分布模型的理论拟合、聚集强度指标和种间联结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群落类型各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生态分布的联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该群落的植物组成贫乏,以古地中海退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地中海至中亚成分为主,多为旱生植物或盐地植物;2.群落层次结构单一,覆盖稀疏(2.95%),优势种重要值依次为:刚毛柽柳1.3927,盐穗木0.8434,盐爪爪0.4390,黑果枸杞0.1845,小果白刺0.1401;3.刚毛柽柳个体植丛近于均匀的随机分布,表现出较强的扩散能力;盐穗木和盐爪爪倾向于集群分布,后者聚集强度较高;4.优势种间只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态联结性,种内个体及种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不明显,在生境不发生较大变动时具有相对稳定性;5.基于中点四分法的种间联结性测定,能够揭示种间最大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强度。  相似文献   

4.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面积种植。自1954年起,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长期被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亲本。尽管1980-1990年代我国曾引进长穗偃麦草用于防风固沙和牧草生产,但鲜有大面积种植的报道。全世界已审定推广了10个以上的长穗偃麦草品种,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选育的长穗偃麦草品种。2012年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组先后在北京、曹妃甸、南皮、海兴、东营等地进行多年多点种植试验,再次证实其耐盐碱高产特性。于是,2020年1月李振声提出了利用环渤海盐碱荒地种植耐盐碱牧草(如长穗偃麦草)建立“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此,需建立适合长穗偃麦草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技术、选育耐盐高产新品种。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长穗偃麦草耐盐碱、耐涝、耐旱等特点及牧草品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与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长穗偃麦草研究利用与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2011和2012连续2年在山东省高唐县盐碱地棉田中人为设置无草区、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了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牛筋草、狗尾草、芦苇等为主,2年总密度分别为202.0和291.6茎/m2,棉花产量损失为24.3%和20.3%;阔叶类杂草区以藜、马齿苋、鳢肠等为主,2年总密度分别为230.5和122.2茎/m2,产量损失为27.1%和60.2%;混合杂草区2011年以藜、牛筋草、稗草为主,2012年以藜占绝对优势,其次为马齿苋、牛筋草等,总密度分别为277.0和201.0茎/m2,产量损失为37.5%和68.4%。综合2年试验结果,在盐碱地环境中,阔叶杂草对棉花的单茎损失率大于禾本科杂草;杂草危害造成棉花的产量损失表现在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构成因素,其中对棉花成铃数的影响最大,杂草混合生长区成铃数2年比无草区分别减少34.0%和72.0%,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生长区可减少10.8%~53.6%;另外,杂草危害可使棉花株高降低0.4%~18.7%,棉花果枝数降低11.9%~18.0%,棉花单铃重减少6.3%~18.2%;棉花的保苗率减低0~3.6%。杂草对棉花产量影响程度大小与田间杂草种类、密度、生长量以及棉花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对盐碱地杂草群落组成以及杂草与棉花之间的竞争性关系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建成后植被恢复效果、生长动态、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及其演替的分析表明:植物生长季节,垂穗披碱草人工、半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高度的增长趋势符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规律,植被盖度的增长趋势符合“快(初期)-慢(中期)-慢(后期)”的规律。人工草地建植后第二年,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优势种群特征、草场质量和土壤特征因不同草地类型而有所变化。人工草地在建成后4年内植物群落由“生产稳定性”急剧向“生态稳定性”转化,呈现出明显的退化态势,退化原因与毒杂草侵入和有效养分逐步匮缺有关。加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成以后的后期管理如灭杂、灭鼠、施肥和禁止放牧等,对防止人工草地退化,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稳定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杂种F1代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谱的分析,探讨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Host)Nevski)、长穗偃麦草(E.intermedia(Host)Nevski)及其杂种F1代的酶谱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亲本同工酶酶带数目、迁移率、着色程度等差异不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与亲本相比,杂种F1代存在POD、SOD、PPO酶带丢失现象,但正、反交植株中均产生了一些亲本没有的新生带。杂种F1代EST酶谱与亲本基本相同,仅着色程度略有差异。杂种F1代植株的POD、PPO酶谱特征有偏向中间偃麦草的倾向,而SOD酶谱特征倾向于长穗偃麦草。杂种F1代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后代株系目标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蓉  张卫国  江小雷  张军 《草业科学》2010,27(10):96-103
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群落退化演替的植被特性及其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穗披碱草群落退化演替过程中,垂穗披碱草的优势度显著下降,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禾草功能群逐渐衰落,莎草、杂类草功能群渐趋兴盛;演替后期,群落性状趋于稳定。土壤特征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水分和容重逐渐回升,其中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铵态氮回升速率尤为显著。垂穗披碱草优势地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种间竞争的最小化和土壤肥力水平的持续稳定,其中氮素水平起主导性作用。补充氮素的最佳时机是垂穗披碱草优势度的峰值期或峰值前期。  相似文献   

