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周边的农村生产生活排污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排污系数法测算污染物负荷量,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与源解析。运用ArcGIS软件绘制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状况,同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并实施示范工程,以期为于桥水库周边面源污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源强系数法对2011年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测算,并分析北戴河海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旨在为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11年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农业面源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 768.27t,总氮(TN)为15 684.63t,总磷(TP)为7 821.18t,其中COD排放量是同年秦皇岛市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的6倍;种植业是N、P污染的主要来源,对TN和TP的贡献率分别为49.10%和85.83%,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对COD的贡献率分别为35.84%、33.40%、30.76%;四县农业面源污染明显比三区严重,其中昌黎县农业面源污染最重,北戴河区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演变规律,提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对策,为广西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单元,构建农田化肥和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清单,采用单元调查法测算2008—2019年广西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农业面源污染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水体面源污染的来源和现状,并根据水体面源污染的特殊性,提出了水体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包括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和农田污染物质的生态拦截技术以及建立健全国家级水体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预警体系,以期为全面控制水体面源污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干热河谷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干热河谷光热资源充足,干湿季分明,蒸发量大,适合发展热作、反季节作物和立体农业,但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特别是防治干热河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和方法。从这个角度出发,以我国干热河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为讨论对象,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介绍干热河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干热河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一般性原因和特殊的地方性原因,并针对其污染原因,讨论了各种传统的和新兴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应用于干热河谷地区的可行性和前景,以期防治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个旧矿区面源污染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植物改良土壤技术控制体系、缓冲带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3种矿区废弃地面源污染的控制体系,并提出矿区废弃地面源污染控制的机理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是分布最广泛的面源污染,分散性强,随机性高,严重影响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该文从化肥的施用,农药和农膜的使用,畜禽粪便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水产养殖业废水污染等方面综述了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四川省农业现状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永辉  尹昌斌  程磊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42-14844
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其特点的分析可知,采用基于技术的补贴手段能够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基于“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岩 《新农业》2015,(1):7-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归纳了铁岭市凡河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类别,对适合凡河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建立了农村面源污染管理制度及其长效运行机制,为其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综合调查的方法,对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31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用产污系数法、排污系数法测算区域内各类农业污染源产生与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并引入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和评价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TN、TP和COD的产生量分别为2 066.93、240.93和16 540.18 t,排放量分别为1 432.28、161.83和4 546.65 t;种植业源为该区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源,其等标污染负荷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总负荷(1 196.78 t PO43-)的57.79%,水产养殖业源、农村生活源和畜禽养殖业源所占比例分别为14.91%、14.25%和13.05%;TN、TP为该区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总负荷的50.26%和41.38%,COD只占8.36%;种植业源的TN和TP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36.08%和21.71%,是区域内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主要构成因子,也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选择改良苏湾群体的46个株系。收获前调查农艺性状,收获后考察穗部性状。[结果]在46个株系中,平均株高为249cm,最高为300cm,最低为195cm。穗位最高为124cm,最低为89cm,平均为108cm。叶片最多为22片,最少为18片,平均为20片。茎杆最粗为3.0cm,最细为1.6cm,平均粗度为1.9cm。穗长最长为19.2cm,最短为11.3cm,平均穗长15.6cm。穗行数最多为17行,最少为13行,平均穗行数为14.5。行粒数最多是38粒,最少是17粒,平均行粒数是30.5粒。最重穗重为190.8g,最轻为68.5g,平均穗重为143.2g。穗重变异系数最大,为19.8%。硬粒型占样本总数的89.1%,籽粒颜色以黄色和橙黄色为主。[结论]苏湾群体株系的多数性状符合育种要求。  相似文献   

12.
