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邹玲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5):164-165
用常规的细菌学诊断方法对分离自种鸭输卵管的一株未知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志贺氏杆菌;动物接种试验表明该菌对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为诊断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患泌尿系统感染猫的致病原因,无菌采集了该患猫的尿液进行尿液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MALDI biotyper(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MBT)分析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的毒性,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特性。结果显示,该细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可发酵果糖、蔗糖等。MBT分析结果,该菌为人葡萄球菌。小鼠攻毒试验及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有较强毒性,可致小鼠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美洛西林、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均极为敏感。以上结果表明,该猫患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为人葡萄球菌,选用药敏试验结果提示的药物后,该猫的疾病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从华南地区发病肉鸽肠道和肝脏中用BS培养基分离、纯化沙门氏菌,并进行多项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均符合沙门氏菌的特点;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属沙门氏菌属A-F群。进一步对该分离菌的16S rRNA片段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确定该分离菌为沙门氏菌菌株,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同源性为100%。对该分离菌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沙门氏菌菌株为华南地区肉鸽的致病菌株。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华南地区肉鸽沙门氏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某规模猪场病死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疑似魏氏梭菌的细菌,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经鉴定该菌为魏氏梭菌,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敏感;对氟哌酸、氯霉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和四环素耐药。  相似文献   

5.
江苏某养殖场种鸭突然发生散发性死亡,为了探究其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病原分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雏鸭人工感染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呈现圆形灰白色菌落,在血琼脂培养基中呈现出β溶血;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氨苄、氨苄西林等10种抗生素敏感;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可造成雏鸭的死亡;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对小鼠的LD50为5.0×10^6.5cfu。总之,本实验从病鸭中分离到1株A.veronii,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A.veronii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测、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低温培养试验,确诊一例鸡李斯特菌病,并鉴定一株鸡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氯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莫拉菌对蛋鸭的致病性及耐药性,试验采用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革兰阴性球杆菌为莫拉菌;该分离菌对青霉素已不敏感,对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曲松钠、丁胺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高度敏感。说明莫拉菌的耐药性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病死貂的肝、心血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动物试验证明,该菌具有致病性。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4种药物对该菌的药敏试验,从中筛选出有效药物,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9,(12):86-90
从南京某肉鸽养殖场死亡病鸽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实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16S rDNA基因片段PCR检测及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在普通营养琼脂和SS琼脂平板上生长,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生化试验检测结果鉴定值为1 655,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磷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接种小鼠能导致其死亡并分离出同一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99%。综合以上结果鉴定该分离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1996年9月,某鸡场1~3日龄雏鸡发生急性死亡。分离培养到一株分泌暗红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定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氧哌嗪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with four pathogenic avian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and one avirulent isolate in a complement resistance test, a chicken lethality test, and a chicken embryo lethality test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complement resistance test with these isolat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to results of the chicken lethality test of virulence. The chicken embryo test yielded results that were of a medium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hicken lethality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complement resistance and chicken embryo lethality test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相似文献   

12.
何博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3):26-27,30
从患病死亡的旧院黑鸡病料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最终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选用临床常用的12种抗生素对该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敏感;对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卡那霉素、环丙沙星中敏;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等耐药。  相似文献   

13.
从典型兔乳房脓肿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生化试验、毒力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致病性兔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磺胺嘧啶、环丙沙星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连翘酯苷在体外与体内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取制备了连翘酯苷,并对其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的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翘酯苷在体外和体内对引发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 要]为了确定是何种病原菌导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周边某牛场的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对病死犊牛进行剖检,无菌采集其相关病料。试验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特性的考察、PCR鉴定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的方式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对分离出来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引起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菌为含有毒力基因K99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该株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四环素耐药。对庆大霉素和土霉素处于中介状态。说明分离得出的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用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可以对其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用LMT法对川渝地区134头泌乳奶牛的491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并对阳性乳样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被检奶牛患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70.90%,乳区阳性率为35.64%,175份阳性乳样的细菌检出率为90.86%,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10.69%,混合感染率为89.31%;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34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3株,占分离菌株的69.40%,链球菌34株,占25.37%,大肠杆菌7株,占5.23%;主要病原菌对呋喃妥因、新生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和链霉素则完全不敏感,耐药程度接近100%。  相似文献   

17.
在WTO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的基础上,建立对不明成分和含量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的药敏试验方法,为抗菌药物临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便于在临床兽医中推广应用。试验设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以浓度为1/2.5a(a为产品使用说明指导的容水量(L/g)),1/5a,1/10a和1/20a(g/mL)的复方抗菌药物溶液制备药敏纸片。受试菌为2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试验结果表明:1/5a组制备的药敏纸片(药物剂量(mg/kg)为药敏片含量的250倍),药敏结果更为稳定,不同药物间抑菌圈直径平均数差异也较大,可为兽医临床抗菌药物对比选择提供较好的量化依据;标示成分及含量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甚至同一厂家生产)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主成分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对同一株病菌的抗菌效力差异很大,也进一步证明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选择用药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犊牛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方法]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地区采集患腹泻病犊牛的粪便、肛拭子及肝脏等病料组织279份,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动物、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致病性、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126株大肠杆菌,其中79株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能引起小鼠死亡;分离的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crl、irp2、fimH、papC、K88、K99、stx1、stx2检测率在40.5%~100%之间,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在15.2%~34.2%之间;分离的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霉素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9.4%~96.2%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5.1%~32.9%之间。[结论]从河西走廊地区患腹泻病犊牛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这些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金华地区几个牛场进行的子宫内膜炎调查和采样,分析了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病原特征和相关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主要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科的细菌和绿脓杆菌等,并且多数呈混合感染。同时,药敏试验也证明目前多数病原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已完全耐药,但对环丙沙星类药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河北省某奶牛场采集的70份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0种91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占91.21%(83/91);主要致病菌对头孢氨苄、新霉素、红霉素、盐酸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6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