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黍子是河北蔚县农作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蔚县黍子常年播种面积在10万hm^2以上.占粮田面积的10%-15%。黍子常年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黍黑穗病.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粟茎跳甲、粟鳞斑叶甲、粟番死甲、粟灰螟(钻心虫)、黏虫和土蝗等。病虫为害直接影响黍子的生长,造成减产。为有效防治黍田病虫害.笔者现介绍黍田主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粟芒蝇是谷子三叶至孕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谷苗被害后,绝大多数不能抽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年份可达40—80%。 粟芒蝇在苗期为害造成捻曲状枯心,与粟灰螟、粟茎跳甲等的为害状相似,易误认为粟灰螟为害,从而影响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孟文 《植物保护》1964,2(1):15-17
谷子(粟)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粟灰螟(Chilotraea infuscatellus(Snellen))是谷子上的大害虫,在谷子产区都有分布。河北省的冀中、南及渤海地区年年发生,一般年分春谷因第一代粟灰螟造成枯心茎率在10%左右。1963年是严重发生年,仅就吴桥、景县等部分地区调查,平  相似文献   

4.
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发生的轻重,除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作物生长有关外,天敌也是一个因素。从1975年至1983年对粟灰螟的主要天敌——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 Munakata)的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延安地区栽培方式与粟灰螟发生的关系,指出由虫源的有无多寡,粟灰螟以为害山地粟为主,为害川地粟的主要是玉米螟。第二部分对老的和仍在提倡的三种防治粟灰螟的栽培方法,即:越冬期防治,调节播种期和早播诱杀田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它们在生产上未能大规模推行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倒茬与间苗灭虫两项可供选择的办法和提出这种办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粟灰螟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 是谷子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应用昆虫性诱剂测报害虫发生量和发生期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1986年应用情况报告如下:一、冬后幼虫存活量调查粟灰螟越冬期的总虫量和冬后存活量是当年一代被害轻重的基础.为了掌握虫情,分析趋势,5月中旬前凋查了各地粟灰螟的冬后残存量,从7个县(区)不完全统计,百茬活虫量平均为3.4头,幼虫存活率为72.8%,除郊区和壶关县百茬含活虫头数较高外,其余各县  相似文献   

7.
苏光麟 《植物保护》1965,3(4):156-156
粟灰螟是京郊谷子上的重要害虫。过去采用的测报办法,是以田间卵量、灯光诱蛾数量或田间枯心苗的多少为防治的依据,但这些方法往往因设备和调查方法的不便,不能充分的反应防治适期,因而不易被群众接受。1963年我们根据田间成虫羽化比例的变化,分期进行了药剂防治,得到了不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寿明  尹涵 《湖北植保》2022,(1):33-35+38
当前,瓜绢野螟已经成为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发生日趋加重。然而,登记用于瓜绢野螟的防治药剂种类极少。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和浸叶法测定了登记用于防治瓜类蔬菜上其他害虫的10种药剂对瓜绢野螟卵、2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维盐对瓜绢野螟卵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印楝素、虫螨腈、溴氰虫酰胺等对2龄幼虫的毒力较高;乙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对5龄幼虫的毒力较高。因此,在长江流域瓜类蔬菜生产中,可以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虫螨腈等药剂防控瓜绢野螟幼虫。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各地利用柞蚕卵、蓖麻蚕卵、松毛虫卵、银杏大蚕蛾卵、米蛾卵和兰目天蛾卵等来繁殖赤眼蜂,利用大量繁殖出来的赤眼蜂,以防治玉米螟、稻纵卷叶螟、松毛虫、棉铃虫、粟灰螟、甘蔗螟和梨小食心虫等多种农业、林业和经济作物的多种害虫,取得良好效果,并不断扩大防治面积和扩大防治害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粟灰螟是晋城市等晋东南地区谷子的主要害虫。1979年在晋城水东镇等地调查,一代为害率8.6%,二代为害率高达24.95%,个别地块因为害严重而造成毁种。多年来,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在防治上采取以处理根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粟灰螟为害程度有所降低,到20世纪80年代,一般被害株率已控制到2%左右;而9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尤其是近年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谷子种植面积呈回升趋势,由于原来的许多农业防治措施已不适应,导致该虫发生程度有抬头趋势。近几年平均被害株率为4.8%~6.4%,最高达15%。2003年平均被害株率为5.8%。1粟灰螟发生期本站…  相似文献   

11.
甲维·丙溴磷31%乳油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维·丙溴磷31%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大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杀虫剂。甲维.丙溴磷31%乳油6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保叶效果均达95%以上,对大螟的杀虫、保穗效果分别为88.3%、84.6%,显著优于其他参试药剂。  相似文献   