温度·时间·pH值对红茶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 3因素对红茶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因素对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 ,对茶多酚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氨基酸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pH值 >时间 >温度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茶黄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5min ;对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时间 >pH值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0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5种动物纤维的微观结构。[方法]以旱獭、青根貂、玛瑙、黄?、猸子为试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比较其鳞片层结构特征。[结果]旱獭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7.0°,鳞片高度平均值为7.76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3μm,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5.4°,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4.57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8μm;针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4.58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22μm,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4.7°,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1.14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0μm;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1.9°,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0.65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2μm,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4.8°,鳞片高度平均值为9.30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6μm;黄?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7.8°,鳞片高度平均值为4.33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24μm,绒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3.88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5μm;猸子针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8.66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36μm,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3.6°,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1.13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6μm。[结论]不同种的动物纤维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在内部超微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孙敏红  赵思东  谭文霞  李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09-11810,11817
[目的]为推进湖南省砂梨种植结构的合理化。[方法]对砂梨品种翠冠、清香、雪英、雪峰的田间生长性状、丰产性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筛选适合湖南栽培的早熟砂梨品种。[结果]4个品种的生长性状在湖南的表现为雪峰>清香>雪英>翠冠。雪英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多,糖酸比最高,故品质最佳,翠冠、雪峰一般,清香最差。雪英的果数最多,丰产性表现最好,翠冠较好,清香一般,雪峰最差。方差分析表明雪英综合表现最佳,翠冠表现次之,清香表现一般,雪峰表现最差。采用多维价值理论进行合成"合理-满意度"的定性分析表明雪英表现最佳,复合合意度最高为0.72,翠冠表现较好,清香表现一般,雪峰表现较差。[结论]定量和定性分析均表明雪英综合表现最好,可以成为湖南早熟砂梨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耐盐西瓜砧木筛选及其耐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通过NaCl处理筛选出了适合保护地栽培的耐盐西瓜砧木,并对其耐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丰付子瓜、北京极早冬瓜等砧木最耐盐,可耐受300mmol/L的浓度,韩育瓠子瓜等品种不耐盐;高盐胁迫下,细胞膜结构破坏,质膜透性增加,相对电导率均大幅度提高;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同时,盐处理后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无盐及盐胁迫下,耐盐品种均高于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石硖龙眼密闭果园树冠结构特征。[方法]对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张黄镇福山村委大岭村石硖龙眼成年树树冠结构进行调查,了解石硖龙眼成年树失管后密闭果园树冠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有关参数。[结果]株行距4.36 m×5.62 m,树高3.50~5.40 m,平均4.76 m;树冠高3.14 m;株向冠幅6.82 m,行向冠幅6.03 m;株间平均交叉长度为2.46 m,行间平均交叉长度0.41 m;单株树冠形状为圆头形,同一行植株的绿叶层连成一整体,形成"树篱形"结构;主干1条,离地面10 cm处主干平均周径为72.4 cm,主枝2~4条,主枝平均周径为65.4 cm;分枝级数平均13.2级;绿叶层体积15.77 m3,内膛光秃体积7.84 m3;内膛相对光强12.7%,株间相对光照18.6%;叶幕覆盖率为73.96%,果园的叶平面密度13.31,叶面积系数11.60,冠高率48.87%,生产容积系数66.79%。[结论]该研究为失管低产的密闭龙眼果园进一步开展树冠整形、密闭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滨州市1971~2000年降水、气温、湿度等资料,解析滨州市(鲁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结果表明,滨州市降水量每10年减少26mm。升温达0.03℃/a,夏秋季温度升高,其中20世纪90年代比70年代高出0.5℃以上,特别是冬季竟高出了1.4℃。这与全国乃至全球变暖趋势一致。通过对滨州1971~2000年观测资料中有关数据的计算,滨州市近30年气候变化已呈现出年降水量总体上持续降低、气温总体上持续升高,且当地水热平衡已明显呈现出新的关系和规律的状况。滨州市年湿润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干旱化。湿润指数平均10年减少0.057,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年减少,气温逐年上升。受其影响,蒸散量平均每10年增加26.85 mm。滨州市这种干旱化趋势与副高综合指数、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与极涡中心平均纬度和平均经度的年代际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薄层干燥试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处理、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和物料初始水分的单因素薄层干燥试验,建立了苜蓿干燥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干燥速度最快,是未压扁茎的3.5倍,其次为压扁茎杆,压扁切段的干燥速度与叶片的干燥速度最接近;随着介质温度升高,干燥时间缩短,介质温度分别为100、140和180℃时,干燥时间分别为8、4.5和2.5 min,可见介质温度每提高40℃,干燥时间大致缩短一半;热风速度加大使干燥时间缩短,热风速度为0.15、0.4和0.65 m.s-1时的干燥时间分别为10、5和4 min,即热风速度在临界速度以下时,提高热风速度可以缩短干燥时间;物料初始水分为74.98%、50.03%和25.43%时,干燥时间分别为4、2和1 min,即物料初始水分越低,干燥时间越短,物料的初始水分每增加25%,干燥时间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4个苹果杂交组合后代为试材,对各杂种单株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加工指标以及浓缩汁的贮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杂种编号为97-060的1个苹果优系适于鲜食和制汁兼用。优系97-060的果实于9月底成熟,果实扁圆形,果面盖色红、全面着色,平均单果重156.8g;果肉松脆,出汁率为78.7%,风味甜酸;原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5°Brix,原汁酸度为0.546%,浓汁酸度为2.981%。  相似文献   

20.
热泵型烟叶自控密集烤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热泵型烟叶自控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的性能及其所烤烟叶的品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泵型烟叶自控密集烤房性能较好,平面温差和垂直温差较小,风速适宜,通风排湿顺畅,烤房的能耗及用工减少;所烤烟叶颜色加深且色度均匀,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适宜,出丝率高,化学成分间比例协调,香气质好,香气量足;说明热泵型烟叶自控密集烤房较普通烤房显著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