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常规资料、ncep 2.5°×2.5°6 h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8年6月13日~14日汕头地区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层环流配置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条件;高低空急流的相互作用是此次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尺度对流云团是此次特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高低空正负涡度柱和正负散度柱的耦合是产生暴雨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加密自动站观测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3—24日菏泽地区一次冬季回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中低层的暖湿气流在东北平原回流下来的冷空气上爬升造成的,是菏泽地区出现暴雪的主要原因。本文所述的天气形势为典型的回流暴雪,500 h Pa上河套地区有低槽东移,低层有切变线影响,地面蒙古冷高压东移到东北地区南下。回流暴雪过程中高低空急流的影响较大,冷空气自850 h Pa以下回流到菏泽地区,暖湿气流在700 h Pa输送到菏泽地区叠加在冷垫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上升运动加强,也是造成这次回流暴雪的垂直环流机制(与夏季暴雨的垂直环流机制基本相同,但范围较大)。700 h Pa强劲的西南气流为此次天气过程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为回流暴雪提供了重要条件。降雪时间与上升速度区维持时间以及降雪强度与上升速度大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菏泽地区在降雪之前,850 h Pa以下到地面明显存在逆温,逆温强度可以指示冷暖交汇程度,从而与降雪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莱芜市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61-26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分析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莱芜市2015年3月31日至4月1日强降水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低空急流与水汽通量有利于判断强降水区,在此次过程中低空急流轴和水汽通量高值区的吻合区出现强降水;垂直上升运动为降水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4月2日降水发生时段的垂直上升运动强于1日,因此降水强度也强于1日。  相似文献   

4.
2011-2-26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了大雪天气。主要从高低空各层及地面的天气形势背景、及物理量场等方面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此次大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2年11月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特大暴雪个例发生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高低空急流配置的重要作用,各物理量场对大暴雪预报的指示意义,以及地形的影响对局部出现特大暴雪灾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16~18日,新疆巴州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灾害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天气过程环流形势、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巴州地区汛期大降水天气过程发生的有利天气形势、水汽来源以及云图和雷达特征,积极探索了数值预报产品与天气图配合使用的方法,为今后预报巴州大降水天气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场,对2010年5月4—5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大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充沛的水汽,为大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良好动力和水汽条件;高空冷槽、低空急流、地面低压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8.
吴桐  潘蔷 《农业与技术》2014,(7):202-203
2013年8月12日~14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降水过程是受地面低压中心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发展加深并略向北抬,以及配合高空低涡盘旋黑龙江省西部上空的影响,且伴有高低空急流输送。通过实况天气图观察发现,此次过程副高一直位于我国华南沿海地区,从海上输送充足的水汽并配合急流输送的位置以及地面暖锋影响是导致此次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蔡春园  沈桐立  丁治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03-12906,12912
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08年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高分辨率资料进行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西南低空急流不但是产生暴雨所需的水汽输送带,也是造成暴雨强对流所必需的位势不稳定能量的输送者。水汽分析表明,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与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量分析表明,高能舌前部、能量锋区南缘靠近能量锋区处和低空急流左前方三者叠加的区域是暴雨的易发区;高、低空急流及低涡切变线是此次暴雨的动力触发机制,一方面,高层负涡度的辐散和中低层辐合相叠置,使气旋和中尺度低涡切变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降水得以维持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杨文艳  任智勇  