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生境下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湖南省新宁县崀山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和广西省乐业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这两个生境中处于生长期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 ficinale)的营养根,并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对分离所得的41个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鉴定,共获得内生真菌34种。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分别进行了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子囊菌为优势种类(31种),以炭角菌目(Xylariales)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的种类为主,担子菌则以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为主。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都很高,且雅长的高于崀山的。  相似文献   

2.
从铁皮石斛根中分离得到37株内生真菌,经过与组培苗共生筛选,获得9株促生菌,其中3株真菌对铁皮石斛的鲜质量增长率、根数增长率和芽数的促生效果最好。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这9株促生菌进行鉴定。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出2株,均为瘤菌根菌属。根据rDNAITS序列分析显示,2株与Epulorhizasp.的相似性分别为100%和96%,1株与Guignardiacamelliae的相似性达100%,1株与MycosphaereUacruenta的相似性为99%。另外5株促生真菌分类地位尚不能确定,但这5株菌株与登录号为EU482263、GQ996178、AM901831、GU566294和GU566256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6%、95%、99%、98%和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菌根真菌对不同氮源的适应性,以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尿素、牛肉膏、牛肉蛋白胨、鱼肉蛋白胨作为PDA培养基中的氮源,探讨其对3种铁皮石斛菌根真菌菌丝生长速度和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牛肉膏、鱼肉蛋白胨、硝酸铵3种物质作为氮源时,各种菌根真菌的生长速度较快、干重较高.因此认为,牛肉膏、鱼肉蛋白胨、硝酸铵为适用于铁皮石斛菌根真菌的外源氮源.研究以期为优化铁皮石斛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以及生物菌肥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供试菌,用抑菌圈法测定2种铁皮石斛多糖对目标菌的抗菌活性;分别用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2种铁皮石斛多糖清除·OH、O-·2和DPPH·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比较2种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的抑菌效果比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优;2种铁皮石斛多糖对·OH、O-·2和DPPH·均有极显著的清除作用,对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野生铁皮石斛多糖比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效果更好,2种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抗氧化活性与多糖质量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相比,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在抗菌、抗氧化能力方面虽存在一定差距,但仍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确定野生铁皮石斛在新昌地区的分布,2014年6月11日在穿岩第十九峰山顶,地理坐标120°48′70″-120°48′203″E,29°21′729″-29°21′732″N,海拔301~335 m,偏东北方向的陡峭半山腰采集到红杆野生铁皮石斛,这在新昌地区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率,对铁皮石斛共生萌发真菌进行了研究。将铁皮石斛种子与从人工授粉的铁皮石斛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胶膜菌属真菌,在共生培养基(OMA)上进行共生萌发,比较种子在恒温下有无共生真菌和有无光照条件下的发芽速率。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共生培养,发现有共生真菌且有光照培养条件下种子萌发速率最快,而无共生真菌有光照培养条件下种子也会萌发,但是在黑暗条件下,不论共生真菌是否有参与共生萌发,种子均无萌发迹象。铁皮石斛种子在胶膜菌属真菌的共生条件下会加速萌发,且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也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进一步生长。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富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酚类等多种药理学活性成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铁皮石斛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生长缓慢,病害时常发生,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在铁皮石斛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梳理已报道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二者共生关系,概括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及病害防治的作用,并归纳其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为铁皮石斛栽培产业中绿色防控和增产增收技术的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为铁皮石斛的批量化生产提供生物防治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铁皮石斛根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单一回接试验将已分离内生真菌回接到铁皮石斛组培苗中,40 d后观察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情况,60 d后统计成活率。