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的差异,测定了10个杨梅品种果实的糖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杨梅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为7.1%~10.8%,蔗糖含量为3.6%~6.8%,还原糖含量为2.2%~4.3%。10个杨梅品种果实均含有本研究测定的17种氨基酸,包括Phe、Thr、Lys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His和Arg2种半必需氨基酸。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为354.35~701.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硬丝安海变,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二色杨梅,不同杨梅品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木瓜果实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木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瓜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在果实冬育前期迅速增长至最高值,随后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总酸含量在果实发育期间变化较大,在果实成熟时增至最高值。木瓜果实的酸含量高,味纯正,是优良的加工用果。  相似文献   

3.
皱皮木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皱皮木瓜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对3个皱皮木瓜品种果实发育期间部分成分含量的变化做了分析,并对各种成分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皱皮木瓜品种果实纵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横径变化趋势相似;鲜重的变化趋势呈现"S"型;含水量的变化都表现为在盛花后60d左右下降为最低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则在盛花后60d左右出现最高值;皱皮木瓜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但不同品种在发育期间的变化趋势不同;皱皮木瓜固酸比较低,并且在发育期间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呈"M"型;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变化都为先增后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罗扶果实品质高于长俊和一品香,3个品种品质都在发育中后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木瓜叶氨基酸提取工艺优化及组成成分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瓜叶为原料,对其中的氨基酸进行提取,并采用HPLC分析其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木瓜叶氨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30,提取率达3.67%。木瓜叶中有13种氨基酸,总含量为4.66 mg/g,其中非必需氨基酸6种,含量为3.57 mg/g,占整个测试组分的77.04%;必需氨基酸7种,含量为0.99 mg/g,占整个测试组分的22.96%。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发光皮木瓜叶代用茶产品,采摘不同时期和嫩度的光皮木瓜新梢以及花、果,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新梢中的多酚、黄酮及齐墩果酸皂苷3种主要保健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或接近于花和果实。不同时期和嫩度的新梢其营养与功能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以6~8月份含量较高,其中多酚和齐墩果酸皂苷含量还随成熟度的增大而增高,以一芽三叶含量最高。所以,宜采摘6~8月份的一芽三叶新梢进行光皮木瓜叶代用保健茶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波长为546 nm,测定皱皮木瓜叶和果实中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皱皮木瓜叶中总皂苷含量4.52%,平均回收率为96.76%,RSD为2.89%;皱皮木瓜果实中总皂苷含量1.53%,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为1.44%.说明皱皮木瓜叶中总皂苷含量约为果实中的3倍,皱皮木瓜叶具有潜在的开发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橄榄果实中糖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橄榄品种(系)果实中糖与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橄榄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43%~4.47%,蔗糖含量为1.08%~2.90%,还原糖含量为1.15%~1.48%。橄榄果实均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检测),组氨酸和精氨酸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胱氨酸和酪氨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及6种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688.26~1 109.52mg·hg-1,必需氨基酸、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分别为24.13%~25.80%、90.41%~91.47%和67.98%~72.97%。橄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存在相关性;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丝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甜味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还原糖含量与天门冬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元江、元谋、宾川共4个不同居群余甘子种质(YJYS、YMYY、BCYS、BCJY)果实干粉为试验材料,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各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根据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余甘子果实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氨基酸含量范围为2.17%~2.8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56%~0.68%;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总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总量高低顺序为BCJY>YMYY≈BCYS>YJYS,表现为栽培种(2.70%)高于野生种(2.35%),含量较高的是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其中BCJY中谷氨酸含量高达1.02%。不同种质各类组分的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为0.20~0.31,鲜味氨基酸占比为0.26~0.44,芳香氨基酸占比为0.04~0.07;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包含9种,占比高达0.56~0.64;中性氨基酸占比较高,为0.40~0.57,酸性氨基酸占比为0.26~0.44,碱性氨基酸占比为0.16~0.22。