12.
桃红颈天牛是桃树的蛀干害虫,我们在南京红光果场用多种药剂进行了药液注孔和药液涂孔防治试验,获得效果。 1.药液注孔:供试药剂有40%甲胺磷、40%乙酰甲胺磷、40%治螟磷、40%氧化乐果、25%亚胺硫磷、50%杀螟威、50%磷胺、50%二溴磷、50%辛硫磷、50%马拉硫磷、80%敌敌畏等。将药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是我省蔬菜重要的害虫之一,严重危害了蔬菜的生产,特别是近年来,斜纹夜蛾对农药的抗药性目逐加重,使常用的农药防效下降,加重了害虫的为害,为了较好地防治该害虫,筛选出有效的农药品种,笔者于1995年进行了卡死克(Cascade)防治斜纹夜蛾的试验,现将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农药5%卡死克乳油(美国氰胺公司)生产),对照药剂2.5%敌杀死乳油(艾格福公司生产)。2.供试虫源在南昌县八一乡蔬菜基地进行,防治对象为斜纹夜蛾。3试验方法试验于9月份进行,试验作物为甘蓝,设以下处理:①5%卡死克乳油50ml/667m…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害虫抗药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振华 《植物保护》1983,9(1):22-24
目前在我国已经测定证实对一种或几种药剂产生抗性的农业害虫有12种(见表1)。虽然与国外相比,似乎产生抗性的害虫不多,据生产上反映有抗性而未经测定的却不少。如棉红铃虫对滴滴涕,稻纵卷叶螟、菜白蝶对敌百虫;其它如大螟、二化螟,玉米螟、灰稻虱、茶尺蠖、斜纹夜蛾、稻蓟马、桃蚜、苹果红蜘蛛、枣步曲、松毛虫、金钢占、飞蝗、蝼蛄、地老虎对某些药剂等。由此可见,抗性可能已遍及粮、棉、茶、菜、果、林。现对几种主要害虫抗性情况简述如下: (一)三化螟的抗药性 在南方水稻区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大面积使用6%666可湿性粉剂治螟。约在1966年改用对硫磷乳剂和对硫磷—666混合粉。1964—1965年在浙江海盐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纹枯病是水稻上的二种主要病虫害,目前用于这两种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品种较少,尤其是同时防治二比螟和纹枯病的农药更少,为寻找一种二化螟、纹枯病能够同时得到防治的药剂供生产上应用,1995年7~8月我们对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公司生产的60%纹螟丹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药剂:60%纹螟丹可湿性粉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80%杀虫丹可溶性粉剂(浙江海盐农药厂生产);20%并岗霉素可湿性粉剂(浙江桐庐农药厂生产)。试验设6个处理:①60%纹螟丹60克/亩…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目前水稻上的三大主要害虫。为了筛选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品种,以取代有机氯。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三次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一、试验方法 供试药剂为近年推广的新品种和常用农药甲较好的共14种。分别在两螟幼虫二龄高峰期、飞虱若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吕梁山区海拔高度悬殊较大,形成垂直气候带。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的垂直分布也随海拔高低有轻重之分,即在1300米以下,螟害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反之,在1300米以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据1980年和1981年在离石县调查结果计算,海拔高度与螟害率呈极显著的差异。据此可将粟灰螟生境区分为低适生区、最适生区和高适生区。又据损失估计和经济允许水平,将防治区划为:必治区、挑治区和不治区。由于吕梁山区春旱时间长,谷子播种期晚,越冬幼虫迟迟不化蛹,直到6月中旬,总积温达1500℃左右,才开始化蛹,较大降水,有利于化蛹、羽化。此点可作为测报的依据,粟灰螟在吕梁山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它的产卵场所特殊,隐害株数量大,根据以上发生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8.
荸荠蔓枯病和荸荠螟张运胜(湖南省安乡县农技推广中心415600)荸荠,别名马蹄、地粟等。为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既是蔬菜,又是水果。荸荠病害有蔓枯病、矮黄病等;害虫有荸荠螟、蚜虫等。下面就蔓枯病和荸荠螟这两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阎毅 《植物保护》1984,10(1):5-5
溴氰菊酯是近年来迅速推广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对于暴露于作物表面为害的多种鳞翅目幼虫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但用于防治谷子钻心虫的报道尚未见到。目前粟灰螟的防治,仍主要采用六六六粉毒土撒施为摸索取六六六的新农药品种的防治效果,1983年我们进行了溴氰菊酯手动喷雾器低容量喷雾防治第一代粟灰螟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贮烟害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叶储藏期害虫主要种类有烟草甲、烟草粉螟和大谷盗,本文简述了其害虫的危害情况及国内外贮烟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