通过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指标,筛选出对根系促生作用最显著的内生真菌。[结果]从铁皮石斛根系中共分离得到21株内生真菌,筛选出8株优势促生根系内生真菌,其中回接菌株F5的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99.00%,回接菌株F14的铁皮石斛苗成活率达100.00%,为对照组的395%。[结论]该研究成功解决了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从中筛选抗炭疽病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铁皮石斛内生真菌,采用载玻片培养法和基于rR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rDNA-ITS)的分子鉴定法对它们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抗炭疽病内生真菌。【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到236株内生真菌,其中132株分离自野生植株,104株分离自人工栽培植株,野生植株内生真菌的总定殖率(50.46%)、总分离率(61.11%)及多样性指数(2.95)均明显高于人工栽培植株(其相应数值分别为39.35%、48.14%和2.49);筛选到34株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具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菌株F102(蜡孔菌Ceriporia sp.)、F27(硬孔菌Rigidoporus sp.)、F103(蚁巢伞菌Termitomyces sp.)和F122(伏革菌Peniophora sp.)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3.06%、88.20%、87.48%和84.57%。【结论】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类群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抗炭疽病活性菌株,这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药材品质的改良及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77-3378
铁皮石斛是国家珍稀药用植物。自然状态下,只有真菌与种子或根形成共生关系后,才能正常地萌发和生长发育。研究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对挽救这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促生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蒙古沙冬青根围土壤AM真菌遗传多样性以及环境对AM真菌遗传特征的影响,为AM真菌形态学分类提供依据,选取内蒙古地区乌海、阿拉善、磴口、乌拉特后旗等4个样地,结合孢子形态鉴定和分子克隆方法研究了样地间AM真菌分子特征及其差异性,并比较了荒漠、农田、人工繁育和森林等4种不同生态系统中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的遗传距离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条件下,蒙古沙冬青根围土壤同种AM真菌种内遗传变异小,4个样地共有的AM真菌遗传相似度较高。内蒙古荒漠系统F.mosseae遗传距离显著小于其他生态环境F.mosseae的遗传距离,环境差异能够影响AM真菌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F.mosseae与管柄囊霉属更为近缘,同意将其归入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西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野生黄花蒿的共生情况及其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差异,为筛选对广西野生黄花蒿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高效菌株及推动AM真菌在黄花蒿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野生黄花蒿根际2~30 cm土样,分别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碳、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观察记录孢子数量、形态并进行AM真菌类型划分和鉴定.[结果]不同采样点的野生黄花蒿均被AM真菌侵染,对野生黄花蒿的侵染率在29.15%~40.43%,其中崇左市土样的侵染率最高,南宁马山县土样的侵染率最低;10 g风干土样中的孢子数量以崇左市的最高(163个),百色田林县的最低(32个);不同样点的侵染强度为2~3级,属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样点的土壤pH在7.61~8.38,属弱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碳含量为5.15~58.08 g/kg,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4.71~551.20、98.70~595.00和66.89~547.30 mg/kg,不同样点间差异明显.AM真菌孢子密度、种类丰度(SR)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因采样点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从9个地区55份土样中共分离出42种不同种类的AM真菌.[结论]广西野生黄花蒿根际AM真菌的分布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土壤营养状况基本呈反比.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环境差异可能是造成AM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香蕉吸芽苗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香蕉吸芽苗的根、叶等组织内分离到11个属的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镰孢属(Fu-sarium)、胶帚霉属(Gliocladium)、木霉属(Trichoderma)、球二孢属(Botryodiplod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单格孢属(Ulo-cladium)、散子囊菌属(Eurotium)、直双孢属(D idymaria)和丝葚霉属(Papuladpora)。炭疽菌属为优势菌,占内生真菌分离物总数的50%。从香蕉吸芽苗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0个属的真菌:曲霉属、镰孢属、木霉属、丝核菌属、毛霉属(Mucor)、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帚霉属(Scopulariopsis)、球壳孢属(Sphaeropsis)和盾壳霉属(Coniothyrium)。拟青霉属、青霉属和毛霉属为优势菌,分别占根际土壤真菌分离物总数的39.7%、23.8%和17.5%。  相似文献   

14.
