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初,贵州省作出“生态立省”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立省”建设中要注重和培养新发展意识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当代环境与发展形势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森林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的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既继承于传统文化,又有别于传统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各种文化形式和内  相似文献   

4.
<正>一、生态文化理论的知与行1.生态文化内涵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广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自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在这个定义中:核心是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目标是实现"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生态意识、价值取向、社会适应是生态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必备条件。生态意识——追求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化是人类实现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生态文化的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物质形态上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从制度形态上强化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设,规范、约束人们和社会团体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人与森林的两种基本关系:认知与影响(经营利用),简述森林生态物质文化形成的过程,据此提出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基于认知产生的物质文化,二是基于经营利用产生的物质文化;基于认知又细分为基于个人角度和生产层面、基于群体角度和生活层面、基于社会角度和生存层面上的森林生态物质文化;基于经营利用对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组成则主要从经营利用的主体、工具、技术、产品和过程几个层次,分析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的产生和组成。  相似文献   

7.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物理、生物、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有理想、有理智,有境界的动物,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如家庭、单位、社团等组成社会群体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和谐平衡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支撑,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以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为主干形成的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  相似文献   

9.
<正>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及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科学的森林文化以尊重森林和自然规律为前提,既强调人类发展和人类创造,也尊重森林和其它生物的生存权利。森林文化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文化,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文化,也是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大众文化。从2010年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立足首都森林资源,以满足首都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态服务需求为目标,努力打造森林文化,开展系列森林文化活动,社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文明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运行的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态文明产生的必然性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生存的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社会孕育着生态文明的内在因素。其次,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为生态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第三,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刘建锋在众当的文化思潮中,生态文化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亲睐和理解。追溯“文化”(Culture)一词,它源于拉丁语“耕作”,倍人类干预自然用自己的劳动和技术得到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创造物。广而言之,它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林业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解,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重庆三峡库区为例,确立了林业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级别的标准:一级指标分为5个子系统,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和生态健康;二级指标共设置20个;三级指标共设置34个。研究最终结果将为实用层面的林业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  相似文献   

14.
南岭山区广西龙脊壮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龙脊壮族为对象,研究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观.从壮族核心文化,即物质文化的代表"稻作文化",精神层面的宗教信仰文化,以及两者的制衡点"乡规民约"制度文化3方面阐述该地区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分析南岭山区壮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观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园林城市--未来人居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一度成为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热潮。生态学专家认为,任何城市都是自然、人文、生态结合的“生态城市”,只不过有些城市生态合理,有些城市生态恶化而已。故我们要用全新的眼光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作为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居住模式,是建立在对未来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可利用基础上的,它是人类社会及其居住区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也是为了实现全球、全人类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把森林生态补偿从狭义界定扩展到广义界定,包括狭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税费、投资、贷款贴息和市场补偿等各种手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安排可以划分为以政府补偿为主导和以市场为主导两种基本形式,以政府补偿为主导的形式目前还停留在森林生态效益狭义补偿阶段和整体负补偿阶段。影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安排的主要因素包括产权不清、补偿主体不明确、交易成本高以及包括计量困难在内的森林生态效益复杂性等。需要从明晰产权,社区参与、生态宣传、生态产品计量与评价等方面促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海南省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开展的现状,建立了海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框架,包括三个方面:①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政策体系。从海南省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原则、范围、程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主体与准入制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的措施和建议;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组织体系。提出了建立包括监管体系、服务体系、科研体系三个横向层面,在纵向上包括省和县二个层面的评估组织架构模式,在形式上包括协议评估、林业机构咨询评估、中介机构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③海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方法体系(略),可为海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哲学智慧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系统的准确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对生态价值的全面把握、对生态文明的根本追求,其核心内容包括:万物相联、包容共生,平衡相安、和解共融,平等相宜、价值共享,永续相生、和谐文明。生态文化以追求真善美智圣为目标,以实现和谐生态,走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人的文明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人工林建设为背景 ,用贴现手段对人工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果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指标由分析指标和主体指标组成 ,分析指标由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四个方面组成 ,它是评价的基础 ;主体指标分成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 ,它是评价的核心。直接经济效果包括生产指标和投资指标 ;间接经济效果包括环境效果和社会效果。研究以安徽国家造林项目为例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切相关,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交叠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和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本文从认识论、组织制度、技术实践等3个层面揭示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当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