赵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16-9617,9628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2月12~13日盘锦小雨转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降雪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雨雪相态转换时间为着眼点,探讨了降水相态转换时间对该次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流调整,极涡东移南下,冷空气活动频繁是影响盘锦2月份降水明显偏多的主要因子;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长时间维持,西南急流提供充分的水汽条件,是造成盘锦强降雪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冷空气侵入8712台风倒槽在温州引发特大暴雨与6122台风倒槽无冷空气侵入仅在温州引发中雨的倒槽降水显著差异为例,运用湿度、Q矢量散度、潜热等动力和热力物理量,探讨了冷空气与台风倒槽相互作用在温州引发特大暴雨的原因,同时与无冷空气侵入情况下台风倒槽内物理量场进行对比,研究台风倒槽降水巨大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在厦门以南至广东东部登陆的台风,在浙东南沿海形成台风倒槽,秋季低层弱干冷空气易于侵入台风倒槽与强暖湿平流相互作用,使得斜压增强,不稳定能量释放是产生倒槽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春季两次强降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世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10-212,287
利用NECP 1°×1°再分析资料,针对2006年3月10日和2011年3月13日黑龙江省2次强降雪天气,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影响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次强降雪天气具有相似的特征,均是在高空槽配合地面蒙古气旋的有利环境条件发生的,低涡切变和辐合区的持续存在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西南急流带来了充沛的水汽输送。物理量分布及冷槽、暖脊等的位置使得2次强降雪落区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资料、气象卫星云图,对2012年2月29~3月1日出现在青海省海南地区大雪天气进行分析,归纳此次大雪天气过程中的环流背景及物理量的分布特点,结合欧洲数值预报分析,探讨此次大雪天气形成原因,为今后海南地区大雪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8年深秋发生在广西的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边缘上的低空急流是导致大暴雨的主要原因。热带云涌、充足的水汽来源并辐合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机制为秋季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大尺度环境、物理量场和多普勒雷达资料方面,对2007年7月18日发生在滨州市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是高空冷空气、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造成的,是一次较典型的稳定纬向型暴雨。副高边缘西南低空急流、雷达回波径向速度场上的逆风区和中尺度辐合线以及垂直风廓线产品上的低层暖平流等对判断暴雨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0~2008年的暴雪资料,分析了盐城市暴雪的天气气候特点。结果表明,盐城市暴雪的年际变率大;1和2月是暴雪的集中月份;暴雪的环流型主要有冷涡型和南支槽型两大类,并且有特定的温度条件与之配合;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是盐城暴雪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寇思聪  曹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05-6607
[目的]探讨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方法]利用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演变、物理量场特点着手,对2009年12月4~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和华北气旋共同影响产生。此次过程中,本溪地区上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低层暖、高层冷;低层西南急流将渤海水汽向本溪所处的辽东地区输送,为降雪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但由于上升动力不足,过程雪量未达到暴雪。乌拉尔山高脊的发展在这次降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高脊加强北抬时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和高空槽的加深。物理量场的分析对此次过程的起止时间和强度预报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以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淮流域一次急流暴雪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天气学资料,对2008年1月27~28日江淮流域出现的急流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空西南急流是影响大暴雪的主要系统,急流的加强北抬导致江淮流域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的加大,有利于降雪强度的加大。降雪强度的增加与低空急流出口处正涡度的增长关系密切,高空正涡度厚度的增加对暴雪增幅期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高空抽吸作用也是降雪加强的动力学机制。高低空垂直螺旋度绝对值高值区和低空水汽通量高值区的叠加区域与暴雪落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10日银川河东机场暴雪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发生在银川河东机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大雪的高空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700及850hPa东移的高原低涡,地面影响系统是河套锢囚锋。西北地区上空持续的200hPa高空急流诱生了地面气旋。这次降雪过程中,西北地区东部的正涡度平流有利于低层低涡系统在东移过程中加强;从散度场分布来看,宁夏中北部200hPa为辐散,700、850hPa为辐合区,使得宁夏中北部地区上升运动持久而强烈。这次暴雪的水汽来源是低层3支气流,即高原低涡前部西南气流、来自四川盆地的偏南气流、来自华北的偏东气流。3支气流汇集于宁夏中北部使得大量水汽在该区域累积,给银川河东机场的这次暴雪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这次强降雪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中小尺度特征,利用逐时的数字化卫星云图可以有效追踪中尺度云团的生消、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