余甘子果实干粉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49.79~61.4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为0.64~0.85,除甲硫氨酸+胱氨酸(Met+Cys)含量较低外,其余氨基酸与模式蛋白含量差异较小。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宾川野生余甘子(BCYS)得分及排名第1位,其次是元江野生余甘子(YJYS)。因此,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总量较高,必需氨基酸较为均衡,接近人体氨基酸比例,可作为良好的植物性蛋白源,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LED光质对辣椒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黑暗处理为对照,采用LED白光、红光和蓝光分别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P1833的采后果实进行处理,并对果实质量和硬度、辣椒素类物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等商品性和风味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ED白光处理可显著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P<0.05);LED红光处理的辣椒果实质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LED蓝光处理果实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高于LED白光和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白光处理(P<0.05)。此外,LED蓝光处理辣椒果实中的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的2倍,且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综上,LED白光能够延缓辣椒果实褪绿,LED红光可保持果实商品性,LED蓝光在增加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光皮木瓜中有机酸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皮木瓜中有机酸成分分别进行GC-MS与HPLC分析.GC-MS结果表明:光皮木瓜中有机酸种类丰富、含量高,共有22种有机酸,占相对总含量的94.63%.光皮木瓜中有机酸主要是脂肪酸、二元酸、三元酸和少量芳香酸,其中棕榈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相对含量之和达到39.87%.二元酸苹果酸相对含量为14.20%,HPLC检测光皮木瓜中苹果酸含量最高,达29.72 g/L,占所测有机酸总量的81.2%.GC-MS分析出光皮木瓜浸提物甲酯化衍生物33种,比文献[5,6]报道皱皮木瓜含有的物质多,这些丰富的物质共同构成了光皮木瓜的风味与药理功效.  相似文献   

12.
对74份木瓜属种质资源果实的绿原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木瓜中未检测到绿原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106~0.108 mg/g、0.694~0.840mg/g,总黄酮含量为16.135~28.182 mg/g;日本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117~1.694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441~0.911 mg/g、0.366~0.487 mg/g,总黄酮含量为16.424~19.804 mg/g;皱皮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096~2.746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60~1.836 mg/g、0.110~1.604 mg/g,总黄酮含量为6.661~40.839 mg/g;毛叶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297~4.017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11~1.520 mg/g、0.031~1.345 mg/g,总黄酮含量为8.428~39.517 mg/g。  相似文献   

13.
以成熟光皮木瓜为试材,在采后2d和采后1月两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方法分析检测木瓜果实中的芳香成分,共鉴定出64种芳香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萜类、烯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芳香成分有2-己烯醛、反式-2-甲基-环戊醇、4-(2,6,6-三甲基-环己--1-烯基)-2-丁醇、正已醛、(E,E)-2,4-己二烯醛、(E)-3-己烯-1-醇等。存放1月后检测,光皮木瓜的芳香物质含量不但没有降低,而且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醛类、醇类、酮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呋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含量有所降低。试验中看出C6化合物是构成光皮木瓜果实清香味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木瓜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立敏 《广东农业科学》2009,(9):138-139,148
介绍了木瓜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并对木瓜果酒、木瓜保健果醋、低糖木瓜果脯、木瓜保健软糖、超氧化物歧化酶颗粒等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对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光皮木瓜[C. (Thouin.) Koehne.]、皱皮木瓜[C. speciosa (Sweet.) Nakai.]、毛叶木瓜[C.Cathayensis (Hemsl.) Schneid.])果实含水量、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等主要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果实含水,差异不显著,均超过71%,变异系数小;粗蛋白质差异极显著,皱皮木瓜最大(3.95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2.05 g·100 g-1);粗脂肪差异极显著,毛叶木瓜最大(0.67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0.37 g·100 g-1);可滴定酸差异不显著,但变异系数大,毛叶木瓜可滴定酸含量最大(2.82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1.84 g·100 g-1);可溶性固形物差异显著,光皮木瓜可溶性固形物最大(12.67 g·100 g-1),毛叶木瓜最小(8.67 g·100 g-1);粗纤维差异极显著,光皮木瓜最大(19.68 g·100 g-1),毛叶木瓜最小(1.02 g·100 g-1)。对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分析,为木瓜属植物选育和产品加工提供依据,对木瓜属植物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对秋播鲜食糯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使鲜食糯玉米籽粒的鲜重、干重、体积分别提高0.158g/(100粒·d)、0.136g/(100粒·d)、0.130cm3/(100粒·d)速度生长,而籽粒含水率以高于对照0.22个百分点速度脱水。钾肥可明显提高鲜食糯玉米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脂肪及淀粉含量。钾肥区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含量均在授粉14d出现峰值后缓慢下降;籽粒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后迅速下降,至授粉后22d,下降速度放慢;籽粒的脂肪、淀粉含量在授粉10d后即呈上升趋势,至授粉后22d,上升趋势放慢。秋播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以授粉后22~26d为宜。  相似文献   

17.