对槲蕨(Drynaria roosii)的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获得46株根际真菌,分属2亚门5目6科9属,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镰刀菌属为槲蕨根际真菌优势属;50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亚门4目5科12属,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镰刀菌属为槲蕨内生真菌优势属。槲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根际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兰属的春兰、春剑和寒兰3种地生兰,对其栽培基质中的根际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后得到3个优势菌株,并以18SDNA序列扩增鉴定为米根霉(Rhizopus oryaze)、球毛壳菌(Chaetomium lobasum)、小孢根霉(Rhizopus icrosporus),通过对兰花根系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发现兰花根与真菌共生形成的菌根结构,为兰科植物根际真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蓝桉是桉树中少有的油、材兼用树种。从云南蓝桉人工林中采集根际土,调查菌根真菌的种类和优势种,并通过控制育苗基质中菌根真菌菌群的数量,分析菌根真菌对蓝桉苗木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影响其生长的主要菌根真菌种类,以期从菌根化育苗方面为蓝桉的壮苗培育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从根际土中分离出3属6种菌根真菌,分别为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何氏球囊霉(Glomus hoi)、多梗球囊霉(Glomus multicaule)、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其中,聚丛球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为优势菌种(三者合计占总孢子密度的80.77%)。苗龄10个月时,随着育苗基质中菌群数量增多,蓝桉苗木的菌根侵染率增大,侵染强度增强,且接种适量的菌根真菌对苗高、地径都具有显著(P<0.05)促进作用,且能显著(P<0.05)提高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苗木生长和光合能力起主要促进作用的是聚丛球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和缩隔球囊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内生真菌在红花隔距兰根部的种类多样性以及受生境的影响,采用组织培养法,对海南霸王岭地区不同生境下的野生红花隔距兰根部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45株,确定为15属,其中子囊菌门的Penicillium 16株,Aspergillus 12株、Pestalotiopsis5株、Fusarium 19株、Neonectria 2株、Chaetomium 4株、Calonectria 5株、Xylaria 5株,半知菌类的Paecilomyces 7株、Alternaria 2株、Phomopsis 8株、Colletotrichum 32株,接合菌门的Rhizopus5株、Mucor 7株,卵菌门的Albugo 6株,有10株菌经ITS序列比对分别与Botryosphaeria sp.、Beltraniella sp.相似度较低,有待进一步鉴定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发现Colletotrichum sp.、Penicillium sp.、Fusarium sp.为优势真菌,生在于热带针叶林的植株根部分得的内生真菌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生态系统富含抗菌活性真菌资源.对海口市红树根际土壤样品中的真菌进行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研究,在分离获得的24株真菌中,菌株Y2-1、J3-2、N4-9的粗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人类致病菌均具有强抗菌活性,当其浓度为100 μg·片-1时抑菌圈达20~30 mm;菌株N4-8的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19.
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干燥块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特色蒙药材。手参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长期被过度采挖,加之自然繁殖率低,原生境破坏严重,使其野生资源极度匮乏,现以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二级珍稀濒危植物 。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真菌对手参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恢复生态资源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筛选获取有效促进手参幼苗生长的共生真菌是关键。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整理统计了涉及到中国8个省和其他4个国家的手参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统计到手参内生真菌共隶属于79属,其中角担菌属、青霉菌属、曲霉属、背芽突霉属、木霉属和Zymosep‐toria为手参内生真菌优势类群。从手参不同器官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属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块茎>地上茎、叶>果荚>原球茎>幼苗,花中未分离到;隶属产地排序依次为:西藏>北京>甘肃>四川>吉林>河北、黑龙江。手参内生真菌在植物不同器官及不同产地间存在明显差异。手参根际土壤真菌共隶属于43属,其中镰刀菌属、木霉属、耙齿菌属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产地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各产地手参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各不同。手参内生真菌对手参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并具有明显抑菌活性。要全面了解手参内生真菌需要进一步扩大手参分布范围,考虑手参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内生真菌分离鉴定技术的优化与提升以及生物功能的研究与评价等工作,为手参人工繁殖、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瑞昌山药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根际真菌64株,分别属于13个属、4个科、3个目、3个纲.在鉴定的13属根际真菌中,曲霉属为优势属,其次是青霉属和木霉属.利用溶磷圈法从中获得3株具有溶磷效果真菌菌株.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根际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际真菌种类和数量与土壤的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