9.
千姿百态的怪山是乌苏里江中游一大奇景,完达山人甚至给每一座山头都起了名字:金銮殿、蘑菇顶、齐天松……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中游流域足以称作东北地区最大的考古宝库,用“满山文物,遍地黄金”来形容毫不过分。
  1969年,整个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乌苏里江中游的一个小岛,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此激战数日,举世震惊……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黄河中游地区不同自然气候、资源、立地条件、畜牧业经营现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国内外良性生态畜牧业结构模式,确定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划分类型区、适宜的经营方式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畜牧配置措施,建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畜牧产业化总体发展格局,使畜牧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逐步过渡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整体轨道上,使区域现代畜牧业形成经营产业化、畜种品牌化、结构合理化;组成不同类型区生态气候多样性、畜牧业生态要素合理性、畜牧业生产规范性、畜牧业产品品牌性和生态经济高效性的畜牧支持服务体系.为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当地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三保 《家畜生态》2002,23(1):53-55
在研究黄河中游地区不同自然气候、资源、立地条件、畜牧业经营现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国内外良性生态畜牧业结构模式,确定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划分类型区、适宜的经营方式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畜牧配置措施,建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畜牧产业化总体发展格局,使畜牧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逐步过渡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整体轨道上,使区域现代畜牧业形成经营产业化、畜种品牌化、结构合理化;组成不同类型区生态气候多样性、畜牧业生态要素合理性、畜牧业生产规范性、畜牧业产品品牌性和生态经济高效性的畜牧支持服务体系。为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当地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魏伟  郝媛媛  张娟  刘惠峰  颉耀文 《草业科学》2014,8(11):2050-2059
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对231处植物调查样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数据和现有植物植被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群落和植被景观进行了分类和细化,研究了疏勒河流域植物分布随地形等要素所发生的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线性抽样测量法计算网格线上的相对频率,依据该指标对研究区植物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柽柳(Tamarix sp.)、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等群落为主,这些群落交错分布,相互影响,是研究区中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重要因素,形成了疏勒河流域独特的植被群落体系。沿不同的海拔,在垂直网格线上植被类型较丰富,分布较杂,相对频率均在50%以下,从景观异质性的不同梯度表现来看,优势种群中各植被类型的相对频率均不高,通过垂直方向上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植物群落和植被景观的整体异质性较低,更多表现为在异质化方向上的均质性。而沿纬度走向,水平网格线上植被分布单一,而且单一植被分布面积较广,优势种群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追播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暖地型草坪秋冬季追播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秋、冬季追播冷地型草坪草是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暖地型草坪冬季枯黄问题简单可行、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1~2002年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对15种(或品种)引种牧草进行适应性选择种植。以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状况、生物产量为主要指标,筛选适于该地区退耕还草的牧草种类,结果表明:苏丹草、甜高粱、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无芒雀麦、披碱草、沙打旺、阿尔冈金紫花苜蓿表现良好,适宜种植,其余7种牧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卫万荣 《草地学报》2019,27(2):350-355
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结构决定着种群内个体捕食风险水平的高低。警戒时间、警戒频次和警戒距离是评价小型啮齿类动物捕食风险水平高低的三个指标。2017年采用录像法对不同种群密度和植被结构中高原鼠兔个体的捕食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警戒时间比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高原鼠兔警戒频次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警戒频次差异不显著;而高原鼠兔警戒距离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原鼠兔的警戒时间所占比重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性,警戒频次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无显著相关性,而警戒距离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呈显著负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植被群落高度对鼠兔警戒时间和警戒距离的影响要大于植被盖度。以上结果说明,种群密度越大,植被高度越低,盖度越小,种群内高原鼠兔个体的捕食风险水平就越低。  相似文献   

16.
日本矮生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er)是一种喜湿、耐荫、耐寒的地被植物, 具有耐贫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在园林绿化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3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日本矮生沿阶草在该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还对其快速繁育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