调研了网师园现存古树的生长现状与病状,得知网师园现有古树6株,分别属5科5属,树龄为120~920年。网师园古树总体得到了一定的保护,6株古树中树势生长正常,只需进行常规管理的古树有3株,分别为白皮松、罗汉松、紫藤(殿春簃南庭院);需要重点保护的古树有3株,分别为木瓜、圆柏、紫藤,其中树干需要进行防腐、填充保护措施的古树有2株,需进行树势复壮综合技术措施的古树有1株。基于需重点保护的3株古树的病症,笔者提出木瓜的保护措施为:①清理、消毒洞穴,涂抹防腐蚀保护剂,②填补洞穴,③封实洞口;紫藤的保护措施为:①清理腐烂木质部,②对树干进行防腐消毒处理,③涂抹防腐保护剂;圆柏的保护措施为:①清除附属攀缘植物,②清理腐烂木质,③填补洞穴,④改良根际环境及树体复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活性,并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为发现新的植物源抗病毒物质提供依据。【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 tabacum)为材料,结合活性追踪法,对木瓜中抗TMV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室内盆栽试验对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抗TMV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木瓜乙醇提取物对TMV表现出较强的钝化作用(10 mg干样/mL的抑制率达97.76%),对TMV系统侵染具有预防作用(10 mg干样/mL的防效为49.98%);乙醇浸膏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TMV具较强的体外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89.02%、82.84%和84.74%;从木瓜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邻苯二甲酸二戊酯(WZ-31,Dipentyl phthalate)、β-香树素(WZ-32,β-Amyrin)、(8E)-十六烯酸(L3,8E-hexadecenoic acid)和(8E)-十九烯酸(L4,8E-nonadecenoic acid)共4个化合物;β-香树素、(8E)-十六烯酸和(8E)-十九烯酸在浓度为1.0 mg•mL-1时对TMV表现出较好的体外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27.51%、33.33%和41.08%,相当于或显著高于1.0 mg•mL-1 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MCA)。【结论】木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TMV活性,具备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β-香树素、(8E)-十六烯酸和(8E)-十九烯酸是其抗TMV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光皮木瓜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光皮木瓜挥发油,经GC-M S分离与分析,鉴定出46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4-甲基-5-(1,3-二戊烯基)-二氢呋喃-2-酮、4-(3-羟基-3-甲基-1-丁炔)-苯甲酸甲酯、γ-癸内酯、正己醇、a-杜松醇、顺-11-十六烯酸、辛酸己酯等,涉及内酯类、酯类、酸类、醇类、酚醚类等化合物,另外还有少量烃、醛、酮、杂环以及含氮化合物。内酯及酯类共计20个组分,含量合计40%以上,为光皮木瓜挥发油主要组成部分。内酯及酯类、酸类、醇类、酚醚类等作为重要的香料物质,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光皮木瓜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木瓜芽孢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渗漉法对木瓜愈伤组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了提取,然后用薄层层析法对齐墩果酸进行了分离,用比色法进行测定.筛选出最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为,MS+2,4-D2.5 mg·L-1+6-BA 0.5 mg·L-1,木瓜愈伤组织中游离齐墩果酸的含量为0.078%.通过木瓜愈伤组织进行齐墩果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